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白起战功赫赫,功绩大;李牧主要是抵抗匈奴!个人认为白起厉害👍

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谢邀,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少见的军事家,要比较谁更厉害,没有真正交过手,确实很难比较。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太多,瞬息万变。从他们作战风格上看都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几乎都是常胜将军,白起一直为秦国开疆阔土,所有的胜仗都是在陌生坏境中打,从没有将战火引入秦国境内,李牧基本是在本土打的保卫战,只有几次小规模战斗是在赵国以外打,两相比较,可能白起要厉害一些。

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战国名将之中,将兵大战,数十年无一败绩,达到无与伦比之皇皇高度,可以说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吴起、一个是白起、一个是李牧,神人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三个人的统兵特点也不例外,都是机警灵动如飘风、深沉匿形如渊海,猛勇爆发如雷霆,生平从无轻敌骄兵之热昏。一言以蔽之,狠而刁、勇而韧,冰炭偏能同器。

如果非要分个高下,吴起终生七十六战,尚有十二场平手之战;而白起、李牧,一生大战连绵,战战规模超过吴起,却是次次完胜,根本不存在平手之战。从这个角度来看,白起、李牧尚胜吴起一筹。

再来看看白起和李牧。

白起

先说白起,三十年征战未尝一败,一生杀敌斩首数达160余万,被太史公司马迁赞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用兵特点:

  • 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注重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 二是用兵多样,善借地利;

  • 三是重视战前料敌,不打无把握之仗。

每遇大战,白起必先廓清两军大势,往往是所说敌情之翔实,连身处前敌的将军们都大是惊讶,而廓清敌情之后,则是大刀阔斧的破敌之策。白起战场算计之精到,战法部署之高明,杀敌勇气之丰沛,决断胆识之果敢,几乎是样样炉火纯青。所以秦军军营都有一句兵谣:“但跟白起,唯有老死。若得战死,天命如斯”。如此之白起,偏偏却从来没有狂躁倨傲之气,永远那般冷静,永远那般清醒,永远那般孜孜不倦地揣摩敌人。除了一个“神”字,当真是无可解也。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白起的巅峰之战,这个战役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参战的秦国和赵国在拥有同等规模的兵力、同样强悍和势均力敌的条件下,秦军一方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奇迹,以50万兵力包围50万兵力,并且最终一举歼灭赵军。很多人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长平之战的胜利只是秦军的侥幸胜利,其实不然。面对赵军的强大,除了邦交分化以外,白起做了精细的准备,总体来说是十六个字:“以重制轻,以退制进,断道分敌,长围久困”。先是称病不出以麻痹赵军,后秘密入军,以示弱之法诱敌深入,借助地利优势卡断上党山地各处谷口,从而断敌粮道,使赵军在饥饿中丧失战斗力,不得已尽数降秦,由此创造了等而围之的军事奇迹,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李牧

再说李牧,六国中为数不多击败过秦军的名将之一,而且是多次击败。李牧生平分为两大时期,前期驻守雁门抗击匈奴,力保国门不失。后期则抵御强秦,秦国灭赵之际还曾领兵与王翦长久相持。李牧之不世将才,可以说兼具赵奢之勇、廉颇之重、赵括之学、乐毅之明以及无与伦比之机警灵动。

李牧统军的特点是:

  • 其一,强调后勤保障与敌情侦查,善以示弱麻痹对手;

  • 其二,注重多兵种协同作战,尤其善用弓弩;

  • 其三,战法多奇计,尤长于设伏截击,胜秦如此,胜匈奴亦如此。

匈奴反击战是李牧一生中最具特色之作,匈奴之战中采取‘长期隐蔽,一举反击’的大草原战法,大败匈奴,斩杀匈奴不计其数。灭了襜褴,打败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劫掠。此战开创了在广阔平坦的大草原地带隐藏兵力,堪称‘善藏于九地之下’的反击战法的经典。并同时开创了大兵团骑兵对大兵团骑兵,并在反击获胜之后长途追击的决胜范例。

对比

两相比较,李牧一生领兵,几乎只有云中草原之飞骑边军,而从未统领举国步骑轻重之混编大军做攻城掠地之决战。惟其如此,李牧之全战才具,比如步军、骑兵、车兵、弩兵、水军、大型军械等诸军混编决战,未经实战考量。而白起的全战才具几乎无可争议。

比较遗憾的是,如果不是后期赵国庙堂黑暗,李牧死于非命,不能够统领举国赵军和王翦大军对抗,而致终生无中原大战之胜绩,否则李牧当与白起并列战神矣!

