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像如曹操手下郭嘉荀彧荀忧贾诩程昱吧啦吧啦一大推,但是蜀汉手下只有一个诸葛亮出名,别的军师谋士都没听说过

蜀汉也有很多的,比如:诸葛亮,马良,法正,庞统,孙乾,简雍,黄权,李严,刘巴,伊籍等

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蜀国的军师有三个人: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以诸葛亮为主,担任军师的时间最长。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恩,于公元207年出山,时年仅27岁。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象征。他的事迹主要有: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空城计等。于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庞统于公元210年跟随刘备,公元214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当时只有36岁,跟随刘备仅4年。

法正跟随刘备是在公元211年。公元214年,法正跟随刘备包围成都。刘备入主汉中就是法正的主意。蜀军和夏侯渊部对峙时,也是法正献计献策,以正声东击西的战术,打败了夏侯惨,从而使得蜀军有了入主汉中的主动权。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其实,蜀汉的谋士也多,除诸葛亮外,还有法正,庞统,马良,孙乾,简雍,黄权,李严,马谡,邓芝等,只是一部《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化了,似乎蜀汉大厦是诸葛亮一个人支撑似的!事实上,并非演义那样!

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三国时期,曹魏军师谋士多,但是蜀国谋士也不少,诸葛亮,马良,法正,庞统,孙乾,简雍,黄权,李严等等。

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这是一个大误会。

诸葛亮投刘备后,被封为军师将军,大家都以为他是军师,是谋士了,实际上他帮刘备在荆州搞制度设计。

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刘备开始攻略益州,带的真正的军师是庞统;得了益州之后又开始攻略汉中,带的军师是法正。这个时期的诸葛亮是内政部长兼后勤部长。在夷陵之战中,他仍然是这个角色。

刘备死后诸葛亮当了丞相,不论是平南中还是北伐,他都是统帅。这个时候谋士就是马谡费祎杨仪等人。

就连《三国志》都说,诸葛亮长于内政治理,短于军事谋划,管萧之亚匹也。啥意思呢?管仲是职业CEO,萧何是职业后勤部长。

所以说诸葛亮真正当谋士的时候少,而蜀国的谋士另有其人,并且不止一个。只是因为国小民贫,事迹并不突出,又被诸葛亮的光芒所掩盖,才给大家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

为什么三国时期曹魏有那么多军师谋士,而蜀汉只有一个诸葛亮?

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谋士和文臣武将其实身份是可以互换的。谋士也可以带兵,也可以当地方官,文臣也可以统率打仗。

再就是,不管是谁,只要是给刘备出了主意的,管他是军事的,政治的,财政的这不都算是谋士吗。

还有就是,曹操占了天子在身边,有大量的人用,所以,他尽可以给一些人不安排具体的地方职务,而是留在身边仅做参谋使用。而刘备不行,他缺人啊,他得人尽其用,所以在刘备身边,可能就没有那么强大的军师团队,但不妨碍其他人给刘备出主意啊。

刘备早期身边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糜芳等。关张二人是最开始跟着刘备创业的,即是保镖,也是刘备重要的参谋。二人后来主抓军事。孙,简二人是前期的谋士和随从,虽然史书没记录二人的精彩的谋断,但是二人忠诚。有忠诚人的生死相随,为刘备团队的稳定,奠定了基础。糜氏兄弟则是给刘备投了资,是刘备的创业大股东。可惜的是,这些人都死在了刘备称帝前后,刘备事业好容易起来了,却没能更多地帮助刘备。

刘备到了荆州以后,就有了徐庶,诸葛亮,庞统,马良等一些专业的谋士。

徐庶最大的功能就是推荐了诸葛亮,后来就因为母亲的原因,到了曹操那边。诸葛亮呢,不仅帮着刘备出战略上的主意,还负责后勤保障这一块,史书记载是足兵足粮,为刘备后期夺荆州,取汉中都提供了保证。后来则是刘备托孤的第一重臣,

庞统就是夺益州(蜀地)的主要策划人员,跟着刘备进入四川,然后一直是协助军事和政治上的指挥。可惜死在了夺益州的之前。

马良开始是跟着关羽的,后来关羽失败后马良逃回成都,然后跟着刘备伐吴,开始做招抚工作,也是多有建树,可惜刘备最后兵败,马良也被杀。

刘备夺了益州,又收了法正,刘巴,黄权等人。

法正很多人都知道,是刘备重要的军事参谋,帮着刘备打下了汉中,刘备最后几年最为倚重的谋士。就相当于曹操手下的郭嘉。可惜死在了刘备还没称帝之前。

刘巴最出彩的地方是他在刘备刚入川时,出了铸钱主意,让刘备稳定了益州的经济。并且参与制度了蜀中的管理制度,律法等。可惜也是死在了刘备称帝后的第二年。要注意的是,蜀汉有两个刘巴,还有一个是后主时期的大将,这个大将不算军师。只是地方官员,征南将军。

黄权是力主要刘备进取汉中的人,他说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地,于是刘备就带着法正去攻了下来,最后果然成了蜀地重要的屏障和基地。只是黄权后来在夷陵之战后,迫于压力,转投了魏国。刘备体谅黄权的无奈,没有对他的家人进行惩罚。

要细说起来呢,你看,也有不少,可惜就是大部分都死在了夷陵之战前,没能在蜀汉中期发挥作用。这些人都死了,刘备托孤时,能选择的人里边。也就只剩下了诸葛亮,李严,赵云这几个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