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他四哥李存信像李克用进谗言,最终被五马分尸

“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当然是指推翻秦朝的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抗鼎,勇猛无敌,《史记》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李就是指唐末勇将李存孝,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是天下排名第一的好汉,虽骨瘦如柴,却力大无比,犹如《说唐》中的李元霸。那么李存孝究竟有何突出表现呢?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原名安敬思,代州飞狐人,据传家乡有一石头雕刻的将军,是天上星宿下凡,其母采花归来,路过石像,将花篮随手一抛,正好套在石像脖颈上。这未出阁的姑娘,回家后竟感身孕。未婚先孕,家人抛弃,亲朋远离。后姑娘产下一子,母子二人艰难渡日。四岁那年,姑娘带儿子来到石将军像前,让他拜父亲,不想孩子勃然大怒,一拳打碎石像。母亲又气又急,逼迫孩子跪下请罪,将碎石一块块捡起,重新安进石像,并为孩子取名安静思(安进石谐音),以此为戒。十岁那年,安敬思在山坡放羊,一猛虎突然出现。天生神力的他,面对猛虎,并不害怕,竟上前赤手空拳三下五除二,把个猛虎活活打死。这一切正好被路过的晋王李克用看到,非常爱惜,就认安敬思为义子,取名李存孝,排行第十三太保。从此李存孝就开始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凭着天生神力和过人武技,李存孝攻城掠地,天下无敌。就连天下武功排名第二的铁枪王彦章,在他面前也走不了两个回合;排名武功第三的高思继(说岳传里挑铁滑车的高宠的祖先),在李存孝身患重感冒连挑数十员敌军大将,以致全身虚脱的情况下,趁势击败多名唐将。李存孝听说后,只好带病披挂再上阵,仅用了十来个回合,就生擒了高思继。他跟随李克用,在镇压黄巢起义中,智取函谷关,生擒孟绝海,大破葛从周一字长蛇阵,率十八骑深入长安,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后来追黄巢,逼迫其自刎,被唐僖宗封为勇南公。后来李克用和后梁朱温交兵,他大显身手,夜劫敌营,冲锋陷阵,杀人如草芥,却不忍伤害英雄。名将王彦章、高思继、邓天王都得过他的活命之恩。后来李存孝被迫害,王彦章再无敌手,连挑晋军36将。急得李克用顿足哭道:“假如我儿存孝在,何至于此?”在无奈中,军师出计,让人假扮李存孝出阵,惊走王彦章,吓死王彦章的弟弟猛将王彦童,晋王方得以突围逃生。

李存孝的骁勇善战,英勇无敌,博得了李克用的宠爱,也遭到了别人的嫉恨。最突出的就是四太保李存信,他欺负李存孝的有勇无谋,耿直憨厚,在晋王和李存孝之间进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导致晋王李克用真的以为李存孝有了反叛之心,处处对李存孝加以防备。李存孝也在李存信的挑拨下,真的以为李克用要对自己痛下杀手,就举兵反叛,谁知曾答里应外合的李存信,第一个率兵来镇压他了。李存孝知道上当受骗了,就在李克用率兵到来后,不作反抗,主动出城投降了。但李存信为了致李存孝于死地,早早私下以他的口吻,伪造了李存孝写给敌人朱全忠的信件,并作为证据交给了李克用。由于人征物证俱在,李存孝百口莫辩,李克用虽有留下李存孝之心,但因其谋反大罪,难以行私。于是李克用就以车裂之刑处决李存孝,判决令下达之时,他很希望能有人替李存孝求情,以免其罪,但因有李存信事先活动,其他人也多存嫉妒,临刑时竟没一个人替他求情。车裂当天,阴云密布。监斩的还是李存信,李存孝此时心中也释然了,只求速死。李存信下令行刑时,五匹马尽力向五方拉扯,不想李存孝脚腕手腕不自觉生出力道,竟将五匹马活活给拉了回来。如此几次,行刑不得。无奈之下,李存孝就让李存信挑了自己的脚筋手筋,打碎了膝盖脆骨,这样五马奋力,车裂成功。一代名将,天下无双的十三太保,就此含冤陨命。

