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吕布、典韦、张飞、关羽、赵云、马超、许褚、颜良、文丑、甘宁

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事实上,三国中能20回合击败徐晃的人,只有三个!其中一人号称是天下第一猛将,一人被关羽秒杀,另外一人,可直接秒杀徐晃!

徐晃

要想知道谁能20回合击败徐晃,我们必须对徐晃的武力做一个定位,看看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三国演义中,徐晃第一次出场,乃是杨奉的手下,当时他们负责护送汉献帝回洛阳,遭到李傕郭汜手下军队的追击,徐晃挺身而出,直接将追击之将阵斩,击败追兵。回到洛阳后,汉献帝召集众诸侯勤王,结果压根儿没几个人鸟他,只有曹操带兵前来,由于曹操表现得比较恭敬,且洛阳确实残破不堪了,所以汉献帝决定,跟着曹操去许昌暂住。

原本杨奉等人是保护汉献帝的军队,想要借机提升自己的权势,现在汉献帝要跟着曹操走,那杨奉等人就失去了天子这个筹码,相当于长久以来都白干了,所以他们非常不爽,立马让徐晃带兵去截击曹操,抢回天子。注意,此时的徐晃和曹操还分属不同阵营,曹操是徐晃的敌人!而与敌人交手,必定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原文: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败。

徐晃出手,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看起来两人的武功差距是不大的。不过许多人认为,此战许褚放水了,所以不能认为徐晃和许褚战力差距不大。这一说法其实是有点问题的,因为当时的曹操是在心中暗暗称奇,他并没有向许褚表明自己的想法,所以许褚压根儿不会手下留情。另外,曹操当时只是觉得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还并没有决定要收服徐晃,他真正决定要收服徐晃,是在看到徐晃能够抵挡许褚五十回合后。正是见到了徐晃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所以曹操才心生爱才之心,准备招降徐晃!

说白了,在徐晃和许褚交手之前,曹操只是觉得徐晃这小伙子长得不错,看起来很猛,但究竟武功如何,还得让许褚去检验一下,要是许褚干掉了徐晃,那就说明徐晃空有其表,要是许褚没能干掉徐晃,那就说明徐晃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值得曹操招降!

所以说,徐晃和许褚的这一场交手,没有丝毫的水分,他就是能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一点,从曹操的后续作战,我们也可以得到印证!

在整个曹营中,最为厉害的猛将,当属许褚和典韦,典韦死后,许褚便是曹营第一猛将了,至于曹营第二猛将,其实长期都是由徐晃担任的!土山之战,曹操想要拦截关羽,派出的猛将是许褚和徐晃;白马之战,出战颜良,曹操派出的是徐晃。面对强大的对手,曹操多次派出徐晃,可见当时的徐晃,在曹营中的武功,确实算是非常厉害的了,仅次于许褚!

既然徐晃如此厉害,那么三国猛将中,到底哪些人能够二十回合击败他呢?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人

在原文中,明确写明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人,便是颜良!当时袁绍出兵进攻曹操,命颜良做先锋,白马之战,颜良率先出阵,曹操这边则派出了宋宪和魏续,结果这二人都被颜良快速斩杀,为了挽回士气,曹操派出了军中二号猛将徐晃,结果徐晃上阵,也败得非常惨!

原文: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回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原文写明,颜良二十回合击败了徐晃!而且此战以后,曹营众将的表现非常拉胯,因为他们都被吓得不敢上阵了!曹营众将何其勇猛,无论是面对关羽张飞还是马超赵云,何时见过他们集体默然,不敢上阵的?就他们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其实足以证明颜良的强大了!

换个思路,当年许褚五十回合都无法击败徐晃,这足以证明徐晃的实力是不俗的了,结果现在颜良二十回合击败许褚,这就说明,就算许褚亲自上阵,他也不是颜良的对手!在场诸将,能够于乱世之中成功地活下来,哪一个不是人精?连许褚都打不赢颜良,其他人又何必上去自取其辱呢?最终,见众将都不敢再上阵了,曹操只能宣布撤军,另做打算!

颜良强悍无敌,但最终却被关羽一招秒杀了,令人大跌眼镜!既然关羽能够秒杀颜良,那么关羽是不是也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呢?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人是不是也能做到呢?

