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明令不允许相互告知,是否有法律依据?

前些天,单位下红头文件,其中一条明令不允许将薪酬相互了解告知,否则将进行处罚。薪酬是按劳分配,不论体力与脑力,有能力拿多些,下面员工也不会多说什么,即便说也没什么用,就想问问专业人士,按劳分配原则也要遮遮掩掩吗?

先问你一个问题哦,过年你回老家,老家的三姑六婆见到你大概率都会问你:哎呀,你在城里工作,一定赚很多钱吧,有没有1万啊?此时的你,尴尬地不知道如何回答,没有1万,让人瞧不起,超过1万,又不好在亲戚面前显摆。

所以,薪酬保密是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要求,更是一种预定俗称的习惯。还上升不到法律层面。不过,的确是有现实意义的。

薪酬保密的现实意义

薪酬保密这个行为,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99%以上的企业都要求薪酬绝对保密,对泄密的,轻者记过,重者开除。

企业不傻,其实员工也不傻。

新候选人,通过面试,很优秀,但是薪酬要求很高,超出了公司同等岗位的薪酬标准,甚至是超出了本岗位的薪酬预算,但是,这个员工不用,如果到了竞争对手那里,那对公司就是一笔损失啊,作为领导,忍痛也要想办法让他入职啊,薪酬这个时候已经是次要考虑的问题了。

你我是朋友,都是同一个岗位的,我的工资比你高,如果是贡献大,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因为我的潜力大,公司给我的薪酬实际上是买我的潜力,这个时候,你应该就不平衡了。

薪酬是员工的刚需,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一切以激励为目的,无所谓对错,尽量掌握公平而已,既然是尽量,那就只能用保密来平衡了。

你说的按劳分配是理想,只有少数企业能做到,并且也不是100%做到

你说你们公司是按劳分配,说出来,你可能自己都不相信吧。

的确,比如我们公司,员工的薪酬福利从架构,到职等职级,非常清晰,有技术岗位,有管理岗,有销售岗,等等。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仍然是有一个区间的,比如,主管5级,岗位工资从1000-1200元,还是有200元的区间可以调整的。

我们员工经常私下聊天,说某某某他是四等5级,大家就会算,他的工资大概是多少,这就是个大概。

关于处罚

我们说有法可依,说明一点,企业的制度必须在国家大的法律框架内指定,如果违背了大的框架的精神,那么,即使制定出来的政策对应的条款也是不合法的。这样的情况下,员工还是有诉讼法律的空间的。

另外,企业在执行处罚的时候,是需要有证据的,而类似的证据如果不是非常大的影响,往往很难取证。

温馨提示

企业经营最主要的是要激励员工,而不是通过一些方式让员工更加不满意,那就失去本来的意义了。

作为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遵纪守法也是我们的本分,别人什么样的工资,和自己的关系也不是很大,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做好自己就好了。

当然,我们也拒绝薪酬保密成为公司侵害员工的工具。

薪酬明令不允许相互告知,是否有法律依据?

做不到公正公平公开。

薪酬明令不允许相互告知,是否有法律依据?

薪酬保密,国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是各单位管理者为了减少矛盾,而想出来的办法。

因为,现在的工资差距太大,加之分配上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等原因,所以就不能公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工资都是不保密的,因为大家工资相差无几,奖金也不多,而且公开透明,奖金拿得多的人,都是公认的该拿的人,拿不到的人也毫无怨言。

要想拿奖金,就得多努力生产和工作。

那时,薪酬公开透明,大家相互监督,也没有产生什么矛盾。

现在薪酬保密有其现实原因:

一是薪酬差距太大

现在管理者的薪酬是普通员工的几倍,甚至还要多,尤其是国企。

如果企业管理得好,大家效益都上去了,你多拿,员工也能接受。

可有的企业被管理者搞得一塌糊涂,他们还心安理得的多拿,员工肯定有想法的。

为了减少矛盾,就实行薪酬保密。

二是分配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工资奖金的分配,应该是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而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尤其是科室,工作量没有量化指标,工作可以做得很细致,也可以粗糙一些。

更不排除有人为的分配不公,没有体现公平公正。

为了减少矛盾,就实行薪酬保密。

三是市场因素

这个主要是指薪酬市场指导价,比如,企业要从人才市场上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年薪要20万。

而按照企业目前的薪酬标准,最高只有15万,按此标准,可能招不到人,只能按市场价20万,人家才肯来。

还有,现在招聘名校毕业生,起步价就是15万,而进企业几年的名校毕业生还拿不到这个工资。

学了企业的发展,只能按市场价格招聘,这样就出现了薪酬倒挂的现象。

为了减少矛盾,就实行薪酬保密。

如果说,为了减少矛盾,薪酬实行保密情有可原的话,现在有些企业连薪酬分配制度都保密,那就不正常了。

也就是说,工资怎么加,奖金怎么发,也都要保密。

分配制度应该是公开透明的,比如年终奖金的发放,哪些人不发,哪些人应该发,平均每人多少,考核优秀的发多少,差评的发多少,最起码有个区间。

大家奖金拿到手后,起码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水平。好的能再接再厉,差的继续努力。

分配制度一保密,你该拿多少都不知道,怎么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

比如,今年年终奖金领导给你发了10000元,你不知道是少拿了还是多拿了。

员工只能根据心理预期,觉得多了还是少了。

有的领导甚至借此耍小聪明,明明少发给了员工,却跟员工说:我给你多发了2000,你要继续努力啊!

被愚弄的员工还要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总的来说,薪酬保密,有利有弊。

薪酬保密,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法律也没禁止。

如果企业将薪酬保密写进规章制度,且履行了职代会通过和告知员工等相关义务,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员工必须要执行的。

-旦员工违反了相关薪酬保密制度,就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的可能会被辞退,所以,要认真对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即删)

职场是江湖,职场有大道,我是【职场江湖道】,经常分享职场点滴,欢迎关注、评论和点赞!

薪酬明令不允许相互告知,是否有法律依据?

违法!

薪酬明令不允许相互告知,是否有法律依据?

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老板不好意思让打工仔相互串通找他的麻烦,因为每个人拿的钱不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