以上都是《残唐五代史演义》所述,真正的李存孝也确是猛将,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人,代州飞狐(今山西灵丘)人,武艺非凡。《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冦,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但他随着功高劳苦,也想得到相应职位,可李克用没有让他满足。如复夺潞州之战,他功劳最大,李克用却没让他做昭义留后,只让他做了汾州刺史。李存孝愤恚不满,一连数日茶饭不思。后来李克用让李存信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尧山王镕、李匡威,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观望不前。李存信回到李克用那里,谗毁李存孝有二心,让提防李存孝。李存孝心不自安,就暗中联结梁、赵敌对势力,对抗李克用。李克用大怒,率军围攻李存孝,掘沟堑围城,李存孝难以突围,城中粮草殆尽,没办法只好出城投降。李存孝哭诉李存信诬陷自己,李克用也很感伤,但反叛成实,李克用只好将他押回太原,以车裂处死。据说李克用本不想杀死李存孝,希望诸将为他求情,顺势赦免了他。谁知诸将都妒忌他,没一个为他求情。李克用为此深恨诸将,惋惜李存孝,为他十多天不理政事,但却没有谴责李存信。另外,我遍查新旧五代史,也没见有李存孝和王彦章、高思继等人对阵的记载,只有编《旧五代史》的薛居正评说李存孝:“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取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之张辽、甘宁之比也”。由此可见,李存孝是人不是神,《残唐五代史演义》对他武功的夸大描述,当不可信,能与三国张辽、甘宁相媲美,也算很不简单了。只是有背叛旧主一事,相匹三国名将,是不是又有点儿高抬他了?

“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民间传说中有“二李”,武力值惊人,一个是唐初第一好汉李元霸,一个是唐末第一好汉李存孝。不过,李元霸是二分真八分假,李存孝却是八分真二分假,他与项羽一起,被称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项”。

李存孝的出身很神奇。传说代州某个小山村里有位美丽的何姑娘,何姑娘有一次外出采花归来,路过村子里的将军庙。据说庙里供奉的“石将军”,乃天上的星宿,拜一拜他就会有好运。

何姑娘调皮,拿着编织的花环往天上扔,结果不偏不倚,正好套在“石将军”脖子上。“石将军”以为,姑娘向他抛绣球了,那就进洞房吧,于是何姑娘不婚而孕。

一个大姑娘无缘无故怀孕了,这是件很丢人的事,于是何姑娘被家人抛弃。不久她生下一个男娃,母子俩相依为命。

孩子长到四岁,突然有一天跟何姑娘要爸爸,何姑娘无奈,就领着他来到“石将军庙”,告诉他,这位就是他爹。小屁孩没有一点见到爹的惊喜,反而大怒,抡起他的小铁拳,把石将军砸成了“碎将军”。

何姑娘见状号啕大哭,他就是你爹啊,你怎么这么不孝!小屁孩见母亲哭了,乖乖听话,把“碎将军”一块块捡起来,重新拼接安装好“爹”。因为这件事,人们管这孩子叫“安进石”,谐音变成了“安静思”。

安静思长到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在河边放羊,来了一头猛虎。安静思一看,好玩,冲上去几拳就把老虎打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这下回去有老虎肉吃了,小安静思刚要扛着死虎回家,河那边呼啸着冲来一队人马。

谁呢,大将军李克用。李克用隔着河大喊:你是谁家孩子,怎么打死了我家的虎?

