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女性糖尿病患者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各个生理时期激素水平的波动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反之血糖的波动也会影响女性的经孕胎产、生长发育及增加感染的机会。 妊娠糖尿病GDM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常常容易导致巨大儿、胎儿畸形、胎儿流产率增高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产后10年约70%成为2型糖尿病。

妊娠期不注意饮食很容易发展成妊娠期糖尿病(GMD),孕妈们一定要重视孕期的合理饮食哦,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去医院接受专业的营养指导,通过专业身体营养、体成分、代谢以及膳食营养分析,来改善体质,后期就不会发展为糖尿病了。

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糖妈妈指的是妊娠期间血糖偏高,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是以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加强血糖的筛查,但也不是每个糖妈妈都会发展成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对身体重要脏器造成隐匿性的损伤,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是防止糖尿病造成的慢性损伤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血糖的监测变得更为重要。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者两者同时存在);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腹型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

5.父母亲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

6.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高血压病史者;

8.有高血脂者或正在接受降脂治疗者;

9.有冠心病或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

10.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血糖升高,考虑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胰岛素抵抗者;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或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者。

虽然列举了这么多条,均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是糖尿病前期及腹型肥胖的人群才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其他都是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每首次测血糖正常者,每3年重复测一次血糖。

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谢邀。

糖妈妈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怀孕前已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种情况为怀孕之前血糖正常或者潜在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怀孕期间才出现糖尿病或者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糖妈妈当中,妊娠期才出现或者发现糖尿病的占八成以上,但大多数患者在生产后血糖就恢复正常,但以后2型糖尿病发病机会明显增加。

怀孕之前已有糖尿病的不足两成,产后依然仍有糖尿病。

糖妈妈对母亲和胎儿都有较大的危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在要孩子之前,要确定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咨询专科医生后方可进行备孕,因为有些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要孩子的,比如糖尿病合并有些心脏或者肾脏疾病的情况。

而在怀孕以后才发现血糖升高的要加强监护,调控饮食非常重要,理想的饮食要求为既能保证怀孕期间的营养需求,又要能避免进食后出现血糖明显升高或者饥饿导致酮症出现。不要因为血糖异常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造成孕妇出现饥饿酮症和胎儿生长受限。

对于通过调整饮食不能控制的血糖,口服药物降糖治疗因为不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故而不推荐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胰岛素,因为大分子的胰岛素无法通过胎盘。

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有2种:

一、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显性糖尿病)

就是其实本来是糖尿病患者,只是当初没有发现,妊娠期间被发现或确诊为糖尿病。

二、妊娠期糖尿病

之前没有糖尿病,妊娠期间由于分泌的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出现血糖升高,按妊娠期糖尿病标准诊断的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生完孩子后血糖会恢复正常吗

如果是第二种,则:

1.妊娠糖尿病的80-90%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而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2.产后血糖大部分是糖耐量正常,少数为糖调节受损

3.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及高危人群,妊娠糖一般5-10年发展为2型糖尿病

孕妇生完孩子后血糖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1. 正常人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FBG<6.0mmol/L

餐后2h 血糖<7.8mmol/L

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完孩子后怎么判断血糖是否恢复正常?

所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者,产后6-12周进行75g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妊娠、糖耐量受损或妊娠期糖尿病。

想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实用干货

想读到医生原创的糖尿病教育文章

请关注在线指导控糖先行者——微糖

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这个问题以前回答过。怀孕(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分两种,一种为妊娠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第二种为妊娠前没有糖尿病而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们在孩子出生以后,有1/3血糖永久恢复了正常,有1/3血糖仍然高,有1/3血糖暂时能够恢复正常,但在未来仍然可能最终出现糖尿病。因此,妊娠期糖尿病需要高度重视和预防。

一、有下列情况者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1、之前怀孕时已经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的孕妇;

2、孕妇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的;

3、高龄孕妇,尤其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4、怀孕前的体重就已经属于超重或肥胖;

5、怀孕后营养过剩、进食过多、活动过少的孕妇;

6、之前生过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

7、怀孕期间胎儿发育比实际孕周偏大;

8、产检时出现羊水过多;

