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各地的民间宴席菜谱里,八大碗是主菜之一,各地组合的内容都不一样。

冀东的农村宴席一般是八碟四海碗。但是特别讲究的是八碟八大碗。这在当地叫小满汉全席。八大碗的内容是:

一,蒸拢梳背肉。

二,酸菜汆白肉。

三,蒸四喜丸子。

四,炸千子(绿豆粉鸽子包肉馅。类似于炸春卷)。

五,蘑菇炖鸡。

六,清蒸黄花鱼。

七,片粉烩肉。

八,蒸大对虾。

九,肉焖子。

十,炖鱿鱼。

当然了,如果赶上吃螃蟹的季节也许有清蒸梭子蟹。

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八大碗”是民间厨子的行话,指的是硬菜套装格式,席面的核心大菜,一般八个,用碗装,所以叫“八大碗”。

各地的物产和饮食习惯,决定了硬菜内容,鸡鸭鱼肉、炖炸烧蒸、甜酸苦辣各不同,但是格式基本一样,都有“八大碗”的款式。这里分享信阳光山民间宴席八大碗。

⒈宴席概况。光山传统席面,一般的十六道菜,俗称“七大盘子八大碗一主食”。这十六道菜分三个层次:四道凉菜;四道热炒;八个大碗。其中的四个热炒里包括一道主食,算不得菜,所以称做“七大盘子八大碗”。

⒉宴席内容。桌面菜式的内容没有一定之规,根据当时季节食材、家庭情况和宴席的性质,随即而定,但是十六道菜不能变,是标配。只是上菜顺序有讲究,最重要的是第一道热炒,标志着本次宴席的性质,是喜事还是忧事。

⒊上菜顺序。按着习俗惯例,最先摆定四凉菜,客人落座,斟酒,然后陆续上热炒,每隔五分钟上一道。第一道热炒上桌后,客人举筷开吃。这第一道菜最关键,标志着本次宴席的性质。如果是“白事”,第一道就是炒鸡,“红事”是鱼。热炒后上馒头或点心,当主食。接着就是八大碗了,主角登场。

⒋八大碗。八大碗由炖菜、蒸菜和汤组成,一般格式为“三蒸四炖一汤”。蒸米粉肉、蒸圪炸鸡、蒸块鱼;炖牛肉、炖猪肚、炖鸡、炖猪蹄;最后一道鸡蛋汤。炖菜、蒸菜都有数十种菜谱可选。

⒌宴席性质。也就在二十多年前吧,信阳各县的农村县城,百姓家里有事了,还都在家做菜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宴席主要分红、白两种类型,“红事”包括结婚添子、乔迁新居、高升庆寿、高考命中,所有值得庆贺的喜事;“白事”就是家里有人去世,这个还有分别,白事里有喜有忧。八十岁以上老人去世,叫做“老喜丧”,白事当做红事办。还有老人病愈和家里其他重要成员大病初愈,捡回一条命,要摆喜宴感谢病中探望的亲朋好友。

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黄冈一带以前的八大碗,不论红白喜事八大碗的内客是不变的,现介绍给大家:

红绕肉,木耳或香菇炖全鸡或烧鸡,红烧鱼,清汤肉元或油炸肉元,蛋卷,煎豆腐,焖黄花菜,炒猪肝,并且行成了规定八碗的出菜的顺序千万不能乱,至如什么原因现还无法考。喝酒必须在这八碗菜中喝完。最后再上一道红烧肉,炒点小鱼小虾,另外炒点青菜就准备开始吃饭。

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民间宴席“八大碗”,可在我们家乡不叫“八大碗”叫做“九大碗”。因为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风俗习惯不一样的。“九大碗”又称为“土席”意思是没有盘子装,完全是用农村大土碗装菜。“九大碗”意思是有九个大碗装着的菜。

正因为风俗习惯不一样的,我家乡农村,以前谁家红白喜事宴席都是“九大碗”,要是哪家宴席“八大碗”无论是谁都会拆翻宴席桌子。说是“八大碗”给客人和帮主家帮忙的人当:叫花子,乞丐一样招待,是主家瞧不起别人的意思。所以说,在我的家乡以前的宴席都是“九大碗”。喜事宴席都是“九大碗”菜品丰盛,白事“九大碗”菜品差一些,素菜多,浑菜少,随便做菜也不能只做“八大碗”的。不过现在谁家过什么事,都不做“九大碗”了,而是宴席上十几种菜,另外还有两三个酒精炉上放了酒精锅,十多种菜。红白喜事宴席丰盛又丰富,不过吃不完的菜一点不浪费,等饭吃完了,可以打包,打包也没有人抢。因为也有一部分人不打包,坐席也规矩不抢食抢菜,文明坐席的。下图不是宴席,是过节的家庭菜。

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我老家河北吃席就有“八碗四碟”的说法,基本所有的红白宴席都能看到。虽然现在对于这些标准有些改变,但是在老人眼里,每次的八大碗几乎都是一样的食材,只不过现在的主料更加突出名贵而已。

说一说我参加过得民间宴席里的“八大碗”

以前只要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基本就会赶上很多家的婚宴,正月里可以吃上个“五、六”次的“八大碗”。而且这“八大碗”基本家家都一样,很少会有变化!