事实上,虽然关羽能够一招秒杀颜良,但他却很难做到二十回合击败徐晃,原因很简单,因为颜良之死,并不能证明关羽的武功有多么的强大!关羽之所以能轻松斩杀颜良,来源于一个误会!

从表面上看,关羽直冲颜良军队,到了颜良麾盖下之后,直接动手斩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而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完全凸显了关羽的威武霸气,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情节,会发现其中隐藏这许多的猫腻!

首先,关羽是如何冲到颜良麾盖之下的?麾盖乃是主将休息之处,正常交战应该是在阵前,不会在军阵内部,关羽为何能够突破袁军的拦截到达颜良麾盖之下,且袁军为何毫无反应?这种种的不寻常,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颜良下令手下不准拦截关羽,允许关羽来到麾盖之下。

其次,关羽气势汹汹地冲过来,颜良为何不做防备,为何会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按照他和徐晃的交手情况来看,他并不是那种酒囊饭袋之辈啊,他是有真本事的!关羽动手时,颜良张嘴想问话,他究竟想问什么?

上述的种种不合理,只能用原文中的这段话来解释!

原文: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看了这段原文解释,估计大家都明白为啥颜良会不做抵抗了!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颜良见曹营中杀出一将,原本想要出战,结果一看此将的容貌,和刘备描述的关羽一模一样,于是决定先不动手,万一杀错了,刘备那边不好交代,毕竟刘备现在是袁绍的座上宾。于是颜良下令手下放开一条路,让关羽来到他的麾盖之下,想要确认一下关羽的身份。在颜良看来,他让手下不要拦截关羽,放关羽进军阵,想必关羽应该懂其中的含义了吧。

而且颜良见到关羽倒提青龙偃月刀,并没有把刀口对向自己,想必关羽是懂各中含义的,所以颜良更加确信,此人很可能是刘备的二弟关羽。从颜良的安排和关羽的反应来看,颜良认为,关羽只要不傻,应该完全懂颜良的意思了吧,而且两将对阵,都是要互相报姓名的,所以颜良放松了警惕,准备告诉关羽,刘备就在袁绍军中。哪知道关羽却突然发难,名号都不报一个,直接就动手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确实是倒提的,但这就是迷惑颜良而已,关羽对颜良并不是用的刀口“斩”的,而是用刀柄“刺”的。

原文: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就这样,颜良稀里糊涂地被坑死了。此战颜良并未准备作战,所以关羽轻松斩杀颜良,完全就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不能因此就说关羽战力完全强于颜良!从后续的作战来看,关羽很明显是无法二十回合拿下徐晃的。至于张飞,他和张郃打个三五十回合都无法获胜,赵云击败张郃,也用了三十回合,马超击败张郃用了二十回合,而徐晃号位曹营第二猛将,战力强于张郃,所以这些人都是无法在二十回合内击败徐晃的!要想击败徐晃,至少也得三五十回合!

另一个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人

另一个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人,其实就是吕布!这个道理很简单,吕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猛将,面对吕布,袁绍可不敢让颜良上阵,这足以证明吕布的战斗力是强于颜良的。既然颜良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那么吕布必定也是可以办到的!

秒杀徐晃的人

在原著中,秒杀徐晃的人乃是孟达!孟达原本是刘璋的手下,因为刘璋这人胸无大志,导致手下一批有才之士的才能无法发挥出来,于是这些人投靠了刘备,这里面就包括孟达和法正。孟达和法正是好友,结果他二人投靠刘备后,法正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孟达却被闲置在一边。汉中之战,孟达好不同意等到了翻身的机会,结果却因为手下的瞎操作,误杀了诸葛亮的姐夫,导致孟达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他不至于被处死,但功劳却没了,而且还被降职了。而彼时的好友法正,已经做到了蜀汉二号人物!

孟达气啊,怎么这么多倒霉事都让他摊上了,郁闷啊!痛定思痛的孟达,决定撂挑子混日子了,结果又碰到了关羽败走麦城之事。孟达之前受到了许多不公待遇,自然是不愿意出兵救关羽的,结果导致关羽被俘杀害。关羽一死,孟达在蜀汉就更没有前途了,于是他只能选择投降曹魏。刚开始,孟达在曹魏还比较受重视,但曹丕死后,孟达的处境又变得尴尬了,于是他又打算重回蜀汉,结果计谋被司马懿识破了。

司马懿带人进攻孟达,徐晃自告奋勇,想要抢夺首功,竟然直接骑马冲到了孟达的城墙之下,结果被孟达一箭射中头额,遗憾身死!

