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1-在关羽被害的时候刘备在蜀地立足未稳,抽不了空。当蜀地安稳之后,兄弟情深,在加上张飞被害,肯定是要报仇的!
2-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收回荆州,只有这样,当年的隆中对才有可能继续!
3-刘备出兵东吴为关羽报仇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打着报仇的旗号,吞并东吴,统一江南!
4-荆州势力人员与原来的益州官僚势力相互之间会爆发矛盾,只有一致对外的战争,才能让国内的两股势力平衡。刘备这个时候肯定渴望一场胜利,还是大胜,也为自己称帝之后打下一个威望!
5-刘备在汉中打败了这个折磨他半辈子的老对手,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完全对账了隆中对上的话,汉室复兴指日可待。以刘皇叔的智慧和领导才华,曹魏和东吴,这个时候就必须选择一个进行征讨,蜀国在东吴的西边,可以顺流而下对东吴开刀,其次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当地群众基础良好,再者吕蒙死后,东吴并没有抗大旗的人才,孙权孙十万这种人在刘备这样的老领导面前简直没有战斗力,所以,要不是陆逊的横空出世,从刘备的视角来说,东吴确实没有一个能打的。
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谢谢邀请。
阿呆一直认为,刘备起兵给关羽报仇,只是个借口和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想一举拿下江东。
刘备自从汉中争夺成功,从曹操手里抢到了汉中,就一下子不一样了。
首先,益州、汉中在手,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四塞险要,易守难攻,这片土地稳当了。
其次,荆州原本是属于江东孙权的,也一直承诺过,拿下益州归还荆州的。从荆州进攻曹魏更方便快捷。如今,被孙权收了回去,相当于堵了刘备的门。
再就是,刘备在成都称帝后,整个蜀汉内部都起了大的思想变化。更多的人是希望偏安益州的。刘备其实也是这样。但大部分跟他从荆州过来的将士,是想杀回去的。
最根本的一点,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就非常膨胀了。能打败曹操,孙权自然不放在眼里了。
刘备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想一下子吃掉江东,再同曹操逐鹿中原。
关羽的死,只是个借口。打着为兄弟报仇的旗帜,是举的仁义之兵。毕竟,冮东是盟友,孙权是大舅哥。
关羽之死这个借口,给了刘备一个机会。所以他拒绝了孙权求和,拒绝了小利益,他要的是大利益,要的是整个江东。
刘备这时候是鼎盛时期,从长江顺流而下,从汉江顺流而下,均可以进攻东吴。是有可能一举臣服江东的。
可惜的是,刘备太膨胀了。想带着马良等一帮荆州派后起之秀,拿下江东,树立新的内部势力。
火烧连营,一把火让刘备的江东之梦,灰飞烟灭。
阿呆梦话,见笑了。
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刘备伐吴并不是仅仅要为关羽报仇,更不是要占领东吴,他没这么大的野心,也没有这么好的胃口。刘备是大政治家,多年飘泊流浪、寄人篱下、抛妻别子,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这个做草鞋出身的皇帝,懂得珍惜,绝不会去为了关羽蜀之力找东吴赌国运。苍茫大地认为刘备伐吴的原因如下:
一、荆州作为未来的北伐基地,地位太重要了,刘备非夺回荆州不可。
刘备是和曹操煮梅论英雄时,被曹操盛赞为“天下英雄唯使抚与操耳"的豪杰之士,他有夺取天下的雄心。他深深地知道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早在他和孔明在隆中定下国策时达成共识:占据荆、益二州,扼守险阻,西和戎族,南抚夷越,东联孙权,天下有变时,派一上将率荆州军挺进宛县、洛阳,刘备亲率益州军出师秦川,以兴复汉室。现在关羽大意少兵失荆州,刘备不仅损兵失地,还失去了北伐的一个重要基地,他肯定会拼老命。
二、刘备、孔明都没有想到后来会有夷陵惨败。
据《三国志》,孔明并没有阻止刘备伐吴,只是刘备夷陵惨败后才长叹:要是法孝直(法正)在,即便不能阻止主公伐吴,也不至被烧得这么惨!