9、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

10、精神压力过大的孕妇。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主要包括:胎儿死亡率增高、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容易出现巨大儿(体重≥8斤)、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容易导致新生儿黄疸、容易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对孕妇的危害包括:流产率增加、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羊水过多、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手术刀口愈慢等。 此外,妊娠期对胰岛素需求量增加,而雌激素、孕激素、胎盘催乳素、胎盘生长激素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引起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使脂肪分解加速,经过肝脏氧化形成酮体,在血中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严重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上,一方面需要提供给孕妇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物质,又要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

1、控制总能量,维持孕妇体重的稳步增长;

2、应保证每天摄入主食5-7两,以保障母体所需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比例;

4、每天最好坚持散步,把多余的部分热量消耗掉;

5、每日蛋白质摄入2两左右,且保证优质蛋白(鸡蛋、鱼、虾、肉等)的摄入;

6、少吃多餐,尽量定时定量。

如果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建议找营养师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饮食治疗方案。如果饮食运动不能控制的话,可以根据专业医生处方开始胰岛素治疗。

糖妈妈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吗?

感谢邀请!

妊娠期糖尿病有一定的风险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如果能严格控制血糖,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待生产之后会慢慢恢复正常的,所以糖妈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控制好血糖,对宝宝的健康对自己的健康都有长远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饮食因素,这个很好理解,每个妈妈都想给宝宝充足的营养,孕期饮食也会补补补,水果也吃的太多,体重增长过快,胰岛素抵抗(还有的孕妈妈在非孕期就因为肥胖、多囊等已经胰岛素抵抗),血糖调节出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生理因素,在孕24周以后,血糖开始有所升高(生理性),胎盘分泌的一些激素如胎盘泌乳素等开始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这就是为什么产检在24-28周会做糖筛。

有上述生理性原因,随着激素水平的恢复,大多数糖妈妈在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就怕放任不管,让妊娠期糖尿病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糖妈妈在孕期要积极控制血糖,平稳度过孕期,日常饮食要注意哪些事项?

目标:血糖平稳,没有太大波动。

1.从主食开始调整

主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进去血液成为血糖,而我们现如今吃的主食多是精白米面,精细加工过的精白米面容易消化,血糖释放快,引起的血糖波动大。

要把主食逐渐用消化吸收相对慢的粗杂粮杂豆薯类逐渐,包括小米、糙米、燕麦、红豆、绿豆、饭豆、土豆、红薯、山药等。如果一下子吃的太“粗糙”,孕妈妈可能不单口感上受不了,肠胃也觉得不舒服,该怎么办?

可以循序渐进,先从不太“粗糙”的小米、燕麦、土豆、红薯这些食物开始,逐渐增加它们在主食中比例,逐渐适应,慢慢调整到粗杂粮杂豆薯类能占到主食的1/3~1/2,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限制水果的摄入量

水果也是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很多孕妈妈们又特别热衷于吃水果,认为水果吃的多孩子皮肤会好。

实际上水果摄入超量了,好处不会再多,反而成了“甜蜜负担”,增加肥胖几率,也增加血糖负荷。

水果中的糖比较简单,容易消化,释放血糖快。每天应限制在100克~200克,大概一个猕猴桃或三四个草莓那么多。

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暂时不要吃了,虽然说蔬菜水果中的营养不可互相代替,但二者都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蔬菜中就不涉及到很多糖的问题。

3.甜食不用多说指定要戒掉

蛋糕、饼干、果干、饮料、就连酸奶也最好是换成牛奶,因为市面上一般的酸奶含碳水化合物量在14克左右,也就是最小规格的一小杯就有大约14克。一瓶500毫升的饮料碳水化合物在50克左右。

糖妈妈的饮食整体上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

为了控制血糖,饮食中出现了过多的膳食纤维营养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比如铁、钙等矿物质,糖妈妈要监测血糖,也要注意产检中有关营养是否缺乏,可以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膳食补充剂。

最后还要唠叨一下,科普问答不能精准到一对一量身定做的指导,如果饮食调整后还是控制不好血糖,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也要积极就医遵医嘱!

【营养海贼团】~人鱼救生员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 欢迎关注,跟我一起吃个明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