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六七十年代的“忆苦思甜”大会是种什么体验?
1970年左右,我10多岁,大队在我们学校组织召开忆苦思甜大会,忆苦饭是苞米面糊嘟粥,里面加的甜菜缨、白菜叶子等,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带好了碗和筷子。吃忆苦饭之前,先请老贫农做忆苦思甜报告,当时我记得是有个老王头给我们做的报告,他讲到“我旧社会8岁就给地主家放猪,10岁就顶整劳动力使唤,夏天铲苞米,离家挺远,地主家就派人往地里给我们送晌午饭,你们说吃的是啥饭?”会场主持人还特意问老王头“吃的啥?”,“粘豆包啊!那粘豆包蘸白糖一咬嘎登嘎登的,真好吃呀!”其实他讲出了那时的大实话。
我刚参加工作时只有十五岁多。在祁连山深山区一个中央企业工作。1973年我在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前接受了一次忆苦思甜报告。作报告的是一个年龄很高的一位老者。说是作报告,确实是站着讲解连城鲁土司衙门的今昔。鲁土司衙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群。旁边相连的还有一个喇嘛寺,名字叫妙音寺。这些明清建筑气势恢宏,北依祁连山石屏山门,南临大通河。东有兰州西至西宁。卡东西要道,镇十六连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最显耀时地辖永登、红古、天祝三县及周边数县的部分地方。就连兰州市内最大的城隍庙也是鲁土司建立的私家行宫。据说鲁土司的祖上是元朝忽必烈的孙子,久居南京之人,明朝时派往西北镇守边关。部队中连铁匠,剃头匠都一一具备。可见阵势之大,兵种之全。永登古称平番。是与西域少数民族发生战争最多的地方。由于打败了西域少数民族的入侵。被朝廷封赏在连城一带世袭长住。成了著名的土司。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清朝以后逐渐腐败没落。开始搜刮民脂民膏。开设衙门。俗话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放高利贷。大称进,小称出。盘剥农民。后来勾结马步芳,干尽了坏事。鲁土司解放后被当地政府镇压。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过这次忆苦思甜,我受到了历史传统教育。了解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文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