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高空高速的飞机不隐形!
作者对J8还真是热爱。到了五代机时代了,还对三代机不忘!我像我们这些大猪蹄子军迷,现在J20都不入法眼,我在等H20。[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笑归笑,说一下。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这本杂志中报道了美国中国公开的隐形飞机的部分数据。其中一个就是对飞行时期,雷达反射波的数据。
第一,数据表明,现有飞机无法做到全波段隐身。因为不同的波段,不同的机体反射效果不同。美国,中国飞机都做了一定的舍弃。在现在精确雷达都是分米,厘米级别的情况下,都针对这方面进行了隐身!如著名的米波下,几乎没有设计隐身。
第二,数据表明现有隐身机体,在亚音速状态下,反射的雷达波和背景雷达波重合,这样雷达就会自动过滤掉,导致无法发现。但如果超音速飞行,反射雷达波和背景雷达波波长不同。这样就有可能被敌人发现。所以超音速状态下,隐身效果大打折扣!(据说这个被中国报道以后,美国就放弃了F35的超音速巡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所以作者的问题不可能实现,高空高速和目前的隐身技术矛盾。也许六代战机可以解决,但现在解决不了!
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有“空中美男子”称誉之歼8Ⅱ及A—M,我们记忆很深刻且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咱智慧勇敢军工人不断改制,肯定会利用该战机成熟性能,让全新款隐形高空高速信息化程度俱佳的“超歼8六代机”早日面世!……可以大气层内外数十小时不间断三倍以上音速巡航、采用智能太阳等离子火箭冲压式涡轮喷气增效混合动力(理论上可以进行星际飞行)、战轰攻击载体转换无差别运用、施行量子通讯电脑多维态操控、可垂直升降无地域具限等等,高、精、尖无与伦比冠环宇!……
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军迷对隐身版本的飞豹以及枭龙P图很卖力,至少对这两款机型未来改进还有期待空间,毕竟算得上是二代半的水平。但是明显对空中美男子完全就是火箭造型的歼-8不上心,这种定位高空高速的战斗机基本围绕着发动机在设计,缺少改进空间。
这款隐身飞豹不仅是颜值,实值改进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但是回到歼-8战斗机,看看下图这种又长又瘦的竹竿造型,想要进行隐身设计有点难为设计师,下面找到一张CG图加了DIS进气道,稍微丰满了一点但显得有些不沦不类。
隐形战机主要表现的特征如航电系统、隐身布局(或涂层)、内置弹舱等,航电系统可以搞定,但隐身布局基本没戏。另外隐形战机最重要的内置弹舱,对于歼-8窄身材想要完美实现基本不可能,最后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就不多提了意义不大。歼-8最好的结局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光荣退休,至于改隐形战机就不用多考虑了。
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高空高速战斗机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环境,目前已经推出的战斗机,包括隐身战斗机,都已经不注重高空高速优势,更注重的是多用途和机动性等。
高空高速战斗机推出的目的就是为了拦截对方高空高速侦察机,因为当初的普通战斗机无法进行拦截,但是现在高空高速侦察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导致高空高速战斗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世界各国空军都纷纷放弃了高空高速战斗机发展。
所以对于歼八战斗机,我国后来也没有大量装备,毕竟已经不适应现在和未来作战环境。它也没有改装的必要,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到它的服役时间到期,进入博物馆,或者和歼六或者歼七一样,改装成无人机,为隐身战斗机开路,诱导对方暴露自己。
如果要对歼八进行隐身改造,那么更不现实,因为歼八的外形完全就不适合隐身,隐身战斗机对飞机外形要求很大,必须要平滑,不能有太多的棱角,歼八根本不适合。如果执意要改,等于重新研制一款隐身战斗机,完全没有意义。歼八的底子还是属于一款二代机,整体技术早就落后了,二代机再加上隐身,也无法提高歼八的作战能力。
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也都没有研制轻型隐身战斗机的想法,要么是轻型无人隐身战斗机,要么就是中型或者重型有人驾驶隐身战斗机,否则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经费,却研制出一款战斗力非常有限的轻型隐身战斗机,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人操火箭歼8改为隐形战斗机从技术上来说没问题,但从改进效果和成本上来看没有必要。
歼8的高空高速优势并不突出歼8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型战斗机,但歼8的高空高速性能在今天看来并不突出。如歼8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3马赫,而身为四代机的歼20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最高升限方面,歼8为20000米,歼20则是18000米左右,虽然升限上歼8略占优势,但从三代战斗机开始已经不再过份追求飞行高度,歼8把高空高速作为优势来改为隐形战斗机的基础不存在,因为根本没有这个优势。
人操火箭歼8的气动布局不适合改为隐形战斗机歼8为什么被称作“人操火箭”呢?这还要从歼8I说起,这个型号的歼8机身狭长,采用头部进气道设计,如果去了机翼,就像一枚火箭,只不过多了一个驾驶舱而已。即便是后来的歼8II等改为双侧进气道后也像是一枚火箭,因为机体太长。
歼8这种气动外形不适合改为隐形战机,若要改进,首先要对进气道下手,以歼8的机体来看,无法设计为S型进气道。其次是垂尾,歼8的机身太狭窄了,没办法设计为歼20那样的V型双垂尾,而高大的单垂尾又会影响隐身效果,再者就是歼8的整体气动布局没有考虑任何隐身效果,若要改变工作量太大。
歼8若想具备隐身能力成本太大以目前我国的航空技术来看,让歼8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是可以的,但这种改进需要对歼8的进气道、机体等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后的会是一架面目全非,与远程歼8相去甚远的战斗机,并且这样一架歼8,原来的高空高速性能也会失去。
如果还想保持歼8原本的“双二”指标,就得进行更为深度的改进,如此一来那就不叫改进了,与研发一款新机型没什么区别,并且这样的一款歼8改隐身效果并不明显,毕竟是以一架二代机为基础改进而来,况且成本也不亚于一款全新的隐形战斗机,即没性能优势也没成本优势,没有改进的必要。
利用歼八高空高速优势能否制作出轻型隐形战机?
通过歼8战斗机的气动外形根本就无法研制出轻型隐身战机,首先隐身战机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的隐身性能,但由于歼8战机在设计之初太过追求高空高速截击性能,导致其自身气动外形太过平直,基本上就是一个锥形上面插上机翼,这种气动外形基本上每一个翼面都是九十度夹角,另外由于机体过窄,所以也无法安装两个垂尾,这就导致无论隐身涂料多么吸波,那个大大的九十度垂尾也会严重反射雷达。
另外隐身战机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内置弹仓,通过将各种导弹或机炮收进机腹内来达到更好的隐身效果,可是歼8战机由于机身内部就是一个单管结构,抛去进气道与各种线路,歼8战机的机体内部就只剩下仅供发动机安装的位置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容纳内置弹仓了。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像是这种单发轻型战机根本就不适合变成隐身战机,F35战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F35最开始也是抱着轻型战机来研制的,但是在研制的途中就开始体重不停飙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要想满足隐身战机的各种特性,体量太小根本就不适合变成隐身战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