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普及一个知识,讲一个事实。

人均寿命:是指某年出生的人预计的寿命。例如:中国2018年人均寿命是73岁左右。意味着中国2018年出生的人人均大约会活到73岁。不是说现在的你我寿命人均寿命是这么长。

一个事实:我校在职教师200余人,过去10年,在职教师中(不是退休教师)高血压引起脑淤血死亡2人,肝癌(生气伤肝)死亡1人,肺癌死亡1人。本学期我年级组,高血压引发晕倒1人(姓李)。上学期我年级组,原因不明晕倒一人(姓谢)。其他年级组不清楚,没人会就这事上报。至于咽喉炎,颈椎病,肺部感染属于家常便饭,几乎没人没有。校大门口两家按摩门诊是我校撑着的。以上全是真话,并非杜撰。如果讲假话,不得好死。

庆幸的是5年前,开始全校大体检。单年妇检,双年全体老师体检。目前4年没有在职教师去世。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编者按:我国教师平均寿命只有59.3岁,这个命题早在几年前就有了。具体是哪个机构调查出来的结论现在还没定论,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教师的平均寿命和工资待遇收入成正比。因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挂钩,导致教师的收入常年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寿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也不足为奇。

如果想让教师的平均寿命提高,那么一定要改革掉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挂钩的方式,甚至取消职称才是最好的办法。

教师工资待遇发放问题一直是教师们关心的大事。毕竟,教师也是社会家庭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职业,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家庭。如果教师工资收入过低,不但体会不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敢,更别提什么职业的优越感,这就与国家提倡的“要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背道而驰,也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名不符实。

因此,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师工资发放的制度就尤为重要。目前,教师工资待遇的发放主要跟职称登记挂钩。有人说职称等级和工资挂钩,可以更好的解决“大锅饭”的问题,也有人说“没有比职称和工资挂钩更好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发放”的问题了,但是事实上如此吗?

当过教师的人都知道,职称制度是一个怎样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对教育是有利,还是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如果现在搞一个针对职称的问题进行一个调查,那么将会有98%以上的教师会赞同取消职称制度,以及职称和工资挂钩的方式。

教师们同意取消职称的原因很简单:职称不能体现同工同酬;职称会使教师之间的收入出现两极分化;职称评定级容导致腐败的现象;职称制度是教育功利性的主要原因;职称制度导致教师工资待遇常年增长过低,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职称制度导致教师们同室操戈的现象发生等等一系列的现象发生。

正因为如此,改革目前的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挂钩的制度就成为教师们期盼的事情。我也思考了好几个教师工资待遇发放的方法,觉得这种发放的方式是最合适的,现在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1,取消职称和工资挂钩,职称单独评定,教师工资待遇单独发放。

职称单独评定,凭实力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不跟工资挂钩,可以单独给予一定的职称津贴,以及在社会上得到优待。比如可以免费乘公车,免费游览景区等等。工资待遇和其他普通教师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这样才能体现同工同酬,也更能让大多数教师心服口服。

2,教师工资待遇发放和学历,教龄,工龄,职龄,教学业绩有关,与其他课题论文无关。

教师工资待遇和学历,教龄,工龄,职龄,教学业绩有关,这样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毕竟学历,教龄,工龄,职龄,教学业绩等是很难造假的,论文,公开课,课题等等又可以造假,还有其他评优评先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奖项也不能计算在内,这样就会使教师们践踏实地的教书,不会去做一些形式主义的事情,教育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3,评优评先,取消与论文,课题,公开课,职位等一些虚的东西,与教育教学没多大关系的条件。

评职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很多获得高级职称的人他们不怎么上课,却从课题,论文,上公开课等等其他方面拿到很多的加分项目,反而比真正上课的教师可以评上高级职称,这样就会导致只会老实上课的教师工作几十年还没评上高级职称,职业倦怠非常严重,严重打击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学校行政人员工资和普通教师应该一样。

只从有职称以后,学校行政人员因为获得的加分项目比较多(一个教导主任可以加10分,一个班主任才能加2.5分),他们评得的职称也比较快,这样就会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你没本事当不了领导,怪谁?这样的想法太可怕,毕竟当上领导的就能说明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很高吗?我不见得。

