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别总是感叹抱怨,汉字的确难学难都难用,太不严谨,多音字多意字不但外国人穷其一生都搞不明白,连中国人自己都无法掌握,甚至播音员主持人都经常出错,在作家的小说里,报社的评论里找出错别字也不是什么怪事。总之,想学好,用好汉字难度太大,这样的文字如何有权威,如何能走向世界?那些抱怨外来词侵蚀的人,可曾想到,我们把外来词取消是个什么情形?干部,宪法,骨干,科技,团队,律师,亲和力等等词语可都是舶来词,你不用试试?

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本题表面是语言问题,其根本是文化博弈。

第一、中西方文化比较。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西方文明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二、文化博弈来自经济博弈。当美国实力雄居世界时,世界各国除了仰慕美国经济的同时,也在仰慕美国文化。我国几十年来,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直萦绕在我们心中。比如中国的商场名称西化严重。包括性开放,只能称过而无不及。但随着美国经济的衰败,其文化自然被抛弃。如高考英语必考之争议。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特征的共同之处与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很多文化特征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工具,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和发展。

因此,多少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根基稳定,其功劳不可埋没。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更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由此,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输出,增加了西方国家语言的词汇,但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

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个人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和文字

西方是字母文字,而我国是以象形文字开始,西方是拼音文字更重在语言,也就是口语,拿英语来说单词的写法和拼读和词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我国文字其实更象是幅画,尤其是繁体字,每个字除了它的音之外,还富于它内在的意义,而每个字和不同的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比如存在和生存,生活和活动。而英语life,live本身就是单词,在不同的语境里代表不同的意思。它们没有字,只由字母组成,而字母没有实在意义,就和我们的拼音类似。

第二个是文化背景不同,我们中华文化和我们的历史一样,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不同朝代的文字有不同书写工具和形式。从古代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等等,从用刀刻,毛笔再到钢笔不断演化,形成中国独有的书法文化艺术。从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中国文化注重思想的传承。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太了解,只能先拿美国做个例子,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文化历史较短。本身固有的东西不是太多,中美建交以来,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需要翻译成英文和它们交流,所以说我们文化丰富了它们的词汇。

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就个人理解:中国汉字有丰富的内涵,一字多音,一词多义,语境不同,读音不同,则意义相异,且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西方语音单一,意义单纯。

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西方26个英文字母谈不上、够不上文字文化。西方语言文化跟中国语言文化的性价比是天壤之别,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层级、层次、档次、思想与思维的境界之上、无论、无法形容、无法比拟。

西方26个英文字母,除了借代以外,单独拆开无任何作用、价值和意义,无任何原意、原义、含意、含义和引申义、隐深义………

西方语言文化:由26个简单的英文字母任意变化、变幻、变通组合而成,语言文字形文、行文所要表达的文字内容、文字意思直白、直接、简单、明快、明了,无任何含意、含义、引申义、隐深义,所以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垠、玄妙无穷、高深莫测、神奇无比。汉字有85568个,从古至今,5000多年以来一脉相承、一脉相传、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繁衍不止、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繁华富强,光宗耀祖、光彩夺目、光彩照人、光耀中华、光彩世界………

中华汉字文化:一字多音、一字多情、一字多境、一字多义、一字多意、一字多画………

中华汉字文化:是生态文字、图像文字、意境文字、图画文字、含义文字、人情文字、人性文字,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形声文字,书法文字、美术文字、艺术文字。

中华语言文化:中华汉字文化决定了中华语言文化。85568个汉字任意组合语言词语、词汇内容、原意、原义、含意、含义、引申义、隐深义丰富多彩、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变幻莫测、变态高深、变化无穷、变形无限、变异无常、变通无极,所以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的词汇。

为什么“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怎么理解?

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论断,列文森用这个论断准确的描述了十九世纪和十九世纪之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这一波文化交流中,中国给予西方的影响,仅仅是丰富了人家的词汇,是弱势的影响。

应该说,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接纳了西方的文化,白话文虽然在清朝就已经诞生,且出现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但白话文作为官方语言用于日常文字传播,却是“五四运动”之后。

没有《五四运动》,恐怕白话文只能作为民间语言,很难成为官方语言吧。

所以,列文森的这个论断,是准确的,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大家不要禁不住人家的一句话。我们自己不是也常说“拿来主义”吗?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不好吗?这就是进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