孔明知道:法正军事奇才,如由他随征,蜀军绝不会惨败。但法正已逝,自己搞后勤、搞运输、搞政权建设,忙得不可开交,分身无术,无法随征。
但刘备久历战阵,军事经验极为丰富。而且刘备所率是四海精锐,他和孔明都认为关羽败在轻敌,两面作战,兵力不足,内部糜芳、志仁和关羽不睦,投降断了关羽的生路。刘备倾全国之力,手下兵力八至十万,而且由能干的孔明负责后勤,应该是可以和孙权放手一搏的,东吴周瑜、鲁肃两员名帅己逝,陆逊等藉藉无名,退一万步说,即便收不回荆州,也不会大败。
三、关羽所部被曹魏、东吴联合全歼,不和孙权干一仗会严重动摇蜀汉的军心、人心。
关羽属万人敌,蜀汉第一名将,他父子被孙权生擒斩,张飞急于替关羽报仇,耍大牌,暴打手下,又被帐下将领张达、范强斩杀,两人竟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投奔孙权,不和孙权干一架,对蜀汉上下也无法交代。人心散了,蜀汉也就完啦!
四、刘备在夷陵之战时已是壮士暮年,他知道阿斗有几把刷子,想替儿子夺回北伐的基地,他是中国式好父亲。
刘备伐吴,已六十左右,早至暮年,他也知道多年戎马生涯,生命早已过度透支,来日无多,他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想趁骨头还没有敲骨,夺回荆州。
五、刘备屡败屡战,精神可佳,但军事才能有限,《刘备传》!中说他一生历十五仗,只胜了三仗,但这三仗使得刘备信心满满。
先看看,哪几仗:赤壁之战,打败曹操(主要指挥者是周瑜);夺益州(法正、张松做内奸,法正出谋甚多;夺汉中(计谋尽出法正,耗退了曹操)。刘备对此三仗没有清醒是两次打败曹操,使他自信心爆棚!他对孙权等江东集体渺视了!
六、刘备以为:东吴擅长的是水战,陆战战力不是自己对手。
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我是紫气东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结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来分析下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拜把子,称兄道弟,患难与共,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开创了兄弟结义的先河,让我们感觉到结义兄弟之情有甚于亲兄弟。刘关张三兄弟从琢郡结拜开始,一路相随,不离不弃。所以,对于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所杀,刘备是非常气愤的,刘备不得不为其报仇雪恨。
作为兄长,刘备必须为关羽报仇。刘关张三人结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小弟。刘备与关张的感情深厚,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关羽时常伺候在左右,刘备也没有架子,对待兄弟也很好,啥好的东西也都想着两人。在张飞喝酒丢掉徐州之时,张飞要自刎谢罪,刘备一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可以说是彻底俘获关羽和张飞的心,不过这刘备太看不起女人了,女人也是半边天哦。徐州城破之时,刘备去投靠袁绍,关羽在知道兄长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不惜与曹操翻脸,只为早日找到兄长刘备,这份忠义之情,世人皆知,刘备也深知。所以,面对关羽之死,刘备必须要找东吴报仇,以成全关羽昔日的种种情义,不能让二弟关羽死不瞑目。
作为君主,刘备也必须为关羽报仇。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五虎上将之首,假节,在外可以行使刘备的权利。可以说在当时,关羽在蜀汉的位置是仅次于大哥刘备的,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二号人物被东吴所杀,对蜀汉的影响太大了,刘备必须为关羽报仇来赢回颜面和尊严。
刘备一贯仁义道德的性格也必须为关羽报仇世人皆说刘备假仁义,但很多刘备有很多真诚的仁义表现,如礼贤下士,求才若渴,面对庞统和法正之死,连哭数日,这些都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心伤心。不为关羽报仇,世人会怎么想,刘备仁义的形象会大损,以后谁会再来投靠呢?所以,必须报仇。
很多人说刘备伐吴,表面是为关羽报仇,实际是为重新夺取荆州,再乘机灭掉东吴;刘备肯定也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但刘备为关羽报仇我觉得是摆在前面的。在关羽死后,张飞数次请求刘备发兵伐吴,为二哥关羽报仇,后张飞被部下所害,刘备愤怒到极点,二位至亲兄弟先后被东吴所害,刘备焉能不报仇。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谢邀。
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1.关羽是蜀国第一大将,和刘备情同手足真正历史上,虽然没有桃园三结义,但是刘关张三人的确是情同手足。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刘备夺徐州,关羽守下邳;刘备携民渡江,关羽带水军南下;刘备入益州,关羽镇荆州。
一直以来,关羽都是刘备最信任的人,是集团的二号人物,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一度威震华夏。这样的人物,竟然被盟友在背后捅了刀子,伤了刘备一臂,此仇岂能不报?
