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和装修知识分享的家居杂坛。在这里,我会尽可能地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我们家里对电路进行改造的时候,我们所期望都是我们家里的电路既安全又实用。安全就是从电气火灾方面和防止触电方面来说,;实用就是从我们使用的实际安全情况来进行。在安全方面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保护是措施,就是卫生间的等电位。估计很多朋友也对卫生间的等位也都是很关心,例如现在有朋友问这样一个问题: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了,有什么害处?
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箱安装要求有哪些- 第一点是针对局部等电位箱的材质和安装的要求。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箱内的端子排应该是不小于40mm的铜质的连接端子。与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连接的扁铁,一般也是选用40mm的镀锌扁铁与等电位箱连接,另一方面与卫生间底板的钢筋进行连接。
- 第二点就是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内的接线的要求。卫生间内局部等电位的电路目的就是在出现漏电以后,可以通过这些线把漏电导入到我们的局部等电位箱,然后通过扁铁导入到卫生间的底板钢筋网内。连接的要求有两点:第一点是从卫生间某个插座的地线接出来一根不小于2.5平方的铜芯软线接到端子排上。第二点就是从端子排上接出去一根不小于4平方的铜芯软线接到卫生间内所有的金属管道上。
- 第三点就是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箱安装的位置。局部等电位一般是来说是距地面300mm到500mm的高度。安装在方便我们以后可以检查和维修的位置。另外不允许对局部等电位箱进行封闭,要有相应的可开启的措施。
- 第一个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卫生间内电器或者电路出现漏电。它是通过实现对卫生间内地面所有的电势差相等来防止出现触电的,其实它消除的就是跨步电压,跨步电压消除就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 第二个作用就是防止我们卫生间内可导电的一些金属物体,(像金属的排水管道,采暖管道等等),这些管道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的出现了带电。同样可以通过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箱把电流导入卫生间地板钢筋内,实现消除电位差,这样也是可以避免触电的。
- 第一点就是对局部等电位箱内的接线造成了影响。因为我们卫生间的装修以后有可能会增加一些金属的管道,或者是对原来的电路进行了改造以后要重新穿线,如果我们提前都没有把线穿好,在等电位箱内把电线接到位的话,而此时我们把局部等电位箱用瓷砖盖住,就无法对这些操作进行完成。影响等电位箱的接线。
- 第二点就是我们后期在电路使用过程中,影响检修。如果电路出现了故障,我们需要进行检查和维修的话,对于卫生间局部等电的这一个部分可能就很难进行检查维修了。所以卫生间的局部等电位的好与坏可能就是处于一个长期的状态了,根本就维护无法维修。
- 第一步我们是应该在电路改造的时候,把需要接入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内的所有的电线都连接到位。同时,一定要把所有的接线与局部等电位箱内的端子排进行可靠的连接。最好能够检测一下我们连接的电阻是否合格。一般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内的接地电阻式部要求不允许大于1欧姆的,这个跟接地电阻4欧姆还是有区别的。
- 第二步就是对局部等电位箱的处理。局部等电位箱个人建议大家就是让明露。也就是说局部等电位箱的箱盖是跟瓷砖表面一平的,我们在装修的时候可以将该部分的瓷砖切成孔,然后在孔的位置就来安装局部等电位端子箱的盖板就可以了。
关于家里装修的时候,把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用瓷砖盖住了有哪些害处,家居杂坛通过对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的作用以及做法的介绍,最后给大家说出了两点对等电位箱用瓷砖盖住的影响,同时给大家提供了两种等电位箱的处理方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建议,也欢迎大家分享出来,以供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学习,谢谢大家!
个人原创,头条首发,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结论: 有漏电,触电的隐患!其实一般正常施工的时候,都埋在墙里面啦!但是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接好!
先说下 等电位的用处。
等电位: 顾名思义就是保证空间内电路电流相等,起到一个平衡电流的作用。
一般都是在卫生间,其他空间没有,因为卫生间洗澡潮气比较大,人在里面洗澡由于有水汽,很可能导致,热水器,洗衣机,或者暖气片等金属或者电器,漏电到我们身上,再加上有时候洗过澡,身上有水,电阻变小,很容易出现中电的情况!
等电位的主要重要作用就是把卫生间的电器或者连电金属,如果发生漏电,把漏电电流引入混凝土墙上,然后引到地下,从而防止人们触电!
听着它的作用不小,为什么我们装修一般都把它封起来啦,因为我们目前的总开关,都是带漏电保护的,如果电器出现漏电,开关会立即跳闸的,断开电路,来保护我们。
而且我们的插座目前也都有地线,地线的很大一个作用,就是把漏电电流接到地面上。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装修的时候,把它封起来,也没出问题的原因。
但是如果有条件,还是最好把等电位和卫生间内电器和金属接起来,起到双重保护,万无一失!
