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企业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一般小企业股东也就是老板,所以很多时候股东等于老板。

作为老板,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是需要有所取舍的,同时也需要适当规避责任,更需要对团队人员进行激励。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一个老板注册多家公司,法人代表却有很多人。

首先,尽管不是法人代表,但是仍然是公司的决策人,这个是原则

最高原则就是无论公司怎么变化,作为老板,都不会丧失公司经营的主导权,这是原则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将相关的工作,责任,利弊都分散出去。

从长远来看,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谓财散人聚。

其次,公司经营是需要规避一些风险的

企业经营中,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有必要将鸡蛋放在两个甚至是多个篮子里。

比如,一个老板有多家企业,其中的一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这个时候,会涉及到很复杂的债务偿还问题,如果这个时候,这个老板的另一家公司也是他自己是法人代表,那就意味着另一家公司也会不好过,相关,如果法人代表不是老板自己,那么,另一家公司风险马上就降低了,老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来偿还。

再比如,企业经营中会出现很多管理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说得不好听点,有些初心不好的老板,这样做就是将自己的法律责任直接给到企业的法人代表。这个就不详细说了,大家应该都知道的。

最后,老板也是需要对核心员工进行相应激励的,也是对工作安排的一种取舍

当然,能够当上法人代表,对于一个健康的企业来说,这个员工也是一种荣耀。只有老板器重的员工,老板相信的员工,才会让你当法人代表。

这个对员工的激励性是很高的,这个也是实际当中最多的情况。毕竟一个健康的公司,虽然要面临风险,但是概率是很低的。老板也是会做好补偿工作的。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原因,综合来说,就是股东,管理者代表之间的互惠互利,或者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企业,其实际出资人或者股东并不担任法定代表人,而是聘请职业经理甚至或者由公司的员工挂名企业发呆代表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与股东系同一个人,仅法定代表人不一样

比如张三独资设立了一家企业,企业的工商信息也显示股东亦张三,而法定代表人为李四,这种情况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与股东系同一个人,仅法定代表人不一样,这个情况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比如京东旗下52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为刘强东的女助理张雱,再比如腾讯及阿里巴巴很多旗下的企业发呆代表人也非马化腾或者马云(如蚂蚁金服全资控股公司“蚂蚁智信(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胡喜、支付宝(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叶郁青等等)。

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因此法定代表人要处理的杂事不少,比如很多与政府部门对接的事都需要用到法人,再比如银行的贷款融资都需要法人签字等等,正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者都不会浪费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就把法定代表变更有一个有空处理各类事物的人员。

2、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与股东、法定代表人不一样的

仍然比如张三独资设立了一家企业,但企业的工商信息也显示股东却为李四,法定代表人也是李四,这种情况即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与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不一样情况,张三是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李四其实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那为什么张三都不挂名股东和高管,却要由李四来担任呢?这个很多主要是为了隐藏关联情况。比如张三旗下的企业A已经在建行融资了,旗下B企业要在建行继续融资,就要进行统一授信,对张三的集团进行额度总控,但是如果张三把B企业的股东及法定代表人都给他人挂名,与B明面上无任何关联关系,那么A、B企业就可以分开各自在建行融资了。

再比如张三的企业是上市集团,如果要进行大额融资就要对外进行发布公告,一则程序麻烦,二则容易引起外界不必要的联想,所以很多上市企业就会通过体外(与集团明面上不存在关联)企业进行融资。

总结

虽然挂个法定代表人似乎很帅,但是非自己的企业能不挂还是尽量不挂,毕竟大部分企业如果对外融资,一般都会要求法定代表人签订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一旦后续企业出现不良信用情况,容易受其所累。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笔者最近十年培训过大量的大小企业家,笔者认为,一是这几年营商环境变了,有的地方有企业经营中有点风吹草动,各种机构都找企业法人,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把企业法人抓起来,导致企业在经营中有点小问题,就无法正常经营,对于企业来说任何机构都得罪不起,任何一个主管机构都能让企业关门,经营一家企业比过去难多了。网易的丁磊早在二十年前就不敢担任公司的法人了。

