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文丑死后,曹操灭袁绍是不是小菜一碟?

不是的

袁绍四世三公,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曹操出生宦官之家,出身低微,颜良文丑死后,曹操要想击败袁绍,那就必须取得北方士族们的支持,还要安抚好他们。

袁绍拥有青幽并冀四州,粮草充足,就粮草这块曹操就比不上袁绍了,而且曹操还是劳师远征。

颜良文丑死后,曹操灭袁绍是不是小菜一碟?

颜良、文丑死后,曹操灭袁绍是不是小菜一碟呢?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之战(公元200年七月至十月)前,还进行了官渡的前哨战,分别是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白马,现今河南省的滑县。延津,现今河南省延津。颜良和文丑,就分别在这两个官渡前哨战中被斩杀的。虽然,

曹操取得了两次局部的胜利,并斩杀了袁绍手下的两位大将(不要高估一、两位将领的得失,对战争的胜负的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所以,在现实中曹操还采取了收缩防线、诱敌深入的策略,将军队撤到了官渡。随后,曹军在官渡与袁军的对峙战中,两军都未有什么战绩。而且,曹操因兵少又缺乏军粮等物资,都有了撤军回许都的想法。还是在荀彧的劝解后,才有了再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有了,后来的曹军两次烧掉了袁军的军粮(在火烧乌巢军粮前,还烧掉过袁军的数千车军粮),并进而使袁军军心彻底的动摇,曹操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所以,颜良和文丑的被斩杀,对于曹操与袁绍的力量对比来讲,没有什么影响,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胜负还是难料的,而且曹操一方还处于劣势。在经过了白马、延津,官渡之战,袁绍损失了近十万军队,还损失了颜良、文丑、淳于琼(均被斩杀),张郃、高览(均降曹)等将领,又损失了许攸(降曹)、沮授(被俘),田丰(被袁绍杀掉)等重要谋臣。既使,在袁绍损失如此惨重后,曹操发动的对袁氏集团的进攻作战,也是等到了袁绍病逝(公元202年五月)后,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之间发生了内讧才发动。并且,消灭袁氏集团的战争持续到了公元207年八、九月。

颜良文丑死后,曹操灭袁绍是不是小菜一碟?

在史书中,颜良文丑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袁绍比曹操的实力强大何止十倍,不管经济后勤,还是谋略手段,袁绍都技压一筹。曹操之所以能打赢袁绍,主要有四点原因:

1.袁绍优柔寡断,曹操英武果断。

2.袁绍谋臣观点不一,曹操阵营上下一心。

3.袁绍儿子打来打去,曹操儿子不参军事。

4.许攸叛逃曹营,孟德夜袭乌巢。

颜良文丑死后,曹操灭袁绍是不是小菜一碟?

为何一定要认为某一个人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呢?

实际上,袁绍对曹操几乎是碾压优势。

曹操最大的劣势在于,占据的兖州豫州徐州司隶四个地方,都是久经战火,人烟稀少的地方。比如204年曹操最终进入邺城后听说冀州有30万编户,惊叹为天下第一富裕之州,急忙自领冀州牧。可想而知曹操之前的四州人口之少。

编户就是政权所属的自由民,不计算奴隶佃户徒附人口,这是衡量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了编户才有税金,才有粮食,有人服役,有人出力做官。

即便200年官渡战役惨败,袁绍逃回冀州就迅速恢复军队,曹操不敢追击。202年袁绍死后,曹操乘机进攻,但无趣地退回许昌(估计应该是失败),204年袁谭袁尚分裂才造成曹操最终占领邺城,到此曹操彻底奠定了胜局,统一北方歼灭残袁势力是为必然。

所以,战争打的是综合实力,比拼的是谁钱粮多,人口多,军队训练装备,政权持久作战能力,与某一个将领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