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等电位的含义也就是“将设备等外壳或金属部分与地线联结”。
一般用于配电室内作重复接地用,也用于住户的带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内,用于洗浴设备及相关插座的接地。
等电位联结端子箱是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电气装置,为了防止间接触电和防接地系统故障引起的爆炸和火灾而做的等电位联结,可以有效预防建筑物防雷系统故障和电子信息设备过电压带来的损坏事故的干扰。
等电位联接端子箱将建筑物如高层住宅、医院、泳池等内的钢筋网,浴架、淋浴器扶手、电冰箱、空调、导电地板的金属网络将其联接到各自的等电位联接端子箱内的端子板上,从而构成各自的等电位体,保护人和设备的安全。
千万不能封掉,有用的很,现在有些不懂电的施工人员,贪图施工方便,把这个箱子用水泥封死了,今后要用就找不到了。
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在卫生间里。主要是接地用的,卫生间里潮湿,设备和管道多,所以金属的管道,管件,阀门,浴缸,等都要接地的,就怕漏电带来的麻烦。现在这些都被不懂等电位联结端子箱用处的设计和施工人员省掉了。
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这个东西使用率不是特别高,说白了就是个漏电保护装置,但是有针对性。
现在楼都修高了,住的人也多了,就是把这些人的线路(大概的)都能够连接起来,分别设立电阻,主要是卫生间洗澡的时间,怕依附管道的低电压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我个人认为作用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大。很多都没有连接。所以你也用不着那么担心。
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我个人认为用电电器要用供电系统地线,别将等电位接入供电系统(含机壳)供电地线是处理电流,等电位是处理电压,等电位只连接水龙头,花洒及非用电厨卫金属件,就可以了
卫生间的等电位箱贴在瓷砖里面了有何害处吗?
一栋建筑的全部接地系统示意图
关注是一种认同,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卫生间的等电位联结箱必须暴露在外,不能用瓷砖将其覆盖。
要了解这种做法的害处,首先应该明白卫生间内的等电位联结箱起什么作用。
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多个可导电部分间为达到等电位进行的联结。
保护等电位联结的定义:为了安全目的进行的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在保护等电位联结中,将总保护导体、总接地导体或总接地端子、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和可利用的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可导电部分连接到一起。
辅助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在导电部分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而实施的保护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定义:在一局部范围内将各导电部分连通,而实施的保护等电位联结。
住宅卫生间内的等电位联结箱属于局部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的原理:由于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一般是TN-S系统,也就是由三根相线(火线),一根N线(中性线或零线),PE线(地线)五根导线组成,PE线一般情况下是连接住宅卫生间内部的电器设备(如:电热水器,插座,浴霸,灯具等)的金属外壳,当此TN-S系统在其他地方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很小,无法使故障回路断路器的瞬时动作保护模块切断故障回路,因此这一故障回路会通过故障电器设备的外壳通过故障设备的PE线回到电源接地点,也就是说接地故障一直存在,这就造成此TN-S系统整个回路中的PE线传导故障电压,由于PE线连接在其他未出故障的电器设备上,这就造成未出故障的电器设备与大地之间存在电位差,当此电位差大于交流安全电压50V时,就会对接触电器设备壳体的人造成电击伤害。为了将此电位差降低到50V以下,就需要将卫生间内的电器设备的壳体通过等电位联结线连接到局部等电位联结箱的等电位联结端子上。
以上就是等电位联结的原因,由于住宅的房间内的配电系统是低压配电的终端配电系统,用户都是非电气专业人员,对用电安全缺乏一般的电气知识,所以低压防触电更应谨慎,杜绝低压系统的接地故障造成人员触电,所以对于人会接触到的,尤其是潮湿环境下的电气设备要做等电位联结,这也是《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第10.2条等电位联结中明确规定的。
第10.2.1条:住宅建筑应做总等电位联结,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第10.2.2条:局部等电位联结应包括卫生间内金属给水排水管、金属浴盆、金属洗脸盆、金属采暖管、金属散热器、卫生间电源插座的PE线以及建筑物钢筋网。
条文说明:金属浴盆、洗脸盆包括金属搪瓷材料;建筑物钢筋网包括卫生间地面及墙内钢筋网。装有淋浴或浴盆卫生间里的设施不需要进行等电位联结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1 非金属物,如非金属浴盆、塑料管道等。 2 孤立金属物,如金属地漏、扶手、浴巾架、肥皂盒等。 3 非金属物与金属物,如固定管道为非金属管道(不包括铝塑管),与此管道连接的金属软管、金属存水弯等。
第10.2.3条: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应符合表10.2.3的规定。
看完文章要是觉得还有点用,希望您能关注我,收藏并转发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