二是,现在的公司是注册容易注销难,注销公司时各种审查太难了,如果你注册一个小公司,没有生意做,想关门关不了,就算你注册了一个小公司,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生意,你不发展没有生意可做,想把公司关掉,花了许多钱,跑断腿,结果公司还注销不了,于是,你不要这家公司,你就上了失信的黑名单。

三是现在有一部分公司开办之初创始人就用心不良,准备弄到钱后就卷款跑路,例如,这几年出现的大量的网络贷款公司,P2P平台,区块链公司,非法集资的各种平台等等,还有一些传销公司等等,这些公司由于从一开始他们就准备好了圈到钱后就跑路,于是他们在开办公司之初注册公司时就花钱买到一些贫穷农民的身份证去注册公司,注册公司后,想尽一切办法圈钱,有些公司能给投资者高达50%的每年利息回报,等他们骗到一些钱后就跑路了,受骗者去报案后,公安机关找到的企业法人和股东都是与公司无关的人。现在公司老板不愿意当企业法人,反映的是整个社会营商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信誉的变化。三十年前一个小公司的小老板印名片,如果是公司的法人还会印上法人,那是一种荣耀,现在企业老板都不愿当企业法人,有的是逃避,有的是无奈。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我讲一个案例,相信大家即刻明白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法人。

我的一个朋友,她所在的公司老板招了一个非常貌美的年轻姑娘,干着最轻松的工作,开着差不多的工资,也是老板潜规则的对象,多次深度交往过后,让女孩为之动容,女孩觉得老板对她比对别人都好,工作干得不好也不挨批评,觉得自己已经被老板所青睐了,这个时候老板也是“阔绰大气”,让这女孩做公司的法人代表,于是新注册的一些营运业务的公司都是用该女孩的证件和信息办理的,包括其他贷款等业务都是用女孩的信息,等到资金流转较大时,女孩才慢慢醒悟过来,这个时候该女孩名下的公司已经官司缠身,非法集资,负债累累,而真正的幕后老板已经早早跑路。

所以公司的法人代表和公司老板是两个概念,大家往往混为一谈,认为用谁的信息注册的公司谁就是老板,其实不然,老板是一个公司最终的利益获得者,也就是说所有员工挣得钱最后都是老板的,而法人代表是为这个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公司出了法律风险都是法人承担的。

一般情况下,法人代表和老板是同一个人,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人仅仅是法人,其他啥也不是,像上面所说的那种就是典型的背锅侠,被真正的老板诓了。

感谢阅读,欢迎添加我的关注!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法律并没有要求老板必须是法人,所以找个法人也是很正常的。

法人不一定非要实际控制人担任,可以是大股东、小股东,也可以是股东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就像去年支付宝(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变更,由马云变成叶郁青,当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被证实是虚惊一场。

有此可以看出,公司法人不是必须由实际控制人担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马云这样拥有多家公司的人,肯定不会担任所有公司的法人,捡个主要的做就可以了。即便这样,马云还是选择退休,连阿里董事局主席都要退出,估计届时可能会辞去所有法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板也不自己担任法人,而是让自己的亲友担任,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很多人认为是为了不担责,其实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是否担责除了看你是不是法人,还要看你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责任,如果有违法行为,别人也替不了他。

我知道的一些情况是,有的人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当法人。比如有一位老板,从单位内部退养后自己开了个公司,因为他和单位仍然有劳动关系,所以自己不能去注册公司,只能以亲戚的名义去注册。

还有的人是不喜欢自己去抛头露面,因此就找一个替身,让他代表公司去处理一些基本的公司事务,但是实际控制权是不会交给别人的。这种更多的是为了减少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并非想把责任推给别人,毕竟公司是自己的,出资的都是真金白银,谁会去冒险呢。

还有的是到了一定年龄,选好接班人,这也是正常现象。有的老板由于年龄原因,或者身体原因把公司交给别人,把法人也让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前面说的马云退休,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法人和老板不是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不是为了转移责任。

为什么有些老板自己不做公司的法人?