安静思一听,什么?有钱人就是烧包,养虎玩。他一猫腰,拎起死虎,一甩胳膊,就像扔了块小石头,把它扔过河对岸。对不起了,俺把它还给你。

李克用大惊失色,从没见过这么神力的人,还是个小娃娃。于是,他找到何姑娘,表示想收安静思为义子,带他去建功立业。就这样,安静思开始追随李克用,改名李存孝。

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不靠谱,李存孝肯定不是石头生的,他是粟特人,跟安禄山一个种姓。李存孝十岁那一年,李克用的江湖还没起步,因为他只比李存孝大两岁。

不过,李存孝确实是李克用的义子。李克用手下义子众多,很多跟他年龄相仿。五代时期胡风盛行,干儿子比干爹大的都有的是。

在李克用的儿子们中,有十三人最骁勇善战,号称“十三太保”。民间把“十三太保”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老十三李存孝,更是战神中的战神。据说当初李克用率领十三太保攻打长安,仅用了几百人就打垮了黄巢的十万大军,其中李存孝率十八骑,如入无人之境。

野史称,李存孝使八百斤禹王槊!当时的第二条好汉王彦章,碰上李存孝,硬挺着撑了几个回合,就落荒而逃。

八百斤的武器,连李元霸也得跪,分明是吹牛不上税。不过,李存孝确实天生神力,且耐力极强。每次打仗,他身披重甲,“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他身后会跟着一位侍从,牵两匹马伺候。等坐骑累了,李存孝飞身换马继续战。

一个李存孝,抵三匹马的耐力!这种战斗力,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

李克用多次危难,都亏得李存孝的神勇解围。因此李克用对这个干儿子,喜欢到骨髓里,张口阿孝好,闭口阿孝亲,惹得别的儿子们很吃醋。李存孝打仗是一把好手,处理人际关系,却像块榆木疙瘩,这就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十三太保中有个叫李存信的,经常因为争功,跟李存孝飙上了劲,两人闹得水火不容。李存信不像李存孝那么憨直,他心眼多,经常变着花样给李存孝上眼药。

潞州之战后,李克用任命康君立(十三太保之一)为昭义留后(相当于代理节度使),而没有把这个职位留给功劳最大的李存孝。因为这件事,李存孝郁闷得几天茶饭不香。

两年后,在对王镕的战斗中,李克用犯了个错,他让李存孝与李存信搭档。结果二人相互猜忌,逗留不前。李存信向李克用进谗言,说李存孝有意纵敌。

这件事被李存孝得知,他非常害怕,做出了一个让事情迅速恶化的决定——悄悄勾结朱温,企图以镇守的三州,换取保护。后来,在李克用亲自征讨王镕的情况下,李存孝又跑到王镕的驻地商讨军机。

这件事标志着李存孝与李克用的关系,再也没有挽回余地。勃然大怒的李克用,调转马头,决定先解决掉李存孝。

让李存孝愤恨的是,王镕居然在李克用的压力下,调转枪口,协助李克用来反攻他。当李克用兵围邢州时,李存孝受蛊惑,没有主动出击,结果被李克用深沟高垒,死死困住。半年后,弹尽粮绝的李存孝出城投降。

李存孝哭诉,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因为李存信的离间。李克用也是性情中人,深受感动。但是这么大的反叛事件,也不能不处理。于是李克用故意摆出公事公办的面孔,喝令将李存孝处以车裂之刑。

李克用认为,像李存孝这样的重要人物被处死,一定会有人替他求情,然后他就可以顺水推舟,重罪轻罚,事情也就过去了。然而,让李克用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李存孝求情!众人面对李克用乞求的眼光,要么低头看蚂蚁,要么晃脖子,要么装瞌睡。

军令已下,李克用也没办法抽自己嘴巴反悔,假戏竟然成真了!

据说监刑的正是李存信。五匹马拉着缰绳,另一端分别套在李存孝的四肢和脖子上。一声令下,五匹马四蹄腾空,向五个方向奔跑。

然而,骇人的一幕出现,就在缰绳绷紧的那一刹那,李存孝下意识地一使劲,五匹马被生生地拽住,四爪空刨地,前进不了半步!

一连十几次,五匹马都快累死了,李存孝躺在那儿没伤着一根毫毛。李存信气得亲自抽马屁股,也无济于事。

好一会儿,李存孝叫过李存信:其实并不是我想活,这只是下意识动作,我告诉你个办法,能成功,只求你给我一个痛快,让我少受点罪。

李存信将信将疑,李存孝说:你挑断我的手筋脚筋,打断我的膝盖骨,这样我的手脚就无法发力,关节也无法活动了。

李存信听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直到这一刻,李存信才良心发现,含泪点头。就这样,唐末第一好汉李存孝,结束了他年仅36岁的生命。

李存孝的死,是李克用一生的痛,他一连十几天不见人,独自伤神。后来,每当他酒量稍多,就忍不住眼含泪花,倾述起对李存孝深深的怀念!

