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战略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只能为国家利益服务。那么携带多少枚导弹,就不能有通用标准,而是要以国为本。

一.苏联/俄罗斯:北冰洋是谁的?苏联/俄罗斯的。苏联的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波罗的海四大舰队。(以下简称俄罗斯)只有北冰洋舰队完全无拘无束。太平洋舰队航母最多,就是要怼美国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面对北欧诸国和狭窄海道,只能防守。黑海舰队面对要过土耳其海峡,再和意大利法国打,根本出不去。于是北冰洋舰队就是苏联的核潜艇基地。北冰洋上面是厚厚的冰层,俄罗斯潜艇特点是可以轻松顶开冰层,发射核导弹。所以俄罗斯强大的核潜艇拥有2.65万吨排水量,20枚核导弹。北冰洋离美国只有6000—8000公里。所以核弹射程为8300公里。

而最近,因为实在没钱了,才在下一代核潜艇降低了导弹数量,一共携带16枚核导弹的北风之神核潜艇。

二.美国:大海是我的。

不得不否认大海是美国的,美国可以纵横四海。所以美国核潜艇不需要太远的射程,8000公里足够了。俄亥俄核潜艇导弹20枚,最新哥伦比亚核潜艇降低到16枚。原因也是军费的减少。

三.英国,法国的随意吧!

英国,法国保持有限核战略,只要有核武器能够打到莫斯科就行。射程8000公里,16枚足矣。

四.困难重重的中国。

中国海军核战略最困难。想前出西太平洋,单是想闯过那几个密布水下水声监听系统的海峡、且在前出过程中避开强敌与日本海自的空中、水面、水下反潜战兵力搜索,就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最安全的就是在南海堡垒海区部署核潜艇。即使这样咱们也时常无法做到对预设堡垒海区的全天候控制。

南海到美国多远了?超过8000公里。我们核潜艇必须保证足够射程:10000公里是基本要求,12000公里最好。

所以我们核潜艇为了保证射程,只能减少数量:12枚。不是12枚够了,而是用较少的数量保证足够的射程。

所以12.16.20枚都行。只要符合国家战略。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多有多的优势,少有少的妙处,当前国际上普遍比较认同的潜射洲际核弹装载数量是16枚,英法俄三国都是16枚,至于中国的12枚和美国的24枚是一个例外。

先从宏观上看一下,有关战略核潜艇的载弹数量问题,理论上是越多越好,但是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一般来讲,载弹数量越多,潜艇所需要的空间就越大,以此类推潜艇的吨位也就越大;但这一逻辑也是不万能的,潜艇的载弹数量还和导弹自身的尺寸有很大关系,小型化搞好了一定程度上可以在一个有效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导弹。比如前苏联时代搞的台风级,满排接近4万吨,当之无愧的水下巨无霸,但其对手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只有其一半,导弹垂直发射管的数量达到了24个,大吨位的台风级却只有20个,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战略核潜艇设计中,以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的导弹是世界各国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其实质上在导弹搭载数量和潜艇自身尺寸上探索一个平衡。因为当潜艇的吨位增大后,所需的发动机机械工作噪声以及消音措施的有效性都将大打折扣,其自身的隐蔽性将随之放大,也就是说其降噪工作难度加大,而噪声水平又是核潜艇极为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还会对潜艇建造所需的工艺、材料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我国核潜艇吨位相对较小,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我们对大直径耐压艇壳技术掌握不够导致的。

所以在国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英法俄三国在战略核潜艇发展上初步寻找到一个平衡,那就是搭载16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包括俄罗斯最新发展的新一代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也是选用了16个导弹垂直发射管。在现有的艇体基础上想要增加导弹的数量,只有两条路可走,即进一步将导弹小型化和增加艇体长度来实现。

