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在我曾为分厂团支部书记时,他是生活委员,有机会经常带他参加各种活动,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在共同承包期间,我的入股资金占百分之五十一点八,而他和另一位承包人总共才占四十八点二。但是为了考虑他们的感受,分红时仅拿了百分之三十八,让利于他俩百分之十三之多。可能觉得我让利于并非他一人,所以对此没有心存感激,久而久之,反而习以为常。但是当因工作原因偶尔爆了一句粗口,被他抓住把子就不依不饶,还非逼着给其父母道歉,还扬言若非良心发现,会会同小妹将我打的满地找牙。

其实爆粗口实属不该,但跟他平时的出语无状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只是当时觉得他受惠这么多,时间这么久,利益这么大,感觉应该处于可承受的范围,不想反脸如此无情。

究其原因,他从小养尊处优惯了,总感觉别人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从不存感激之情。另外他可能认为江山轮流坐明天到他家才对,各种秩序建立并规范以后,我反而被视为绊脚石和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但我知道他欠缺的东西太多,德不配位。他只知表面的风光,而漠视背后的风险和辛酸,以他大手大脚的习惯预测,闯祸是必然的。他曾建议拖欠职工工资和供方材料款,让他们必躬必敬和言听计从。这种思想定然会以赊欠开始,以债台高筑告终。何况水平有限,根本应付不了各种迎来送往的事情。

是我在他初涉社会,给他搭建了一个不错的平台;是我在他前途茫茫之时,携手并扶其达到老板级的地位;在他经常犯错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时,大都力排众议原谅了他。但他就是记仇不记恩,并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了。

有人说这种人在别的地方早就被收拾了,但我深信他是这种“见了兔子放枪,见了老虎烧香”的人,如果遇到强人,他会立刻换上一幅谄媚的面孔。

对付这样的人,只谈工作就算了,毕竟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焚俱焚。

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世上只有人人说人人,没有人人说自身。

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岁久人无千日好,

深秋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

半做痴呆半装聋。

宠辱不惊,坐怀不乱。乃人生大格局也。

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庆幸自己伤害尚浅,忘却或远离。

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有些人无所事事总想得到,所以时时在找突破口,力图沾山打洞,不是不记得你的好是想突破你的最低防线。象这种人用不着惦念,因为接触你的目的不纯,不是捞钱的就是寻开心的无情的。不要在意别人的感受在意自己的感受才是真。

有些人只能记住你的坏,却记不住你的好,是怎样的体验?

一段时间以来,我的80的老父亲气不顺,火比较大,这估计和老是被捅嗓子眼有关系。

先是隔着万水千山,对着手机屏幕质问我:“为什么上学跑那么远?多花点钱,败坏这个家,从小就调皮使坏,”人家都是为家里省钱,想着离家近点,也方便互相关照。

我上大学1984年那个时代,一年一届都考不上一个正经本科,一公布分数,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只能想着如何提高录取概率,离家远近,只能在其次考虑。离家近,当然省钱,交通费就很直观嘛。

我赶紧打起精神,好好安抚,帮助老父亲一起回忆40年前风云岁月,为了脱离农村,全家努力奋斗的情景。等回忆到县里广播站广播我是县里文科第一名这体面荣耀时,老父亲逐渐释怀平静了不少。

可是没几天,老父亲又想起我上大学时把家里一个帆布箱子带走后,这几十年就再没见踪迹,电话里问开了箱子的下落。

那是1960年代我父母结婚时俩人一起置备的,我84年上大学带它远行,那时就已是超期服役了。它随着时光流逝,也开线裂缝、分崩离析了。

既然老父亲想到了,我就得正面响应,积极应对,讲诉它又经过40年风风雨雨,千山水长流的风云岁月,以及光荣退场休息的晚节。

电话那头,肯定是老父亲对我的不满,肯定想着都是我的不好,我的调皮我的坏,我的那些可供圈阅首肯赞赏的都在记忆的深处,还没来得及唤醒。

因为心里不快不爽,心情使然,就会怨怼别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人。如果百事如意万事顺利,就会心境开阔,目光如炬,豪情万丈。

这就是人情世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