“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有句话叫“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个李指的便是唐末名将李存孝,他是李克用的义子之一,排行十三,因此被称为“十三太保”。

晋王李克用非常器重李存孝,在唐末时期,李克用为了争夺地盘,和当时的其他割据势力多次爆发战争,李存孝一直被他带在身边,李存孝也从未让李克用失望过,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多次为晋军击溃梁军,扩张了李克用的势力范围。

李存孝早年被李克用收养,天下大乱后,随李克用南征北战,李存孝天生神力,武艺高超,在他击败了名将王彦章,高思继后,名声大振,先后为李克用打下了潞州,晋州,绛州,也因此李克用非常的重视李存孝。

李存孝是李克用面前的红人,也导致不少人非常的嫉妒他,他的四哥李存信就觉得李存孝抢走了自己的风头,暗中设计陷害李存孝, 他在私下里对李存孝说道:“你我不过是晋王的义子,如今天下大乱晋王要我们来为他扩张地盘,可是总会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那一天啊,你我要早做准备啊!”

李存孝不信,李存信又说道:“你看我曾经也是晋王眼前的红人,现在晋王还记得我吗?我打仗远不如你,如果你以后准备有一番作为,为兄必定给你做内应,助你成就大业!”李存孝听他说完,心中已有疑虑。

李存信离开后,又到了晋王李克用面前,他对晋王说道:“李存孝早有反心,他图谋不轨,望义父警惕!”李克用虽然信任李存孝,但是谋反可不是小事,李克用心里对李存孝也有些猜忌了,这件事让李存孝知道了,李存孝在暗中和朱温联络,此时李克用、王处存正在攻打成德节度使王镕,李存信将李存孝的粮草断了。

李存孝十分惶恐,便去找王镕商议对策,这事让李克用知道后,出兵讨伐李存孝,王镕临阵倒戈投降了李克用,随李存信一同讨伐李存孝,李存孝投降被捕,李克用本来并不愿意处死李存孝,但是他的部下很多都嫉妒李存孝,竟然没有一人为他求情,李存孝最后被车裂处死。

“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谢谢兄弟邀请,我来答一下此问。

十三太保之说,是指唐朝末年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其实是义子,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讲的干儿子。)这十三太保当中,只有三太保李存瑁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十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信、李存进、李嗣本、李嗣恩、李存璋、符存审、李存贤、史敬思、康君立、李存孝。

其中,李存孝是第十三位太保,出生在858年,是唐末时期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非常有能力,并且勇猛过人,是唐末时期的第一猛将。

李存孝在年少的时候就力大无比,非常勇猛,还被晋王收为了养子,李克用是在代北掠地遇到他的,从此改名为李存孝,排行第十三位,成为了第十三太保,他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位。

李存孝之后被李克用倚为亲信,开始了南征北战。因为骁勇善战,经常被任命为先锋,从来没有失败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经常独自冲锋陷阵,立下不少战功。

在888年,李克用打算复攻河阳,先是命令李存孝率领7000骑兵协助李罕,张全义向朱温求援,之后宣武军抢先守住了险要的位置,李存孝最终败了,只能退兵。

到了889年,李存孝在李克用的指挥下,跟随其攻打孟方立,李存孝攻取了洺州、磁州等地,还活捉了主将,最后还把孟方力逼到自杀的路上。

890年,李存孝又在李克用的指挥下攻打了邢州,还没等打就投降了。李存孝率领骑兵伏击孙揆,最终把孙揆生擒了,还复夺了潞州。李存孝在这里功劳非常大,但是李克用没有继续重用他了,而只是封了他一个汾州刺史,这次李存孝对李克用开始有了不满。