以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小型化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一步小型化在燃料领域无法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只能是通过减轻载荷来实现,即是减少燃料载荷和武器载荷。导弹燃料减少之后,必然影响到导弹的射程;武器载荷减少之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打击效能的下降,这两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以美国三叉戟导弹为例,当携带分导式核弹头的数量增加时,其打击射程将会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三叉戟最大射程达到1.2万公里,但是当载荷最大化后,射程会缩减至6000公里,下降了一半还多,由此可以说明一切。

在早先单纯追求导弹数量提升打击效能的背景下,苏俄两国分别发展了台风级和俄亥俄级,导弹垂发管的数量首度突破20管;但是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分导式弹头的出现,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增加核弹头的数量来提升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效能和突防能力,这也是当前国际上主流的一个发展方向。

还是以美国的俄亥俄级为例,其主要使用的是D-5三叉戟Ⅱ型洲际导弹,该型洲际弹道导弹具备出色的分导核弹头搭载能力,主要搭载MK-4 MIRV和MK-5 MIRV两种核弹头,携带小当量的MK-4时最多一次可携带14枚,通常携带8枚MK-4从而保证1.1-1.2万公里的射程;在携带47.5万吨TNT当量的MK-5时,最多装载8枚,射程也就缩减至6000公里。而苏联的台风级比俄亥俄级大了一倍,但只能携带20枚P-39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每枚最多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将三叉戟Ⅱ型洲际导弹装备到我们的094上,虽然只有12个发射管,但是单艇的核弹头数量在搭载MK-4的情况下,总数将达到182枚,在携代MK-5的情况下,单艇的核弹总数也在96枚,两种弹头的总打击当量分别为1820万吨和4560万吨,这个数据还是很高的。将我们的巨浪-2装备到俄亥俄级上,按照5个分导式核弹头数量计算,总携带核弹头总数也不过120枚,打击当量根本比不上搭载三叉戟Ⅱ的094型。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并不是导弹垂发管的数量越多,战略核潜艇的打击效能就更高,其核心还是在于导弹本身上,尤其在分导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对比优势差更加明显。结合上文我们所讲的一个逻辑,发射管数量增加,导致潜艇尺寸增大,进而影响到潜艇的隐蔽性。意味的追求发射管的数量更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国际上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英法俄中印度六个国家,印度的歼敌者号不伦不类算不到比较行列中,其余的英法俄三国目前都采用的是16管装填模式,我国也在向16枚的标准砥砺前行,基本上能够满足战略核打击需求,在各个方面性能指标上达到一个折中平衡。总体上来看,16枚够用了,强化分导能力和降低潜艇的噪声才是长远之计。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战略核潜艇/Strategⅰc Submarine

也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

号称:镇國神器!核潜艇、是一支水下核威慑力量、是一个国家三位一体核打击的重要一环。

核武器……是战略核潜威慑力量、杀手锏。

核潜艇的作战武器系统是携带的配置了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与空中的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导弹形成“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威慑力量!

核潜艇、同时被誉为“海底幽灵”、航程大、续航能力强、隐蔽性强、来无影去无踪……

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三叉戟ⅠⅠ”型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可以携带20枚R–39“礁石”洲际导弹的。

核潜艇携带弹道导弹的数量是由潜艇的吨位大小和潜艇的设计结构有关系。

当然了、核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数量越多打击的范围和目标就更多。

那么、核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应该是12枚? 20枚? 24枚?这些不是关键!

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战略陆基洲际导弹的是相为补充的核威慑力量,“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没有”是硬道理、实用、够用才是“硬道理”!