原文: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却说徐晃被孟达射中头额,众军救到寨中,取了箭头,令医调治;当晚身死,时年五十九岁。

孟达糟了一辈子的不公,当了一辈子的叛徒,早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结果没想到,在他临死之前,竟然一箭射死了徐晃,太令人惊讶了。这等秒杀徐晃的战绩,也算是上天对孟达的补偿吧,够他吹好久了!

结语

三国中能20回合击败徐晃的人,只有三个!其中一人号称是天下第一猛将,一人被关羽秒杀,另外一人,可直接秒杀徐晃!你知道这三人是谁吗?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是个标杆型的人物。武艺能与徐晃相平的,至少也是个一流战将;谁的武艺能胜过徐晃,就可以进入超级猛将的行列;如果能够在二十回合内打跑徐晃,那可就厉害了。

徐晃一生经历过的恶战特别多,遇到的强手也比比皆是。咱们检点一下徐晃曾经对战过的那些劲敌:

1.许禇

曹操挟持天子和众臣迁往许昌,路上遭到杨奉拦截,徐晃当时在杨奉麾下为将,抡斧出战,曹操派许禇迎战,两人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从曹操“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的态度来看,许禇应该占据上风。

2.关羽

土山之战,夏侯惇诱关羽追击,半途中徐晃与许禇率伏兵夹击关羽,关羽“奋力杀退二人”。以这场战斗来看,关羽的武艺要比徐晃高出一个层次。

樊城之战,徐晃奉命率兵支援曹仁,与关羽对阵,关羽因身负箭伤“右臂少力”,八十合后落下风。关平见势不妙,鸣金收兵。

此时的关羽赤兔马已老,速度优势丧失,因箭伤力量优势也不再,这场战斗落在下风。说明关羽对力量和速度的依赖性很大。

3.颜良

白马坡之战,颜良“战不三合”刀劈宋宪,再“照头一刀”剁掉魏续。徐晃抡斧出马迎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这是《三国演义》中明确记述在二十回合能够打跑徐晃的猛将,可以确定,徐晃这可是实打实地被击败了。因为随后有“曹军诸将栗然”的描述,无人再敢迎战颜良了。大家记得,渭水之战,即使是马超八九合打跑于禁,二十合击败张郃,又不数合枪挑李通的状态下,曹军中仍然有曹洪、许禇和夏侯渊分别向马超发起挑战。

以此看来,马超的威慑力仍在颜良之下。

4.文丑

延津渡之战,文丑率兵来至,军士们抢夺战利品,军阵混乱,张辽、徐晃双双出马,夹击文丑。文丑一箭射掉张辽盔缨,再一箭射倒其战马,回马来杀,徐晃“急抡大斧,截住厮杀”,见文丑后军到来,徐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

这场战斗没有说具体的回合数,但从后面关羽突至,“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的情况来看,徐晃和文丑交手的回合数不会少。如果没有徐晃的足够回合数的垫底,关羽要想三个回合就打跑文丑那是不可能的。