做公司的法人,看起来挺风光的,其实麻烦多多。

小李之前在公司的电商部做天猫运营,短短一年时间,推爆了几款产品,公司大赚,无奈老板有点像铁公鸡,运营连提成都没有,于是小李萌生了单干的想法。

可是小李不会美工,虽然工作了一年,但是身上银子有限,他想开天猫店,需要较大本金。

公司新来的美工水平不错,和小李渐渐混熟,短短一个月就建立起深厚的“同事”友谊,经常一起打饭一起happy。

小李觉得如果以后自己创业开电商店,有个美工帮忙,会顺利得多。

而这个美工也是很有想法,如果将来自己创业,有个运营帮忙,将会顺利得多。

这不约而同的想法,让彼此一拍即合。

既然想法不谋而合,不如就着手准备干吧。

可是这美工也不是什么富二代,也没有存款,要创业得有钱呀,找人借好像也不知道找谁借。

毕竟开个天猫店,需要注册一个公司,入驻天猫也得花费5万,没个10来万,起步都难。

不过小李觉得,做任何事,首先就是一个字“干”。

先干了再说,于是小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注册公司了。

在深圳注册公司是不用钱的,拿上身份证就好,由于和美工说好一起干,于是小李叫美工把身份证给他,一起合伙注册了一家电商公司。股权各占50%,小李任法人,美工任监事。

此事美工都没有到场,只是给了他一个身份证,全权是小李操盘的。

这充分的说明了美工对小李和信任,小李感觉此人很可靠,是兄弟,将来定可干大事!

就这样,小李当上“老板”了,有了自己的公司。

公司没有经营业务,但需要做账报税,没有业绩时可以报零税,可以自己报,也可以委托财务会计去报。

小李有个同学,专门干这个,他将这些全权委托给同学办,一年给3000,算是良心价了.

还有就是公司的注册地址,小李和美工都没有房子,但小李找了同学帮忙,将地址挂在了以前同事办公室。

OK,一切都很顺利的样子。

现在就是钱的问题了,小李和美工都没有本钱,他们想着可以先做代运营和代美工的业务,等积累本金后再开淘宝天猫店。

想法都是挺好的,现实好像有点残酷。

小李和美工辞职“创业”两个月了,接不到什么单,虽然小李有会运营,但是大都是要求到工厂或公司去上班,接了一些美工的,都是些零碎的业务。

有次美工回江西老家,小李接到一个做美工的单子,虽然不大,但是很急。

可是美工迟迟没有回来,小李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放弃。

一星期后,美工回来了,带了老婆和孩子。

小李惊呆了,怎么突然就有了老婆和孩子了,小李一直以为美工是单身,像他一样没有“负担”。

如今美工还要养老婆和孩子,这生意又暗淡。

于是小李决定还是去上班吧,几个月下来,除去房租水电什么的,两个人一共利润才3000。小李决定扣除1000用来报税,其它都给了美工。

然后分道扬镳了。

小李这此创业失败,他觉得是自己经验不足,所以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公司报了一年零税后,后来他就没有再报了,任其“自生自灭”。

