歼16的用途是什么?

歼16:苏30的延续。

苏联解体前对战斗机命名有非常准确的要求。每一款战机如果不是新研发的,是不会给一个新的编号的。哪怕那款战机有了巨大的变化。米格21,米格21MF,米格21BIS…是完全不同飞行效果的三款战机。但他们都叫米格21!

唯一例外的是图22和图22M,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而苏联解体前夕,苏27已经出现,包括双座版本苏27UB。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于是战机命名彻底乱套了。

于是各种苏27改进型号都获得了新的编号。其中单座战斗机叫苏27,中国进口以后国产型号改名为J11。在进口了双座教练型号以后。中国空军对其空战能力满意,但非常懂军事的陆军大佬对如此庞大的机身问出来的第一句话是:“能够炸多大的土地?”空军没有办法,上火箭弹。于是苏27火箭弹洗地成了展示的标配。随后空军要求在不影响空战的基础上,带越多火箭弹越好!苏霍伊设计局开始几乎懵了!反应过来以后,说可以在双座上面改进成为一款带8吨火箭弹的多功能战机。于是苏30诞生了。(按照苏联标准,这个应该是苏27XX改才对)

看着苏30铺天盖地的火箭弹洗地,陆军大佬别说多高兴,要求继续生产。中国空军这时候也突然反应过来,这条路竟然和美国空军走向一致——“多用途战机”!陆军大佬敏锐的直觉竟然走在了世界最前线道路上。

于是压力给了沈飞。沈飞大胆决定停产J11(苏27),利用其生产线对苏30进行仿制,改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J16。

J16产生于陆军对“对地支援”的需求,空军同时要求保证其空战能力。

J16生产出来的第一大能力就是完善了雷达,使其可以发射主动中距空对空弹。这个导弹远远胜于苏27/J11的半主动中距导弹。这样保证了苏30拥有不逊于苏27的空战能力。

其八吨的载弹量和超远程的雷达,让中国首先可以使用大中小号不同的火箭弹洗地。随后各种空对地导弹的完善,北斗系统的成功的给常规炸弹也加上了飞翼。于是陆军所要求的远中近空军支援迅速达标。

至此J16满足了历史交给它的任务——战斗攻击机!等待他的将是新的接班人:J20对地攻击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