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任何事情绝不是只有二选一,方法总比困难多!
放弃很容易,不是吗?但没有一个企业不想持续经营下去的,信念是很奇怪的东西是的,放弃很容易的,不去管,不去想就好了!
但是,市场机会也同时在那,就看你发现了没有?有没有能力去做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其实是和老板同心的,特别是核心层管理。他们也需要老板找到机会,去做,去实施!
有信念,你才会往深入考虑,否则,你只能看到已成事实的欠款和所有员工那失望的眼神!
要怎么办呢?找出可能的活下去的点:
1.分析财务状况,看具体成本在哪?后果是什么?
成本已经在那了,就看我们分析成本危机在哪?怎么处理成本危机了!这里没有处理好,有些可能会负刑事责任的!
是供应商的材料成本?还是市场营销的成本?还是人工成本?
这些成本哪些是可以缓一下的,怎么缓,后果是什么?缓下来的成本先用在哪?
2.分析市场状况,看机会在哪?
虽然压力大,但机会也可能有的!
有没有现阶段可以做的事情,可以马上来现金流的?
举个例子,疫情下,有部分汽车企业,索性将生产线迅速改造成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线!
他们这样的举动不仅仅是回报社会,更是为了在非常时期减少自已的损失!
成本和机会的整合
成本和机会的整合,其实最终是人的整合!人在这个过程中,反而是最主要的资源。
我认为要裁员,但要看怎么裁员,裁谁?这一切看现在的机会在哪里?
我有个朋友的公司,在本次疫情下,同样的问题,市场已经动不了了,但他的机会是挖掘了一个客户的技术需求,然后他直接停止产品销售,将技术部门调动起来做项目,项目资金80万已收到40万,接下来就是继续加油!
同时,与其他非技术部门员工友好协商离职。因为其他部门员工不懂技术,留下也没用。但是,他留下了所有核心人员,并承诺在此阶段发50%薪水,公司渡过难关补齐未发的。
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企业只有一口气,说明还有气,面对这种情况,召开一个中层干部会,再研究几套方案,一旦中层把问题确定下来,组织召开一个全体员工大会,把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处境给大家说清楚,就目前这种情况,企业生死未卜,命悬一线,大家愿意同甘共苦的就留下来,有更好前途和出路的员工请大家自谋出路,有朝一日企业翻身了,我再把大家请回来。是这种决定,企业也是万不得已,请大家谅解!同时,对留下的人员不要降薪,可以协商,适当拖欠工资,那怕是对他们按银行付利息都行。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些前期投资大的项目就不要做,风险系数大的不要做,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从头再来 ,没有过不去的坎,做企业,意志在,天下在,相信你肯定能东山再起。
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法眼扫描观点】题主所说的裁员降薪,或者暂时拖欠员工工资,和坚持底线按法律规定来,并不是二选一,并不是冲突的呀。
我们来具体分析:
1、法律允许企业在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裁员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而激烈竞争的市场千变万化,包括这次疫情,就把好多餐饮业、娱乐业、酒店业的企业逼得只剩下一口气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或者说活下去,或许就要裁员了。
《劳动法》有类似的规定,只是需要向工会进行说明,听取工会的意见。并且要求以后公司缓过来重新招人的时候,优先照聘原先被裁的员工。
只是企业在裁员的时候,要按照法律规定,给职工发经济补偿金。
2、员工要理解企业的难处
作为员工谁也不愿意被裁,特别是找工作困难的时期,但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被裁,就可能拖垮企业,最后受损的还是全体员工。
本来社会上就有一种声音,说《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过于保护员工的利益,没有考虑到老板为了公司,搭上了身价性命,在企业遇到风险的时候,员工可以转身走人,但老板可能会因为破产而拖欠大量外债,上了“黑名单”。
3、员工为了避免被裁,就要做企业离不开的人
企业每年都会进行人员的更新,有的企业就是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免得员工以为捧上了铁饭碗,工作没有了激情。
员工为了不被淘汰,就要做一个企业离不开的人!比如技术核心人员、掌握销售渠道的人、售后服务优秀的人等。
4、企业只有遵守法律,规范运营才能长远
那种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遵守法律损害员工利益的企业,或许可以在市场上存活一时,但肯定存活不了一世。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企业如果只剩一口气,这个时候就要看你平时的人脉怎么样子了。另外还要看你的企业,你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子?如果这个行业已经算是日暮的行业,你的企业又刚刚开始有迹象走下坡路,甚至都已经差点要倒闭了,如果你还继续守着这个烂摊子的话,到时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多少人就是太执着要干一个行业,就算是即将倒闭也要继续下去,最终弄得灰头土脸的。这个时候你还妄想通过欠薪来维持你的工厂的运作,先不要说工人愿不愿意,在这种形势之下,你如果还惹上官飞的话,你的工厂真的继续做下去就只有万劫不复。
如果这个行业虽然是走下坡路,但是还可以继续做,还有前景的话有几个方法你是可以考虑的。第一个是通过熟人和同行来借钱,如果这样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话,我觉得还算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是如果银行还可以愿意给你贷款的话,这也是可以考虑的。如果要通过欠薪来解决燃眉之急的话,我劝你还是趁早把这个企业给关闭了算了。因为这样做除了没良心之外,还给自己埋下了一个炸弹。
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设身处地的想,作为老板,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肯定是要找原因在哪里?下面分为两个可能性。
一、由于市场不景气,产品存在季节性淡旺季,国际形势影响等不可抗拒的外在原因导致订单减少,作为老板肯定首先想着抢订单,占市场,而内部第一肯定想融资,找贷款。而不是裁员降薪拖欠。
二、如果由于公司内部管理问题,效率不高,人员编制臃肿,那肯定想着先给内部动个手术。该裁员裁员,该精简精简,该降薪降薪。至于拖欠我想是最不明智的方法。
企业只剩一口气了,要不要裁员降薪拖欠?还是坚持底线,按法律来?
按法律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