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我隔壁有个老头在大树底下画画。经常刮风两个镇纸不够用。我看你两三块钱卖给他的了。其实就是一块杂铜而已。
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题主附图的是铜印,从表面初看,红铜已经长出绿锈,想必是有一定的年头的老物件,到底是不是古物,有多大的收藏价值呢?我们需要细致地进行深入分析:
1、第一张
这枚条形的印章,上面刻的是阳文篆书,因为章上是反文,若印在纸上就很容易分辨,刻的内容是“有所不为”四个字。字体为小篆,不像手工雕刻。
2、第二张
第二枚条形的印章,上面刻的是阳文篆书“虚实相生”四个字,明显看得出来,这是铸造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字体不够古拙,猜测是电脑字库上的字。
3、第三张
这估计是印章的侧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边款。上面刻的是阴文篆书,为一首李白的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从这个字体来看,很明显是电脑字库上的小篆,并不是手写,更不是手工刻制。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这不是什么老物件,就是铸造出来的现代仿品。
当作普通的小玩意是可以,当作收藏品没有价值。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交流。
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小篆体,笫一个写的是:為所欲為,第二个是:虚實相生,第三个写得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镇尺,书房用品,看上去不错,值得珍藏。
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模具一次成型,杂铜,意造品,无收藏价值,我喜欢一针见血,不要建议,
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关于“请教下,这是什么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的问题。草民分析分析,看看有没有道理。
首先、说说这是什么物件?
第一、图一和图二是反刻“有所不为”和“虚实相生”的篆书。
图一 有所不为
图二 虚实相生
篆书是我国古文,从甲骨文向现代文过渡的一种比较主要的中间书写文字。此物件采用凸线条反刻篆书,一方面表达一种古老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此物刻字印在纸张上,能成为正印篆书文字,以便视认。
第二、图三是正刻篆书“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唐代诗仙太白的一首诗。
第三、从三张图上看,图一与图二是长方体物件的棱边,而图三则是长方体物件的正面。
可见,这个物件是习惯书法绘画之人所用之物。此物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可以镇纸之用;二是可以作印件使用;三是持有人专用,或以此印记,证明书法绘画出自持物件人之手所用。
其次,谈谈此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
第一、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是与物件的所产年代,出产地点厂家和使用者个人及物件存世量紧密相关联的。一般来说,时代越久远越有收藏价值,反之则没;出产地点厂家越出名,有特色特征越有收藏价值,反之则没;使用物件者的名气越大、威望越好,越有收藏价值,反之则沒;另外,物件存世量越少越有收藏价值,越多越没收藏价值。
第二、就此物件来讲,从质底上看,不象古物,又没年代记时,特色特征也不突出,存世量就现代技术可以进行批量制作。可见,此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只能看使用此物件的人,有没有名声和威望了。
第三、使用此物件的人,有没有名声和威望,这需要可靠真实的证据来证明。一是寻找到此物件的原始主人;二是寻找到盖有此物件篆书“有所不为”、“虚实相生”印迹的书法绘画作品;三是弄清书法绘画作品作者与此物价原始主人的关系;另外,还要搞清楚此物件遗留、传承或流落到此时此地和此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和故事,等等等等。
此物件有没有收藏价值,就会一目了然。
最后,草民论理讲的有没有道理?敬请友们参与讨论评论!谢谢好友阅读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