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的体验很尴尬,前来咨询的患者不是太多,因为现在一些中小城市老百姓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够,认为谈谈话,不用药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有点怀疑,不是太相信。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医生看病开药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医院发现所需要的,而心理咨询有点不靠谱的感觉,这是认识误区,需要改变。
在医院从事心理咨询的医生,除了精神专科医院外,大多数是神经内科或其它内科的医生去坐诊的,他们的思路大多仍然沿用老的套路,仍然是以检查、开药为主,而真正能熟练使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并不多,所以这样不仅不利于心理咨询医生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利的。
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有潜力,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比较肯定,不仅希望患者能够重视,也希望综合医院能够为心理咨询医生提供更多的便利,让他们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实,很多心理问题,包括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病等是“意体病”,心理问题是外在表象,意体健康是“本”,心理健康是“标”。“本”康才能“标”强,否则,很多心理患者也都知道那些咨询中“正确的道理”,但“本”有问题,就会“心有余力不足”。
心理问题,意体修复是根本,在意体康复基础上,辅心心理疏导与良性引导,才能标本兼职,从根本上康复!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简单粗暴得说,就是医院鄙视链的下游。如果是综合性医院基本是精神科的主任出来兼个门诊,如果是精神专科的医院可能会有病床。以前是先上量表,再上设备,咨询半小时后开药,基本是这个流程,不知现在是什么样了。当时跟着主任出门诊,感觉就是不开对不起医院,开多了对不起来访者[捂脸]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在7线城市做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
简单说——人少。
繁杂说——大家不太认可,人们的状态还在在温饱问题上,不太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问题。来的咨询者或家属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状况,需要进行咨询和治疗时间就长,费用基本上就非常难接受。所以有点尴尬。大城市应该好点,也是大家希望去大城市发展的原因。
根据朋友和同事反馈:在普通医院里基本处于鄙视链的下游。许多医务工作者说不用药对不起医院,开多了对不起来访者。
如果你有计划做这项工作,建议去大城市发展。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能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还能赚人民币,不错啊。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医院的心理咨询没有时间去和你同理心,在短暂的问讯后就要确诊病例是什么情况,需要如何治疗。大多数患者的感觉是比较硬,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心里会不舒服。所以需要对医院的心理咨询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你把实际情况告诉医生,等待医生做出诊断——或开药、或告诉你做心理疏导,做完之后你就可以回家了。然后根据你的自身情况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