5.张飞

徐晃和张飞有过两次交锋。徐州之战,张飞率兵乘夜偷袭曹军大寨,陷入八面埋伏,张飞在左冲右突过程中遇到徐晃,“大杀一阵”,乐进赶来夹攻,张飞杀开血路,夺路而逃。

葫芦口之战,张飞伏击从赤壁败退下来的曹军,许禇、张辽、徐晃三人围攻张飞,一场大战,各自突围。曹操“回看众将,多已带伤”,看来是吃了亏了。

6.赵云

徐晃与赵云有过三次对阵,其中有一次直接交锋。乌林道伏击战,赵云奉命截击曹操败兵,曹操命徐晃和张郃双战赵云。随后两人被赵云打跑。

汉中之战,徐晃搞背水列阵,被赵云和黄忠胖揍了一顿,溃不成军。

米仓山之战,徐晃、张郃包围了黄忠,赵云来救,干掉两名曹将,又秀了一套梨花枪法,徐晃和张郃惊惧不敢迎战,眼睁睁看着赵云救走黄忠。

7.黄忠

徐晃和黄忠有过两次对阵。一次是汉中之战,被黄忠和赵云大破背水阵,另一次是米仓山之战,徐晃和张郃夹攻,困住了黄忠。

另外,徐晃还曾与其他多名猛将交锋:庞德(三五合诈败),关平(不数合,关平后路被袭而退走),凌统(截住大战,掩护曹操逃走)。

在《三国演义》中,武艺确定在徐晃之上的有十员猛将:吕布、张飞、关羽、颜良、赵云、马超、典韦、许禇、文丑、黄忠。

如果阵前堂堂正正地单挑厮杀,能够确定二十合打跑徐晃的,肯定有颜良。

吕布是三国时代第一勇士,他的武艺必然胜过颜良,他“战不数合”就能打跑夏侯惇,以这样的实力,二十合击败徐晃不在话下。

张飞的武艺能够力抗吕布百余合,他一向以攻击力凶猛见长,他也有能力在二十个回合击败徐晃。

关羽与徐晃有过两次交锋,徐晃是个斧将,力量上并不吃亏,完全能顶住关羽的前三刀。关羽想二十合打跑徐晃,难度很大。

赵云与徐晃有过交锋,赵云更擅长的是混战乱斗,正面硬碰硬地对打,徐晃的武艺在张郃之上,赵云很难在二十合内打跑徐晃。但如果是混战乱斗中相遇,徐晃就危险了,“战不数合”就会被捅掉。

马超与赵云武艺在同一层次。渭水之战曾经二十合打跑张郃,但张郃属于极其惜命的战斗类型,见势不妙,撒腿就跑,马超能二十合打跑张郃,并不意味着能打跑徐晃。无论正面打斗还是混战厮杀,马超都不能在二十回合拿下徐晃。

许禇和典韦武艺相当,从战绩上看,典韦的攻击力不强于许禇。他们都不具备速胜徐晃的实力。

文丑与徐晃有过交锋,虽然没有具体回合数,但从战斗过程看,徐晃是在文丑后军来到后退走,回合数不会少。文丑在磐河战公孙瓒还用了“十数合”,他不可能二十合击败徐晃。

黄忠也不具备二十合击败徐晃的能力。

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代,只有三员猛将具备堂堂正正厮杀二十合打败徐晃的实力:吕布、张飞、颜良。如果是乱军打混战,赵云也可以侪身于内。

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三国里能在二十回合打败徐晃的有三个人。

1:吕布,吕布在《三国演义》里第一猛将的地位是没有争议的,颜良武艺在高,也不可能高过吕布。

吕布以一人之力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然后又和关羽,张飞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能在关张两大高手夹击下保持不败的,也只有吕布一人。

徐晃的武艺和夏侯兄弟相近,荥阳一战,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夏侯惇抵挡不住,飞马回阵,夏侯惇在吕布马前坚持不了十个回合,徐晃上前,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濮阳大战,许褚和吕布大战二十回合,曹操说道:“吕布非一人可胜,”派出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支援许褚,吕布在六将围攻下全身而退。许褚是曹营第一猛将,也不过在吕布马前走了二十回合,如果徐晃和吕布死磕二十合,保准下去领盒饭了。

2:颜良,颜良二十回合打败徐晃已经成为事实,白马坡一战,颜良不三合斩了宋宪,照头一刀劈死魏续,曹操问:“谁敢去战颜良,”徐晃觉得不含糊,飞马上前大战颜良,二十回合败归本阵。

3:赵云,一吕二赵三典韦,赵云的武艺仅次于吕布,但要说赵云二十回合打败徐晃,可能好多人持反对意见。赵云刚出道五十回合战平文丑,穰山之战三十回合打败张郃,照这样的武艺,二十回合打败徐晃的确是不可能。

但赵云长坂坡之战后,武艺到了巅峰期,已经不是以前的赵云可比,汉中之战,徐晃,张郃包围了黄忠,赵云大喝一声,杀入重围,

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三国演义》具体描写一个人的武艺,只有赵云。证明赵云武艺的确高强。张郃,徐晃是沙场老将,在武功方面是行家,见到这样高超的枪法,直接吓得不敢出战了,张郃曾经和赵云交过手,按道理有徐晃相助,应该不至于被吓住,但也认怂了,说明张郃也看出,赵云的武艺已经比以前强很多,上去交战能抵挡十来个回合就会有危险,所以避战。

徐晃在白马坡敢于挑战颜良,是因为他知道,即使打不过颜良,也能安全退回来,看见赵云的武艺,徐晃有自知之明,上去交战,估计想撤下来都难。所以也不敢和赵云交锋,让胆战心惊的徐晃和赵云交手,怎么可能坚持二十回合呢?

