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可能一直到退休也到不了副科实职,也可能明天就是。理由是:
副科实职是职务,一级科员是职级,二者是两个通道,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理论上,一级科员任满两年可以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任满三年可以提拔副科实职。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副职提拔正职,应该在副职岗位上任满两年以上;下一级正职提拔上一级副职,应当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任满三年。一级科员是公务员职级并行后的科员待遇职级,对应原来的科员,二级科员则对应原来的办事员。依据过往惯例,从科员到副科实职,原则上必须在科员岗位上任满三年,这意味着不管是一级科员还是二级科员要提拔副科实职,都要求在岗位上任满三年。加上试用期转一年时间,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大学毕业生考上公务员最快用四年时间可以实现从科员到副科实职的跨越。
然而理论上的东西毕竟受到实际限制。一级科员能不能三年提拔副科实职,关键还要看三个条件:
一是职数。单位必须有副科实职岗位,只有岗位出缺后才能动议提拔。
二是单位平台。即:是哪个层级的单位,不同层级机会也不均等。比如省级以上机关,处级以下职务与职级晋升几乎不受限制,满足条件就可以提拔,一级科员到副科实职的确有可能在三四年时间实现;市级机关相对省级以上机关平台要低很多,但要提拔一个副科实职对一个处级规格的单位来说也不是难事,从一级科员到副科实职用三四年理论上也有机会做到,不过现实中五年后解决的概率要大得多;而像县乡两级机关,一个副科实职相当于部门和乡镇的副职,是县里的实权派人物,一级科员想一步到位提拔副科实职,有一定难度,时间战线也会大大拉长。
正常来说,县里的一级科员要提拔副科实职,多半要经历股长的锻炼,后者尽管级别和一级科员一样,但毕竟是县里自定的中层干部领导职务,属于内部“粮票”。组织部门在提拔副科实职时,一般都会有意识地从股长中选拔产生,由此形成干部使用惯例。这就意味着,一级科员要提拔副科实职,中间多半还要经历股长过渡,提拔的时间跨度肯定要拉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十来年,毫不客气地说,很多人穷其一生可能都没办法实现从科员到副科实职的跨越,最多通过职级晋升享受科级待遇。
三是领导助力。个人符合条件,单位有职数,还得看单位领导是不是有意将岗位给你。这是干部提拔至关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支撑,个人条件再好也没用。出现这种情况,就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一级科员最快3年可以提拔为副科实职,但提拔职务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满足任职年限要求,还需要有岗位空缺等其他一些条件。
按照公务员任职相关规定,副职提拔正职的,一般要任副职满2年;下一级正职提拔上一级副职的,需要任下一级正职满3年。按照这个规则,提拔乡科级副职(副科实职),需要任一级科员满3年,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最快也要三年,才能从一级科员提拔为副科实职。
以上3年的任职年限,是指的最低年限,最高不限。大多数人肯定要3年以上才能提拔,因为提拔职务除了任职年限的要求,还有其他条件,主要有:
1、岗位空缺。一般来说,每个单位的三定方案当中,会明确领导职务的数量,单位必须在领导岗位数量内配备干部,不能超职数配备。比如,我们单位内设部门有6个,明确科级领导职数是11个,最高只能有6个正科实职,其他可设副科实职。如果已经配备满了,只有人员调离、高升或者转任其他职务职级,空出岗位,其他人才可提拔。没有岗位空缺,绝对不能提拔,这是比较关键的因数。
2、足够优秀。相信每个单位符合提拔的人员绝对不止一个,但岗位是有限的,只能择优提拔。所以,你必须足够优秀,在竞争者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是任职年限,也可以是学历、资历、年度考核优秀、驻村经历、群众基础等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获得提拔。最近我们单位提拔了一批人,有了提拔职务,有些晋升职级,但也有些人没有提拔晋升,总体来说,提拔的还是都足够优秀的,未提拔的,可能或多或少有某些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只是岗位不足罢了。
3、领导赏识。满足任职年限和岗位空缺这些硬性条件的人员,一般都要多于拟提拔的岗位数量,那显然就会有一些人不能提拔。在决定谁提拔谁不提拔的决策中,单位主要领导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只有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领导的赏识,在提拔的关键时刻,领导才会给你说话。领导赏识,其实也是提拔最为关键的因素。
另外,如果是新考入的公务员,那么有一年的试用期,一年转正后一般定级为一级科员,再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提拔晋升,最快三年提拔副科实职。当然,我们的规定当中,也有破格提拔的条款,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破格提拔的特别优秀干部,应当政治过硬、德才素质突出、群众公认度高,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基础差的地区或者单位工作实绩突出;在其他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实绩特别显著。
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干部,应当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领导班子结构需要或者领导职位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者重要专项工作急需的;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引进的。并且,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
综上所述,一级科员一般要3年才能提拔为副科实职,大多数人员要超过3年,甚至5年或者8年都有可能,因为还要满足岗位空缺、足够优秀、领导赏识等条件,级别越小的单位,提拔起来也就越难。如果符合破格提拔的条件,则可能2年就可提拔,这种情况极其少!