到了891年开始,李存孝和李克用之间出现了不可以弥补的问题间隙,李存孝和李存信两人之间也开始相互猜忌。

李存信不断对李克用说李存孝存有异心,经常出兵故意不战。

恰在此时,李存孝也有一些不安,开始在暗中勾结朱温,并且还上表朝廷,辖下邢州、洺州、磁州3州都归顺了朝廷。由此,他李成为了这三个州的节度使。

等到893年,李存孝和王镕见面,李克用知道后非常愤怒,带兵前来讨伐。王镕虽然派兵支持,但还是被李克用打败了,李存孝也开始动了起来,搅得李存信军中大乱,但最后被李克用带兵所围,城中水尽粮绝,兵败被俘押往太原,执行车裂之刑。

在被押往太原之前,李存孝对李克用说,蒙晋王大恩,无奈到了现在弃父子关系投到敌方均为李存信的诬陷而已。其实,李克用本来不想杀李存孝,可是身边的诸将都不为他求情,李克用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遂杀之。

李存孝之死,对李克用影响很大,他每次和诸将聊到李存孝都伤心不已。

“十三太保”李存孝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被人诬陷后,如何被杀的呢?

十三太保说的是唐朝末年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好友义子,这十三太保当中只有三太保李存瑁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剩下都是自己的养子。这十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信、李存进、李嗣本、李嗣恩、李存璋、符存审、李存贤、史敬思、康君立、李存孝。其中李存孝是第十三位太保,出生在858年,是唐末时期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非常有能力,并且勇猛过人,是唐末时期的第一猛将。

十三太保

李存孝在年少的时候就力大无比,非常勇猛,还被晋王收为了养子,李克用是在代北掠地遇到他的,从此改名为李存孝,排行第十三位,成为了第十三太保,他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位。遇到自己义父之后常常跟随在身后,被李克用重用为骑将,开始了南征北战。因为骁勇善战,经常被任命为先锋,从来没有失败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经常独自冲锋陷阵,出入如飞一般。

李存孝

在888年,李克用打算复攻河阳,先是命令李存孝率领七千骑兵协助李罕,张全义向朱温求援,之后宣武军抢先守住了险要的位置,李存孝最终拜了,只能退兵。到了889年,李存孝在李克用的指挥下,跟随李克用攻打孟方立,李存孝攻取了洺州、磁州等地,还活捉了主将,最后还把孟方力逼到自杀的路上。

890年,李存孝又在李克用的指挥下攻打了邢州,还没等打就投降了。李存孝有率领骑兵伏击孙揆,最终把孙揆生擒了,还复夺了潞州。李存孝在这里功劳非常大,但是李克用没有继续重用任命李存孝,而只是封了他为汾州刺史,一次李存孝对李克用开始有了不满。

李克用打算复攻河阳

到了891年开始,李存孝和李克用之间出现了不可以弥补的问题间隙,李存孝和李存信两个人之间也开始相互猜忌。李克用开始重用李嗣勋,李存信还对李克用说,李存孝存有异心,经常出兵故意不战。这时候的李存孝也有一些不安,开始在暗中勾结朱温,以及赵,并且还上表朝廷,说邢州、洺州、磁州3州都归顺了朝廷。由此李存孝成为了这三个州的节度使。

等到893年,李存孝和王镕见面,李克用知道后非常愤怒,就带兵讨伐李存孝。王镕虽然派兵支持,但还是被李克用打败了,李存孝也开始动了起来,搅得李存信军中大乱,最后被晋王带兵把李存孝围到了城里面。最终水尽粮绝,被押往太原,执行车裂之刑。

在被押往太原之前,李存孝对李克用说,承蒙晋王的大恩,无奈到了现在,难道愿意放弃父子关系投到敌方,这一切都是李存信的诬陷而已。其实李克用本来不想杀李存孝,可是身边的诸将都不为他求情,李克用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自始至终李克用也没说过李存信一句。李存孝之死,对李克用影响很大,李克用每次和诸将聊到李存孝都伤心不已,泪水不停。因为康君立和李存信非常亲近,一句话触怒了李克用,最后李克用一气之下把他毒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