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不能废的,也不敢废!

汉献帝是曹操手上最大的一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各自为政!有皇帝在,朝廷就在,那些名义上还要听皇上的!如果曹操废了汉献帝,那么他就会失去手中王牌,同时也是天子最大的恶人,是天下众诸侯讨伐的对象,那些文人士大夫也辱骂他,那他岂不是成了第二个董卓了!

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作为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很有政治头脑,他打的最大一张王牌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这个天子就汉献帝,有这块金子招牌在手,曹操占尽了政治优势,他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无人敢不从。贸然杀掉汉献帝,只会令曹操失去人心,得不偿失,他才不会干这种蠢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国家朝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年年干旱导致农田颗粒无收,活不下去的农民只能揭竿而起,公元184年,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所谓乱世出枭雄,作为官宦世家的曹操很有政治头脑,他认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临了,他先是被拜为骑都尉,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这是他镇压黄巾军的第一桶金。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外戚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产生了矛盾,为了拉帮结派,双方都极力拉拢董卓,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因认为汉少帝刘辩怯懦,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并控制了汉献帝。

而董卓掌握朝政后,行倒行逆施之事,诸多大臣对其不满,曹操也是其中之一,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但此时的曹操并无多大实力,依附在袁绍手下作为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

公元192年,曹操出任兖州牧,镇压青州黄巾军,他“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这是他镇压黄巾军的第二桶金从此曹操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在此后诸侯之间的征伐中,崭露头角,势力越来越庞大。

由于黄巾军的持续打击,东汉政府已经名存实亡,汉献帝刘协也并非昏庸无能,苦于无人辅佐,当朝大臣人人但求自保,又遇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把弄,又是战火逃亡,汉献帝早已成惊弓之鸟,各路诸侯均无视此天子存在,所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这也正是汉献帝刘协的写照。

曹操却看透玄机,公元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作为东汉名义上的皇帝,汉献帝并非那么废柴,他也想重掌朝政大权,恢复昔日荣光,他不甘心作为曹操的傀儡,他也有过抗争,他总共策划过3此诛杀曹操,但是天不遂人愿,他的这几次暗杀计划均失败了,曹操没有对他动手,只是将他身边的所有亲近大臣全部干掉,他只能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在曹操控制汉献帝的这段时期,曹操干了很多大事,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等诸侯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中原渐趋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这都是曹操的政绩。公元213年,曹操获封魏公,成为北魏的实际开创者。

公元220年正月,一代枭雄曹操病逝在洛阳,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同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汉献帝降为山阳郡公,公元234年,汉献帝去世,时年五十四岁,结束了可悲可叹的一生。

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汉献帝虽是傀儡君王,可他代表了汉室正统,皇家威严,不管诸侯服或不服,想要名正言顺的存在,都需要以一纸“天子诏”来确定江湖地位,曹操正用此把控天下,驾驭群雄,如此利器,曹操岂能轻易废之,虽然,汉献帝曾密谋杀他,但在天下大势未定之时,孰轻孰重,曹操心中自然会有考量的。

现在撇开这点不论,换个角度探究,曹操本是权谋之人,不废汉献帝,或许还有别的想法。

一 以帝为引,查探天下心

曹操虽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天下人眼中仍为"寒族"。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只是骁骑校尉之职,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后来利用勤王的机会,把汉献帝抓在手中,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机会,官职是一路飙升,官至丞相。

可天下人不见得能服气,就有了“名为汉臣,实为汉贼”之说。出现了史上有名的“衣带诏”事件:

“《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说汉献帝不能忍受曹操把持朝政,以血写诏,并缝在衣带中,诏令众人杀曹。

但曹操为人相当的机警,而且以当时他的势力,他不太可能不察,所以有可能是,曹操以帝为引,发现天下对自己不利的人,通过这件事一网打尽。

二 以事立德,笼络士人心

曹操被人谋刺,按常理论,一定是追查元凶,可是汉献帝这个最大的策划人,他却放过了,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献帝。所以可以推测,当时,曹操的谋臣多是食过汉禄的世家子弟,且天下士人皆以辅佐汉室为己任,曹操不废献帝,正好通过此事,改变众人对他“奸雄”的印象,以事立德,体现他“仁”的一面,以提高在士人中声望,笼络士人心,实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愿。

三 以事立威,诛帝复国心

汉献帝本来手下就没几个可靠的人,经过此事,仅有的复国势力都消失殆尽,曹操更有理由加强对他的控制,《三国演义》写到:”操谕监宫官曰:“今后但有外戚宗族,不奉吾旨,辄入宫门者,斩,守御不严,与同罪。”又拨心腹人三千充御林军,令曹洪统领,以为防察。此举彻底的诛灭了汉献帝的复国之心,成为曹操的“提线木偶”。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古之帝王多有权谋之术,曹操本是当世之英雄,能在纷乱诡诈的时代中,雄踞一方,进而平定天下,自然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汉献帝被董卓拥立为帝,又历遭挟持,颠沛流离终于被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入洛阳。汉献帝感恩图报,赐曹操节钺,赋予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特权。因洛阳早已毁于兵燹,曹操胁迫汉献帝迁都至许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总领百官。