所以,如果没有职称,学校行政人员工资待遇和普通一线教师同步提高,就会更加激励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不挂钩的话,教育教学质量会更加优质,教育的功利性就会越小,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就会更高,其他教育乱像也会迎刃而解。由于篇幅有限,文章论述还不够全面,不过也能说出个大概,反正取消职称和工资挂钩的方式,我国的教育将会一片光明。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不知统计真伪?如果是真的,到退休年龄敢紧退吧,享受几年自由生活。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据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这说明教师群体健康水平不高。教师群体健康堪忧的原因

第一,教师工作太忙太累。

教师每天上班比其他职业早,下班比其他职业晚,整体上工作时间长。同时在工作期间,强度较大。例如,我每天上班后都会有计划的备课、批作业、做课件、整理各种笔记、听课等等。如果稍微溜号开个小差,这些工作就无法完成。每次考完试第二天必出考试成绩,为了快速批完考卷,有时候想去卫生间都忍了又忍。这就是教师工作!

如果是班主任工作会更加繁忙。例如,还会组织各项活动,天天看护学生,遇到熊孩子或者熊家长,班主任就伤透脑筋。

可见,教师工作就是这样忙碌,没有机关单位办公室里闲来无事的喝茶闲聊,也没有翻翻报纸打发时间的清闲自在。即使教师聚在一起吃顿饭,也多是聊学生聊成绩。

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使身体不舒服,也没时间看病。试想,去一次医院有时候一天都看不完,又是排队又是做检查,而教师每天都会有几节课,看病就耽误学生上课,因此有些教师的病就拖得严重了。

第二,教师工作压力大。

可能很多人会说,谁的工作不累!是的,教师的工作不仅累在身体,还累在精神上。

  • 教师不仅要有精钻的业务能力讲好课,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与校长的关系、与学生都关系、与同事的关系。
  • 此外,还要面对职称评定等问题,新近又提出来“县管校聘”,这些都将成为教师的一大压力。

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教师的早起晚归的工作现状,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其承受巨大压力也损害了心理健康。因此教师群体健康水平堪忧!

一点建议

如果想提高教师整体的健康水平,必须切实给教师减负。

给政府和学校的建议:

第一,彻底取消早晚自习。我们经常嘲讽自己,每天上班看不到太阳,晚上回家却是群星满天。

第二,建议学校或者地方政府重视给教师体检。如果教师有病及时治疗,就可以避免更多健康问题。

第三,给教师减压。只有给教师一个轻松的环境,才能让教师具有幸福感,才能更健康!

给教师的建议:

最后希望教师自己调整好心态,注重锻炼身体,把健康放到重要位置,只有健康长寿才能做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福老师做一名幸福的健康的教师!

如果你认同我的价值观,请关注我!为我点赞、评论和转发。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现在45岁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的教师,他们的寿命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年轻时,特别是上世界90年代以前,工作量大,每天早晚自习,又加上那时工作又特别认真,导致他们身体透支。现在的年轻教师他们体会不到,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少多了,轻松多了,所以45岁以下的教师寿命应该不受影响。当然还是以前的教师工作态度端正,不计报酬,不管加班多少从不要报酬。感觉还是以前的教师受人尊重。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教师的平均寿命却只有59.3岁,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个问题是教师平均寿命59.3岁。短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作为教师第一缺乏身体锻炼,常年教书,每一天站着上课,腰椎,颈椎容易受损。,下了课还要给学生批改作业。很少得到有效的锻炼、加上作为教师,每一年学校给每个老师下达了升学指标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又是和自己职称挂钩按绩效得报酬。除了一年两次寒暑假期所以很少有身体锻炼的机会。

据一项调查,我国教师平均寿命仅为59.3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多岁。并且教师健康占比为10%,亚健康占70%,疾病状态占20%,而且老师们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情绪失调的现象。

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危害程度排序如下: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等。

颈椎病、肠胃病、头痛病、眼病、妇科病、心血三高、心理疾病成为教师的多发职业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