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辽东是割据势力,并没有称帝,而魏蜀吴三国都称帝了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最后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而公孙康的辽东之国作为地方势力,只求自保,无意中原,可以忽略不计。
从小说取名看,三国鼎立,要比四国桌立更有气势,鼎是一种国器,司母戊鼎曾是九州国鼎,象征权炳丶威严。
三国志只有四虎上将,赵云作为皇家御林军首领雪藏宫中。罗贯中分封了"五虎上将",读起来比四虎上将更有气魄。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可史上并不止五霸七雄啊!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可不是他一个人走啊,他还护着双嫂丶还有手下警卫排。
关云长单刀赴会,不可能光杆司令,还有手下警卫排。
历史上梁山三十六汉,施耐庵要凑着两副扑克牌斗地主,创造了一百零八将。
数字有时是点缀,但有时却是点睛之笔,
各有神韵,不信试看:
一朝天子一朝臣,双龙戏珠双雄会。
三顾茅庐三结义,四大发明四美妃。
五子登科五虎将,六出祁山公尽瘁。
七星高照八面风,九州大地尽朝晖!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东汉末年只有三国鼎立,其余小诸侯并未能成事,不能称为国家,不知你说的除魏蜀吴之外还有那一国能称为第四国,昙花一现的小地方割据势力就不要勉强算国家了吧。罗贯中之前就有陈寿的三国志,是严肃的史书,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大诗人杜甫有诗说:‘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一直以来都是共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基本围绕这三国的故事展开,我想就不必对这个问题再纠结了吧。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人要无知到何种地步,才会提出这种问题?不知道先有陈寿的《三国志》后来才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吗?今日头条也是奇葩,这种弱智问题也推荐?
魏蜀吴都称帝了,公孙渊最对是称燕王而已,他也配一国?魏晋可以善待蜀汉末帝、曹魏末帝、东吴末帝,能容忍辽东太守叛乱?东汉十三州,曹魏控制九州(外加三分之一个荆州),东吴控制三州(包括三分之二个荆州),蜀汉控制一州(外加凉州两个郡),这才有称帝资格,也被后来正史承认。公孙渊控制地盘也就是辽东郡,他祖父把辽东郡扩编为3个郡,但东汉、曹魏只承认辽东太守实际职务。公孙渊称燕王,第二年就被司马懿灭了,如何是四国?
东汉禅让曹魏,曹魏禅让西晋,这也是前后相连。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事实是七国争雄。
只不过其他4国不参与中原王朝争霸而已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罗贯中为何只提魏蜀吴?
无关大局,不值一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