汉献帝不甘心当傀儡皇帝,以鲜血写诏书缝在衣带中,令车骑将军董承联络人手诛杀曹操,此即为“衣带诏”。董承联系刘备等人密谋,事泄后被一网打尽。唯有刘备脱逃后,投靠袁绍。于是,袁绍声称奉衣带诏讨伐汉贼曹操,拉开了官渡之战序幕。

汉献帝衣带诏事件后,身怀有孕的爱妃董贵人(即董承之女)被曹操绞杀。其后,伏皇后因鼓动父亲仿效董承前赴后继暗杀曹操一事败露,被曹操幽闭而死。她与汉献帝所生的两个皇子亦被曹操鸩杀。汉献帝在曹操威迫下,违心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

综上所述可见,曹操利用衣带诏事件,几乎已将死心塌地效忠汉献帝的爪牙们一网打尽,又将汉献帝强迫收为女婿。汉献帝已无任何与曹操对抗的资本,连两个皇子都被害,自己完全是死鱼一条任由岳父宰杀。

而曹操又绝对不会杀死女婿,因为女婿就是大汉朝廷的象征。他需要这面旗帜号令天下,网罗人才,凝聚人心,实现“天下归心”的理想。假如曹操杀死汉献帝,性质即为弑君,必遭天下共讨之。

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曹操动了汉献帝刘协的“奶酪”,汉献帝当然“不高兴”了!史书称:“帝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先后起兵反曹,结果皆未成功。”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公元200年,刘协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惟刘备逃亡;公元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也败露,曹操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伏皇后被幽闭而死,所生的两位皇子亦被毒杀,伏氏被灭族。

刘协的童年也是非常不幸的。其母王美人出生名门,大家闺秀,举止文雅,容貌秀丽,杨柳细腰,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王美人发现自己怀孕后,非常惧怕,她深知出生屠户家庭的何皇后,不是个善茬,于是偷偷地堕胎。也可能是刘协的生命力太强,有可能是堕胎药的药效不怎么样,更可能是太医惧怕,给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堕胎药,刘协最终是生了下来。王美人想的果然没错,刘协出生不久,不是个东西的何皇后一杯毒药就要了王美人的命。董太后可怜小刘协,将其接到自己的寝宫亲自抚养。正因为董太后姓董,一方面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刘辩有才能;一方面董卓主要是想通过废少帝树立权威。时年9岁的刘协在权臣董卓的拥戴下登上了地位。

可惜的是:聪慧的刘协从此开始了长达31年漫长的傀儡皇帝生涯,创下了一个“不太光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客观地说:在曹操的羽翼下做木偶,是刘协傀儡皇帝的生涯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再不用“东跑西颠”、“担惊受怕”了,甚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最起码“衣食无忧”,还能“睡个安稳觉”,顺便还能有点“温饱生淫欲”的想法。

至于,曹操为什么一直没废掉汉献帝刘协?曹操就是曹操!在政治眼光上,比袁绍、袁术哥俩强多了。汉献帝的“招牌”的确是有用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力”和“好处”,那是太多了。弱小的曹操先后统一北方,脚又伸到南方,成就了一番“伟业”。“汉献帝”这块“招牌”的作用,实在是“妙不可言”。何况这块“招牌”,曹操经过不停地“调教”和“指导”、“恩威并施”下,已用的“得心应手”,试问:“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要废?

当然,当这块“招牌”失去作用后,必将被“有情”地抛弃!公元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刘协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刘协的下场还算不错。

汉献帝曾密谋诛杀曹操,但曹操为什么一直未废掉汉献帝?

曹操为什么不废汉献帝?

1.古时候对王位的继承讲究血脉正统,汉灵帝只有两个儿子,他死后立了长子汉少帝刘辩,董卓专权后,废了刘辩另立了汉献帝刘协,而且把刘辩毒死。那么皇族正统就只剩刘协了,刘协的血统才可以让其他军阀臣服。如果曹操废了刘协另立皇帝,那么其他军阀也可以另立一个皇帝,比如袁绍就曾想立刘虞,避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号令。

2.并没有证据证明汉献帝刘协密谋杀曹操,所以曹操没有理由废帝。史书上只记载了董承自称有衣带诏,但是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刘备等人都见过衣带诏。衣带诏本来就是非官方的,董承可以谎称自己有皇帝的密旨。就算是真的想密谋曹操,事情暴露后,汉献帝也可以说自己并不知情。所以汉献帝并没犯什么大错,曹操没理由废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