一,整鱼

一般都是淡水鱼,一条基本在一斤半到二斤左右,大多选择红烧的方式。因为吃惯了海鱼,对用鲤鱼或鲢鱼做的这个鱼,基本我是很少动筷的。

二,炖鸡

这个有时候会有变化,有的人家是整鸡上桌,大部分就是鸡炖的干蘑菇或宽粉条。这道菜比较受欢迎,因为鸡都是办宴席的人家自己提前养的,专门为办喜事准备的,味道自然好一些。

三,丸子

这个基本回回都能吃到,类似【四喜丸子】。但是好像这个丸子没有经过油炸,基本都是直接蒸出来的。味道还是可以的。

四,扣肉

老家的这个与扣肉不一样,基本都是大肉块子经过煮炖以后,然后再上笼蒸透的。一次吃亲戚家的这个大肉块子,可能大师傅蒸的时间有些长了!把肥肉的油都蒸出来了,吃起来有罐头的感觉,特别过瘾!就是不出数了!

五,油炸的豆腐

这个以前特别常见,现在基本看不见了!不过经过油炸的豆腐,切成三角形然后搭配黄花菜或白菜回锅蒸,有肉的味道。感觉吃起来也是很过瘾的!

六,海带

海带也比较常见,虽然我不喜欢吃。但是对他们那里很少看见海腥味的人来说,蒸的或炖的软烂有胶质的海带,比吃肉还过瘾。

七,蒸什锦

现在几乎看不到这个菜了!用黄花菜、蛋皮丝、白菜丝、胡萝卜丝一起蒸的。里面应该加了煮肉的汤,感觉比较香,而且吃起来还解腻的一道菜。

八,萝卜块

一般家里举办宴席,荤料会有不少。用煮肉的汤来和白萝卜一起炖,然后装到大碗里上桌,以前也是很受欢迎的一道菜。萝卜软烂入味,关键里面有肉的滋味。这个散席以后,大多被打包了!

基本上以前的“八大碗”就是这些,一般大多是“四荤四素”,有些人家如果杀猪的话,会多上点荤菜,比如猪肝之类的。现在老家那里的“八大碗”早就改了,海鲜里的大虾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不是八个菜或十二个菜了!基本最低都是十六个菜起步了!素的也不多见了!

民间宴席“八大碗”,你们那是哪几道菜?

八大碗原是农村娶媳妇、嫁丫头或建房上梁等大喜之日招待客人的家宴。 在民间吃八大碗是非常幸运的事,因为只有喜事时,东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才能端上一桌完美的十大碗。

每逢喜事,主人在农村正房(或堂屋)上条几下放着两只高大的蜡烛台,点着一对大红蜡烛。屋正中间放一张八仙桌(客人较多时,可放两张或四张八仙桌),四周各放一条长凳,每凳坐两人,每桌八人。亲朋好友按宾客主次长幼老少依次入座。宴席时,按照一荤一素交替出菜的方式,端上桌供人食用。

当上至汤圆时,主人家放鞭炮,谢客,并自谦道:“粗茶淡饭,少酒无菜,吃好喝好,不要见怪,以后常来,随时招待”等客气话。席间,客人和主人喝着自己用大米或其它粮食酿成的小吊酒,猜拳行令,直到客人尽兴而归。

八大碗的特色是规模大,菜多,人多。只要有一个客人还没有下来,菜要照上不误,山里人的朴实和客气可见一斑。谁家办事,都要摆十几二十桌。在家的,帮忙的,都可以吃,简直就是全村的盛宴。

包含菜色

第一碗 酥肉

第二碗 鸡

第三碗 虾米汤

第四碗 圆子

第五碗 炖肉

第六碗 汆肉汤

第七碗 鱼

第八碗 大肉

八碗菜,碗碗有讲究。虽然费工难做,但它工艺出众,菜味一绝。现今喜宴上的八大碗,因接待宾客多而被简化。传统的“海参席”“八宝席”几乎失传,尚能做得“八宝席”,传承这道特色名菜的师傅已是凤毛麟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