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徐晃武力略高二流武将,略低一流武将,介于二流武将到一流武将之间,能打赢徐晃就步入一流武将之林,打不赢徐晃就只能是归类于二流武将之列。五子良将排名,1,张辽,2,张郃,3,徐晃,4,乐进,5,于禁。1,张辽,2,张郃属于一流武将。4,乐进,5,于禁,属于二流武将。3,徐晃,介于二流武将到一流武将之间。自古斧将武不高,武功大将用枪刀。在《三国演义》里面,徐晃斧法最多只能勉勉强强跟一流刀将在50个回合之内,难分胜负。跟一流枪将打,必输无疑。徐晃斧战许褚刀,50个回合,未分胜负,是有可能,,,,因为刀斧都是笨重武器,长度也相差不大,许褚刀略长徐晃斧一点点,,,,,,许褚刀战马超枪,100个回合,未分胜负,是有可能,,,,因为许褚刀只比马超枪略重一点点,略短一点点,,,但不能说明徐晃斧战马超枪,也能战100个回合,不分胜负,,,,因为斧跟枪战,武器重量一轻一重,武器长度一长一短,,,,相差很大,徐晃战马超,徐晃最多只能硬扛20个回合。汉中之战,张郃,徐晃2人联手打黄忠1人,打了半天也没打死黄忠,,,后来,赵云来救黄忠,张郃,徐晃怕得要死,不敢迎战。徐晃用笨重又短的斧头作武器,对战一流武将,超一流武将的长枪,根本毫无一点优势可言,根本毫无一点胜算可言,三国武将,斧将最傻。

三国里能20回合打败徐晃的有几人?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有多次群战,比如演义第二十四回,联手乐进围攻张飞;演义第二十五回,联合许褚围攻关羽;演义的第二十六回,携手张辽大战文丑等。另外也有多次以寡敌众,比如第七十二回,赵云和黄忠围攻徐晃等。不过这个问题既然问的是谁能二十回合单挑胜徐晃,那我们就先看看徐晃的单挑能力。

在演义中,徐晃有九次单挑。第一次是演义的第十三回,一回合斩崔勇。

当时徐晃的旧主杨奉为了抢汉献帝,与李傕和郭汜展开多次厮杀。有一日双方在终南山下再战,郭汜帐下将领崔勇出战(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大骂杨奉是乱臣贼子。杨奉大怒,遣徐晃出马,徐晃仅一回合便斩崔勇于马下。

第二次是演义第十四回,一回合斩李乐。

徐晃斩杀崔勇后,杨奉势单力薄,召集山贼李乐等人前来助战(也是虚构人物),待成功抢到汉献帝后,李乐突然起了贼心,要独霸汉献帝,与杨奉开战。两军交战阵前,徐晃单人单骑冲出,一回合斩杀李乐。

第三次也是演义第十四回,徐晃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曹操听说杨奉抢到汉献帝后,也亲自率军前来抢人。曹杨两军对阵后,曹操见杨军阵中的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知他不是一般人,便令大将许褚出马。许褚与徐晃阵前单挑,两人刀斧相交,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第四次是演义第二十五回,徐晃二十回合败于颜良。

袁绍遣颜良攻击曹操,双方于白马对峙。待列阵完毕后,曹操询问诸将谁敢出战?两个虚构角色宋宪、魏续应声杀出,结果分别三回合和一回合被颜良斩杀,曹操再问有谁敢出战?徐晃应声而去,与颜良战二十合,然后也败了。

PS:这里主要是拿徐晃、颜良来衬托关羽的无敌,因为后来关羽一回合斩杀颜良。又后来徐晃、张辽单挑不过文丑,而关羽三回合斩文丑于马下也是为了衬托关羽。

第五次是演义第三十二回,数回合斩汪昭。

曹操攻击袁谭,谭遣大将汪昭(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出战,曹操亦遣徐晃迎敌。二将战不数合,徐晃一刀斩汪昭于马下。