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科员三年以上可以提副科,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任副科级相关条件:
1、年龄原则上35岁以下;
2、学历大专以上;
3、参加工作三年以上;
4、连续三年年度考核称职(或合格);
5、符合任职的其它条件(灵活的,是因岗位所需提出的要求)。
如果单位有充足的职位数,科员三年,考核合格可晋升副主任科员。职位数不足,肯定要等,至于副科实职,没有年限规定,跟年龄、能力、关系、机遇等等分不开.
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运气好的话,一级科员任职满3年就可以提拔副科实职。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永远都提拔不了副科实职。
一、乡镇一级,一级科员提拔副科实职难度较大,平均任职年限为10年普通乡镇公务员编制45个左右,大约有11个副科级领导职务。其中,副书记2个、党委委员兼副镇长1个、纪委书记1个、组织委员1个、宣传委员1个、政法委员1个、武装部长1个、副镇长2个、人大副主席1个。正股级的岗位有9个,大多是中层的所长、主任。8个正股级岗位竞争11个副科级岗位,120%的提拔。
看起来,提拔副科似乎已是囊中之物,睡大觉,躺平也能提拔副科。其实不然。在乡镇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乡镇的副职领导绝大多数都是县直机关空降的。以我所在乡镇为例,11个副科级领导职务,有7个是县直机关空降的,1个副书记是团县委书记空降的,准备接任提拔镇长;1个副书记是其他镇调过来的,准备升任人大主席;组织委员是组织部科长空降的;宣传委员是宣传部科长空降的;纪委书记是县纪委科员空降的,1个党委委员兼副镇长是县府办科长空降的,1个副镇长是县发改局科长空降的。真正属于乡镇土生土长的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也就3个,即1个武装部长,1个副镇长,1个人大副主席。
因此,乡镇副科就是乡镇公务员的天花板,也就是传说的乡镇“妇科病”,普通人想要在35岁之前提拔副科级,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比登天还难。我在乡镇工作的11年期间,70%的乡镇公务员一辈子都提拔不了副科,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在科员岗位(正股级的所长、主任,本职上也是一级科员)上原地踏步、终此一生。任职10多年的科员的一大把,20多年的科员也不少,还有部分50多岁的老科员,干到退休都还是科员一枚,年龄上是年轻书记镇长的长辈,职务上却比人家矮两级。
二、县直一级,一级科员提拔副科实职难度比乡镇还大,平均任职年限超过10年一个县直局级单位,大概编制有20名公务员,编制有2名副局长,5个股长。在没有外部竞争和空降的情况下,股长提拔副科实职的比例为40%,比乡镇提拔副科的比例低了80%,难度比乡镇一级大了很多。
如果再算上县委办、县府办、组织部等强势部门空降副局长,乡镇副镇长、副书记副科实职调到县局养老退休,留给县局内部人员提拔副科实职的名额更是大幅度缩水。也正是因此,县局内部的股长想要提拔副局长几率很小,可能20%的概率都不到,任职一级科员的年限不会低于10年。我认为,至少13年以上。
三、市直一级,一级科员提拔副科实职难度不是很大,平均任职年限大概6年职级并行后,市直机关大多数都是先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然后再转为副科长。在市直单位,由于四级主任科员以上职级都有比例限制,所以任职一级科员满2年不可能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一般需至少需要任职4年。当然,也有从一级科员直接提拔为副科长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特殊。
任四级主任科员后,若有副科长位置空缺,再伺机提拔副科长位置。这个时间也不确定,虽说难度不是很大,但同样需要机遇运气和外力支持。运气好一点的话,可能四级主任科员任职满1年,即可提拔为副科长,运气不好,可能一辈子都提拔不了副科长。在市直机关,没有当过副科长、科长等实职的也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都是在纯职级晋升,类似于以前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等。
一级科员大概多久能提副科实职?
一级科员是职级,实职副科是职务。实职副科正规叫做乡镇科级。
想提实职副科看在什么级别的部门,部里,省里,市里,县区,乡镇街道。部里最快,乡镇街道最慢。
你能得到的答案是一天至一生。在乡镇干一辈子也提不到实职副科的是大多数,是常态,毕竟乡镇只有副镇长副书记等几个班子成员和特殊高配部门才是实职副科。在乡镇正科就是天花板,在省部副科就是地板。特殊地区除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