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
在欧美舆论中,他们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只要目的正确,在这个正确的目的下,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这就是欧美政治正确之一。
那么在阿富汗这件事情上,欧美已经定性为“输出民主”。这就是最高的政治正确。在这个大旗之下,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原谅。不论是滥杀无辜,毁坏文物,强奸妇孺,掠杀平民……欧美军方中还有一种舆论认为:残暴的杀戮可以震慑对手。
如果真的把个别人事情暴露出来,则可以说:这是战争创伤,战争后遗症,敌人过度反抗造成的应激反应……
如果战争成功了!如伊拉克被打成一片废墟,他们可以宣传终于民主了。
如果战争失败了!他们就开动机器进行反战宣传,换一个总统,然后休养生息,下次再来。并且把反战影片输入到那些抵抗激烈的国家:一方面宣传美军武器火力强大,一方面宣传美军个人仁慈,一方面宣传无脑反战。用于洗脑,让那些抵抗激烈的国家害怕战争;让他们的导演也拍摄反战电影。目的就是让这些国家下次不抵抗,接受欧美统治。
至此美国完成了舆论一套操作。所以提问者自信一定,把“感觉”两个字去掉:西方国家眼里就是没有罪恶感。
最近中国因为澳大利亚的言论,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进口货物的制裁。发现了吗?100多年前,有一个叫林则徐的也这么干过!然后英国舰队就来了。而今天,澳大利亚总统只能在舆论上抗议。
而叙利亚则被美国找了一个借口狂轰滥炸。反正民主就是遮羞布,什么事,只要往民主一靠,欧美就可以为所欲为。
大家之所以不敢这么对付中国。原因很简单: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
最后送上这张照片自勉每个为中国奋斗的中国人!
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首先我得纠正一下,什么叫无辜?哪些是有辜?屠杀平民叫无辜,屠杀阿富汗的塔利班就算有辜,塔利班并没有到澳大利亚屠杀平民或军人吧?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杀人,都是犯罪!杀抵抗他们的阿富汗人就是有辜吗?该题给人感觉是阿富汗人分无辜和有辜,那我请问出题者,阿富汗哪些人是无辜,哪些人是有辜呢?
吃肉的狼 ,都一个特性,那么 草菅人命的西方国家也一样,会有罪恶感吗?
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这种问题,回答的少,点赞的不多。原因就是汉奸集体沉默了。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不仅侵略人们的国家,屠杀肉体,连灵魂都不放过。
可悲的世界,可悲的慕洋犬汉奸叛徒。
还好,中国强大了。它们不敢来了。那些软骨头,你该站起来了,你该自信了。
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美国为首西方,自从推行恶惯满盈的殖民主义时代起,其为了掩盖罪恶而披上了三块遮羞布:
一是白人种族优等,所有有色人种为劣等民族,从而自视掌握号令天下的权柄;
二是打着民主自由及人权的旗号,却在世界范围剥夺它国他人享受民主自由及人权的权利,从而将其私欲的满足建立在它国他人的痛苦之上;
三是以黑社会组织形式地拉帮结伙,且共同掌握着话语权,哄抬这团伙为站立在全人类的最高道德高地的“圣尊”,从而肆无忌惮地干尽地狱恶魔之能事。
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算起殖民主义时代的开始,西方国家已运用这三块遮羞布,且交替变换或同时应用,而横行霸道于世界有数百年之久,即已杀戮至麻木,俗语说:习惯成自然。
即假面具后的恶魔已自视为上帝的圣徒,又何来罪恶感呢?
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两种原因促成的。
第一杀人习惯了,因为西方几百年来滥杀无辜已经习惯,为达到目的不惜采取种族灭绝也是一种习惯,让习惯杀人的西方国家承认有罪恶,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第二,西方国家心照不宣都有杀人的经历,为达目的滥杀无辜已经是西方的特色,把自己包装成为正义化身是每个西方国家都在干的事情,如果追究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势必拔起萝卜带出泥,西方国家只能保持沉默,为的就是不引火上身。不但保持沉默,还把自己干的事栽赃给别的国家,从栽赃来说,西方国家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是不能公布的,为此找个替罪羊承担自己的罪恶,也就是西方国家经常干的事情了。
西方从没改变过,改变的是善良人对西方的看法,当西方国家始终不悔改,善良的人还会认识到西方的罪恶的,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澳大利亚这次在阿富汗屠杀无辜,为什么感觉在西方国家眼里没有罪恶感?
近二百年来西方国家,对非基督教国家百姓的屠杀,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阿富汗仅是被暴光的一次。白人至上主义深入西方人的骨髓,有碍于政治正确他们只做不说,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到处都存在,至于罪恶感更是虚幻的。西方国家今天的繁荣,离不开血腥的殖民掠夺,给第三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它们有罪恶感吗?没有!中国圆明园宝藏怎么来到欧洲的?西方国家有没有主动送还过?没有!所以西方文明就是虚假的,他们就是一帮强盗杀人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