第六次是演义第三十三回,数回合斩彭安。

还是曹操攻击袁谭期间,袁谭使彭安(虚构人物)出战,曹操派徐晃迎战。两人相交几个数合,徐晃一刀斩彭安于马下。

第七次是演义第六十七回,战庞德,三五回合退走。

曹操攻打汉中期间,张鲁派庞德出战。曹操在渭桥与马超大战时就深知庞德之勇,所以他很谨慎,没派龙套角色出马,而是一开始就制定了车轮战计策,先后让张郃、夏侯渊和徐晃出战,轮番消耗庞德的力气。张郃先杀出,战了数合便退走。夏侯渊接力,也是数合退走。徐晃最后上,还是打了三五回合便退走。

第八次是演义第七十二回,击退刘封。

曹操、刘备会战于汉中。诸葛亮设计,令曹操晚上不能睡安稳觉,次日曹操大怒,命徐晃出马来战。刘备也遣刘封出战。二人一交手,刘备便先逃跑,刘封敌不过徐晃,也拨马往回跑。曹操大喜,下令追击,岂不料这是诸葛亮之计,早已设下埋伏,曹军中计后,死伤惨重。

PS:虽说刘封不敌徐晃是既定计策,但即便不是计策,刘封应该也打不过徐晃。

第九次是演义第七十六回,徐晃八十回合战平胳膊有伤的关羽。

关羽攻打襄樊期间,胳膊中了一箭,幸得华佗刮骨疗毒,才保住胳膊。在养伤期间,徐晃主动挑战,并派人散布消息,说荆州已丢失,劝关羽缴械投降。关羽听闻大怒,出阵与徐晃阵前单挑,两人大战八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平担心关羽右臂还未痊愈,久战恐有闪失,便火急鸣金,收兵罢战。

另外在演义中,徐晃最后一次出战是攻打上庸的孟达。徐晃在城下叫骂,孟达在城上射出暗箭,一箭正中徐晃脑门,众军救徐晃回寨,取了箭头,令医调治,但当晚徐晃依然医治无效而死。

列举完了徐晃的单挑记录,咱们再来看看谁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

首先,白马阵前的颜良肯定可以。这一点不解释,演义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第二,虎牢关下的吕布肯定也可以。吕布能一挑三,扛住刘关张三人的合击,说明他当时处于巅峰状态,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相信也不是难事。

这里要强调一下,我说的是“虎牢关时期的吕布”,而不是“吕布”。因为演义中的战斗力经常会变化。比如张飞第一次战吕布,五十回合就气力不济了,但在小沛第二次战吕布时,却能打一百回合。这说明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才没单说某人,而且限定在某一时期的某人。下面列举的也都按照这一标准。

第三,斩颜良,诛文丑时期的关羽应该也能办到。既然关羽可以秒杀颜良文丑,相信那个时候的关羽用二十回合败徐晃,也不是多大的难事。

第四,官渡之战前的文丑有可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这一点有异议,我觉得徐晃单挑不如文丑,但是不如不代表二十回合就一顿会输,所以我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

第五,汉水河畔的赵云大概率可以。汉中之战时期的赵云简直是个BUG,徐晃、张郃一起战赵云都占不到便宜,曹军见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最后赵云不仅救了黄忠和张著,而且还安全回营。我觉得徐晃敢挑战这个时候的赵云,大概率是会被赵云二十回合击败。

第六,潼关大战时期的马超大概率可以。在演义小说中,潼关、渭河大战时期的马超也是个大BUG。于禁跟他单挑,八九回合即败走。张郃跟他单挑,二十回合败走。一个叫李通的龙套上阵,一回合被刺死。我觉得徐晃与张郃的武力值定位接近,他如果不能死战到底,遇上此时暴走马超,我相信他肯定也是二十回合败走。

另外,小沛时期的张飞貌似也可以,当时张飞也处于巅峰状态。

总的来说,演义中的徐晃跟张郃一样,属于一流武将,但没到超一流水平。他们与超一流武将对打,如果双方心态都平稳,打三五十个回合不成问题。比如徐晃与许褚打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张郃与张飞打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极限就是五十回合。五十回合后再打就有生命危险了。

不过如果撞见暴走的超一流武将,二十回合就是极限了。暴走的吕布,暴走的马超,暴走的关羽,暴走的赵云,暴走的张飞,都有可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