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战国时期四大名将是白起、李牧、廉颇、王翦。今天讲讲李牧和白起。

李牧简介:

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大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

战国时期,匈奴经常南下,抢夺粮食财宝。赵国派李牧扼守北部边境要塞。每次匈奴小股人马来犯,李牧都收拢军队,固守营垒。

李牧指挥的一场步兵全歼骑兵的漂亮仗:

时间长了,匈奴单于认为李牧胆怯无能,不足为惧,便亲率十万骑兵大举入侵。

李牧沉着冷静,布下天罗地网,以车阵从正面迎战,以弓弩兵为左右两翼轮番发射,以骑兵和精锐步兵钳攻侧后。

浴血厮杀染红了北部莽原,赵军大获全胜。进犯的10万匈奴骑兵全部被歼。李牧乘胜追击,灭褴国(今河北蔚县北),破东胡(今内蒙古东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威大振。此后10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

这是一场漂亮的以步兵全歼骑兵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李牧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李牧之死:

公元前246年,李牧被调回朝中任职。在李牧的运筹帷幄之下,多次打退的强秦的进攻。

秦将王翦知道,不除掉李牧,不能灭赵。便实行反间计,在赵国散布流言蜚语,诬陷李牧叛国。昏庸的赵王迁布置圈套捕杀了李牧。

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忠良,三个月后,便被秦国攻下都城,俘虏赵王迁,几年后,赵国灭亡。

白起简介:

白起,是秦国大将,一生作战70多次,从无败绩,被称为“战神”。但是,白起一生杀降无数,据章太炎统计:战国时期,共有200万军人战死沙场,其中一半是死于白起的屠刀之下。白起因此被称为“人屠”。

白起打的漂亮仗太多了。哦!不!要用残忍来描述白起的战役。白起最为残忍的战役是长平之战。

白起指挥的坑杀40多万人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白起先是用反间计,使赵国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然后,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将赵军围困,切断粮草46天,饥饿难耐的士兵们只能相互残杀为食。

赵括率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投降。白起将赵国降兵40多万全部活埋。

白起就像秦昭襄王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所指之处所向披靡,令六国闻风丧胆。

白起和李牧的结局很类似,也是中了反间计,被秦昭襄王赐死。

悟空兄弟问我,白起和李牧谁厉害?我认为白起作战多,杀人多,白起厉害。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

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白起和李牧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矛和盾,一个善守,一个善攻。

白起,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被称为“人屠”。白起一生可以说都是在进攻,这也跟当时的局势有关,秦国根本没有防守的机会,几乎没有来攻。而且,白起很有战略眼光,在长平之战后,一眼看出,赵国不能再攻打了,哀兵必胜。

李牧,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宜安之战重创秦军; 战国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李牧人生精彩的部分是在长平之战后,收拾赵国残局。苏洵《六国论》中写道: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可见李牧的防守能力,当人也可能是赵国的局势没有给他进攻的机会。

因为两人没有正面对抗过,所以很难说谁更厉害,只能说是各有所长。

白起与李牧哪个更厉害?

首推李牧,首先白起的战绩是建立在对方国君愚蠢的基础之上的,例如长平之战,是秦君反间换将的基础之上赢的,而且还是非常蠢的将领,如廉颇在恐怕还是难有进展;二是白起战绩是建立在秦军整体实力较高的基础上,即使如此,秦军伤亡巨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被韩信看不上;白起真正长处精通战术,善用外交,能发挥骑兵机动特点,灵活运用骑兵进行两翼突袭;再说李牧,与匈奴一战,创造性发明车骑协同战术,从这一仗的酝酿经过来看,李牧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精通战术,看穿敌军的图谋而善用之,这在后期与秦军的肥之战中看穿对方的图谋而善用之,破营设伏而大破秦军,在秦军的两次攻赵时成功预判进攻路线,歼灭其前锋部队,迫其退兵,战略预判能力从历史记载来看白不如李,两人战术来看,李牧的战术更高明;李还是比较全面的军,政,民,经济综合型人才,善于治理敌方,战时能发挥军民协同的作用,攻守兼备,是李牧强于廉颇的地方,白攻赵廉颇守,白攻不下,从后期的记载来看,这种人如守城,很难对付,蒙古进攻四川钓鱼城最后统帅命陨城下也没攻破,这样类似的战例很多;三是李牧也善用骑兵突袭,而且其发明车步骑协同战术比较先进,能成功遏制消减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转而发挥己方的优势,如与白起领的秦军对抗,秦军骑兵优势难以发挥,野战赵军的骑兵优势和车步骑协同战术在平原克制秦军,攻城白攻李守,白攻不下,突袭李能准确判断白的进攻路线,所以白不如李,对李只能实施反间计,所以李牧死,赵国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