2.荆州乃战略要地,是实现隆中对必不可少的一环刘备集团从弱小到壮大,完全是依赖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指导。要注意,刘备的志向在于兴复汉室,统一天下,而绝对不是在益州偏安一隅。那么,如何才能兴复汉室呢?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两路出兵是必要条件,因为益州虽然险峻,利于防守,但是也不利于进攻,粮草转运困难,后来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是因为粮草的问题,半途而废。而从荆州北上,都是平坦大道,利于大兵团作战,这才是进兵的最佳路线。
并且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和当地的世家大族关系良好,麾下众多重臣都来自荆州,这些因素决定了刘备必须拿回荆州。
3.刘备已经年迈,且东吴当时无将才刘备此时年过六旬,不久前曹操病逝,刘备感觉自己也没几年活头了,如果他不能夺回荆州,指望儿子刘禅去夺,那恐怕更是天方夜谭。
反观东吴,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在袭击荆州不久后就去世了。在刘备看来,此时东吴已经没有大将可用,孙权本人用兵更是个笑话。
所以刘备决定亲征,凭自己的战斗经验打垮东吴,刘备戎马一生,大小战争经历无数,且两年前还打赢了著名的汉中之战,这样的刘备,应该算是很强悍的统帅了。
但可惜啊,吴国出了陆逊这么一个天才,刘备一世英名,最终毁于一旦。夷陵一战,蜀汉元气大伤,大量中青代人才战死,刘备也撒手人寰,留下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给诸葛亮去收拾……
关羽被杀,刘备为何一定要报仇?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备要的并不是给关羽报仇,刘备要的是整个东吴。
当初关羽擅自北伐,将刘备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彻底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刘备带着张飞入川后,远在荆襄,统领十万荆州兵,掌握蜀军重要门户的关羽,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了。
一向自视为蜀汉国柱的关羽,在荆州城里拥兵自重。
最终,人到暮年的关羽,不甘英雄平淡,不顾诸葛亮的三足鼎立大计,调动荆州水陆人马,向发起了足以改变三国形势的战争。
关羽的问题早就让刘备头疼了,现在,关羽擅自行动,刘备与诸葛亮便来了个将计就计,由着关羽去碰曹魏,制造矛盾。
计划本来是关羽死在曹操手中,刘备趁势发起北伐,当时的刘备是有这个实力的。只不过刘备的军队不能加入关羽挑起的这场战争,因为战争不该有关羽发起,关羽僭越了。
刘封为什么敢不救关羽?就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最高统治层刘备的明示:坐观关羽成败。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关羽最终并未落在曹魏手中,而是让东吴插了一杠,吕蒙不听孙权的,硬是杀了关羽。
这是一场充满了意外的战争。
面对这个最终结果,刘备决定改伐曹为灭吴,刘备有这个实力。
但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不听,因为他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不能就这么算了。
于是,刘备率大军倾巢而出,这真是一场不吉的战争,国柱张飞未出师先出事了。
面对刘备的虎狼之师,孙权真的怕了,孙权要把荆州还给刘备,加上赔礼道歉,条件可以商量。
但是刘备一口回绝。这就是刘备的野心昭然了,如果是为关羽报仇,收回荆州,要些赔款就差不多了,但非得灭吴不可。
一个儿子能摔地上的人,不相信真的会为了什么人去拼上性命,能让刘备这么拼的,只有他一直追求的天下。
以上个人观点,非三国演义观点。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