但愿–核潜艇的弹道导弹发射口盖永远不要打开……!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如果按照真正的需求来说,一艘核潜艇携带的导弹是越多越好,但是一般会遵循一个原则,导弹数量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因为涉及到水下发射时的潜艇平衡问题,因此导弹发射的顺序必须是对角线顺序,很多电影里面那种1234..排下去是不对的。另外这里面会受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技术问题。最强大的是美国的俄亥俄级潜艇,24枚洲际导弹,其次是俄罗斯的台风级20枚,这都属于战略核潜艇的顶尖技术水平。我们当然也想拥有20多洲际导弹的潜艇,但是受制于技术问题(主要是核反应堆动力小和造不出大直径的潜艇耐压壳),只能配置12枚,属于五大国中的屌丝装备。据说有了16管的潜艇,但是一直没正式公布过。

第二,成本问题。俄亥俄,台风确实威猛无比,只要有一艘战备值班,国家首脑就能睡安稳觉,但是,太烧钱了。美国22艘俄亥俄潜艇,最终削减了6艘,俄罗斯的6艘钛粉潜艇,现在只剩下一根独苗,算是技术验证用。就是因为太贵了,真的养不起,财大气粗的美帝都承受不住。俄罗斯更不用说了,20多年的时间没有给海军添加一艘大中型舰艇,钱全部用于维持潜艇部队了。

第三,战略目标问题。美,中,俄三家的战略目标都是全球制霸,所以三家潜艇的导弹都是互相瞄准的。所以中国的目标是美俄欧,美国的目标是中俄欧,俄罗斯的目标是中美欧,这就导致了每一家核弹头的需求数量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最终目标都得需要12艘以上的战略核潜艇。但是英国和法国就是例外,他们只想能制霸欧洲就可以了,所以英国的导弹瞄准的是法国和德国,法国瞄准的是英国和德国,德国:我他妈的太难了。所以,英法的弹头数量和核潜艇数量都是一个很低的水平(都是4艘),能保证一艘战备巡航就够了。

既然导弹多多益善,那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下一代潜艇选择16筒呢。是因为他们两家签过协议,控制核弹头数量,如果一艘潜艇携带导弹太多,势必要减少潜艇数量。这么一来潜艇部队的规模就要缩减,能战备值班的潜艇也少了三分之一,威慑性反而减小了。所以,削减核弹头,但是增加战备值班的潜艇数量,威慑力依然存在。所以,最终各个国家都会选择16筒发射这么一个最合适的方式。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谢谢邀请!谈谈个人看法:携带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是战略导弹核潜艇,这是陆海空三位一体核打击战略的海基部分。弹道导弹核潜艇目前来说是核威慑战略中最受重视的核力量,例如,英法两国同时是核大国,但只保留了海基战略导弹核潜艇,而其它三大核力量国家不但拥有庞大的陆基、空基核力量,也都在战略导弹核潜艇上发力。关于战略导弹核潜艇所所携带的导弹数量是越多越好,还是适当就好,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目前已有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来分析一下。核潜艇携带24枚弹道导弹的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24枚三叉戟C-4/D-5洲际导弹,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级携带24枚弹道导弹垂发系统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俄罗斯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最多的弹道导弹携带量是20枚,“台风”核潜艇就是一个。不过各国似乎接下来并不在追求导弹数量,美国最新一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发射管从24枚减少到了16枚,俄罗斯的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这个数。由此来看,战略核潜艇携带导弹数量并非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合就好,原因下面兔哥会说。(下面就是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携带20枚战略导弹,而最新版本的北风之神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了16枚弹道导弹,法国的凯旋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16枚核导弹,英国的前卫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16枚弹道导弹……。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来,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导弹数量是程下降态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作用,核武器确实厉害,但核武器的作用受制于核武器拥有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并非是一家独大,核武器的使用也是一个一焚俱焚的武器,谁都别指望能独善其身,这也让核武器的使用变得谨慎起来。因此,核武器的作用更体现在核威慑战略,数量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优势。二是经济原因,核武器只所以难于制造,关键就是费用太高了,我们从浓缩铀的提炼过程就能看出来,所以,在核战争并不容易打起来的情况下,制造很多的核武器确实是意义不大,苏联就是被核军备竞赛拖垮的。三是潜艇携带导弹数量和成本,技术难度,作用有很大关系,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核潜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导弹数量多,除了经济原因,技术难度也大,而核武器说白了最大的作用无非是核威慑,有和无的问题,至于数量多少意义不大。第四是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数量虽然少了,作用未必减少,够用就好。从目前来说,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16枚弹道导弹是一个普遍的做法,没有人在追求数量多,这也是不把一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样更把握。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核潜艇携带核导弹到底是带12—16枚合理还是24枚更好呢?