他以为这辈子也可以不用管。

他不知道他担任法人的这个公司已经进入异常名录,被拉黑了。

后来小李去到一个同学老王开的淘宝店做运营。

老王想多了一个运营,可以搞个天猫店,他急想上,但他注册的企业还不满一年。可是天猫店要求企业必须注册两年以上,才能入驻。

在网上买一家天猫店又怕被骗,而且成本也高。

同学老王想到小李好像前几年有家公司,而且经营类目是电商的,如果将公司转到老王名下,就能顺利开起来。

于是老王和小李说转让,但没有提钱的事。

毕竟是一个“空壳”公司,不值钱,送给人都未必有人要。

还是在黑名单上的公司,先要补报税,然后移出黑名单,然后才能转让。

这个到还好,有认识的会计专门去跑一下,也不麻烦。

所以小李很快就叫朋友帮忙给拉出异常名录了。

可是最大的麻烦来了,虽然这是一个空壳公司,不值钱,但是之前的美工还占了50%的股权。

要转让,必须要所有“股东”同意。

而这几年,小李和这个美工各奔东西,没有再“联络”。

幸好双方的QQ还在,小李试着联系上了这个美工,和他说明了情况。

这个美工答应了,但是说自己早已不在深圳了,人在上海,然后就不回消息了。

又过去了两个月,老王同学开始催,公司转让得怎么样了?

小李回答还在办理。

小李左右为难,这个美工人不在深圳,转让股权又必须亲自到场,就是必须要他本人来才行。

没想到一个空壳公司转让起来也这么麻烦,他有点后悔,早知道不去弄这些了。

但是已经弄到一半,不完成也不好,找会计朋友帮忙已是花了几千了,骑虎难下了,然后现在又得求“美工”来帮忙转股权。

几年不见,这个“美工”变得很陌生,以前的那种“生死哥们”的感觉荡然无存。

但小李还是想抱着一丝希望,求他来深圳帮忙,哪怕给钱也行,当然小李肯定是要包食宿的。

于是小李给美工打电话,美工还是接了。

他说现在在上海刚入职一个新公司做总监,非常忙,没有空过来,请不到假。

小李心里想,可能美工是想要钱,于是他说“这样好吗,我给你开工资,报销来回车费和食宿”。

美工没有直接回答,然后说考虑考虑就挂了。

小李很苦恼,真没想到以前要好的“朋友”,如今找帮忙办点事,如此艰难。

但是他仔细想想,这年代,谁也没有义务帮你呀?

还是钱的问题。

又过了几天,小李打电话给美工,美工说“转让50%股权,你不给我分点钱吗?”

原来如此,小李明白美工的意思。

可是这空壳公司又不值钱,转给老王纯粹是同学之情,哪好意思问他要股权钱呢?

这真的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啊。如果同意给美工股权的钱,可能他也还会觉得小李从中赚了多少差价。

如果不同意给美工股权的钱,他不来帮忙,这几个月来回奔跑白忙活不说,在同学老王这上班也会不自在,闹得个不愉快,毕竟一个淘宝店不需要这么多运营。

最终,小李还是妥协了,给了美工8000,先把他50%股权转到自己名下。

然后再将100%股权转到老王同学名下。

转让股权那天,美工还是如期到来了,但是先让小李打钱给他才肯签字。

小李想不明白,为何曾经的“好兄弟”,在利益面前,几年不见,嘴脸如此难看。

给了钱,签完字,小李连再见都不想说,看多一眼都不愿意,然后各自散去。

后来,小李从美工的另一朋友那得知,他其实一直在深圳,并没有在上海。。。

小李苦笑,他更不敢去想过去,怕难受。

回来后,小李和老王说了下转让公司的费用,以及花费什么的。

老王同学听到后,好像也明白了什么,老王没说话。

心想一个破公司,还整出这么多钱来,这不是“坑”人吗?

小李非常无奈,可是他毕竟就一个上班族,为这公司,算上来回奔波,补报税,以及给会计和美工的费用,前前后后花了一万五了。

老王觉得,去买一个空壳公司,最多也就3000,如今小李整出一万五来,这好像有点过份。

哎,提钱真的伤感情!

小李不应该在老王同学面前说这个,就算苦了自己也没什么。

。。。。

一个月后,小李辞职了。

后来,他把公司注销了。

然后找了一份新的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