战略核潜艇作为海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一环,更因为海基核武器借助地球上71%的海洋面积掩护,成为了现阶段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战略生存能力最强的发射平台,而且相比陆基和空基核武器发射平台而言,海基核武器更有着单艘艇能够装载十几枚甚至最多24枚潜射洲际核导弹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末日使者”。但是我们在看现阶段拥有战略核潜艇国家的战略核潜艇能够装载多少核导弹的时候会发现,迄今为止以美国现役的俄亥俄级单艘能够最多装载24枚三叉戟IID5潜射洲际导弹稳定第一,但是俄罗斯最新一代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美国下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都将单艇携带数量降低到16枚,这样算下来的话,等于是未来美国的哥伦比亚级、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法国现役的凯旋级单艇最大携带洲际导弹的数量都不超过16枚(英国迫于财政限制下一代继承者级战略核潜艇单艇最大携带数量只有12枚)。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在战略核潜艇的携带数量上普遍都“不升反降”呢?一、美俄之所以在最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单艇携带数量上不升反降核心原因在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因为根据该条约限制,美俄双方在未来几十年内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将会缩减到一个限定数值,但是介于双发最新装备的潜射洲际导弹都装备了分导式核弹头,所以装载的导弹数量虽然降低了,但是核弹头的总数并没有降低,而且因为导弹在制导打击精度和杀伤力上的巨大提升,也使得这些导弹数量被削减的战略核潜艇总体作战能力反而是“不降反升”。二、海基战略核潜艇虽然相比陆基核武发射平台拥有更强的生存保障能力,但是再怎么好也只有在末日战争来临之际才能显山露水,平时的战略震慑力反而还不如没搭载核弹的攻击核潜艇好使。所以这就注定这种级别的战略核潜艇建造数量不会太多,所以在性能的堆砌上也会因为不经常使用而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做平衡。最重要的是战略核潜艇因为只适用于末日战争,在第一次朝不同目标发射多枚核导弹后也就失去了第二轮发射机会,所以装备更多的核导弹并没有发射机会反而还不如不装呢?三、军费预算的缩减和单艇研发制造成本的暴涨之下,使得各国在研发装备只用于末日反击、日常根本没有多大作战力的战略核潜艇的时候,都在做减法和加法。比如对于美国而言,现役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三十年前单艇造价不过20亿美元,但是现如今这个价格只能建造一艘7000吨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了。而美国正在建造中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单艇建造成本有多高呢?单艇造价不低于120亿美元,这个价格等于是6艘可用于平常作战的弗吉尼亚和两艘现役尼米兹级这种10万吨重型核动力航母的造价。而且这个造价还不算其搭载的三叉戟IID5潜射洲际核导弹,如果算上单价3500万美元的16枚导弹的话,单艇服役成本将高达126亿美元,那么替换掉现有12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总成本将高达1500亿美元。这对于本来军费预算就紧张的连日常训练都成问题的美国海军而言已经是天价了。而且为了降低研发制造成本,最新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大量采用现役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技术,首先其搭载的16枚潜射洲际导弹还是现有的三叉戟IID5导弹,其次其火控系统、泵喷推进、驾驶操纵系统也将直接使用现役弗吉尼亚级上的成熟系统,而且为了降低后期中期大修成本,哥伦比亚级装载的新一代核反应堆做到了同艇同寿命,意思就是中期大修期间不用再花费几十亿美元更换核燃料了,但是就是这样努力做减法的前提下,其单艇建造成本依然贵的离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