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团建活动要开展是有难度的,并且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有人不喜欢太正常了,为什么要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欢呢?

公司团建一定有目的,重在参与,喜欢与否是其次!

你想要什么样的团队?团队中领导,主管和员工的诉求都是什么?如何让团建与公司业务相结合?第一阶段目标可能是让员工开心,那么第二阶段呢,与项目挂勾,第三阶段呢,可能做一些经营沙盘演练的团建。

公司一定要有纲领性的东西去指导,去深入!让员工好像打游戏过关一样!通过一段时间的感染,不喜欢的员工也会逐步加入进来!

那如何让大部分员工喜欢呢?

1.公司要有宗旨

没有公司的支持,什么都免谈!相关负责部门要根据公司的宗旨,拟定详细的方案!有方案,才有管理支持,才有资金支持,才有执行的动力!

2.要发挥所有团队成员的智慧

既然是团建,那怎么离得开团队呢?如果团建由领导拍脑袋决定,那一开始就错了!

那样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领导爱打乒乓球,那不会的也得跟着,领导喜欢喝酒,员工就得陪着,几次下来,员工喜欢才怪呢?

民意在这个时候是最重要的,领导要把关的是宗旨,只要是在范围内,比如现阶段适合破冰,那就大家开心就好!

组织人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团建内容全员接受?如果照顾大龄员工等等!比如,团建活动可轮流组织,并非固定人员组织;比如,对不喜欢本次活动的员工,可以让其加入后勤团队等等!

3.领导一定要参与进来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带头作用巨大!

领导不参加,凭什么要求全员参加!对领导来说,这是工作,工作的事情,你不参加,当老大爷,难怪公司的团建做不好,领导的责任是第一大的!

4.团建进行的时间

团建,是工作,自然就要在工作时间,至少开始要安排在工作时间,等员工都溶入了,可以将团建的内容丰富化,适当占一些个人休息时间还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呢?和内部是相关的!如果领导都认为团建就是玩,就会从心里觉得上班时间玩很可惜!所以主观上就想去占用员工休息时间!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总结】

提到团建,大部分员工是开心的!但团建要做好,入门很低,但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工作!组织好并不容易!让更多人喜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宗旨,配合一定的方法,那是可以完美的!

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首先,我到不觉得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至少大部分人是支持并且乐于参与的,我身边好多朋友都乐于参与公司的团建活动。

团建,是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也就是说,团建是为了更好的团队,实现更好的业绩,凝聚更好的团队精神。团建中的游戏或者任务,团队每一个人都有明确分工,可以更好体现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增进员工之间互相了解,激励员工干事创业热情,还有小礼品能够拿。因此,参加团建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精神的一种表现。

当然了,要说明一点,往往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风格的团建。老板爱喝酒打牌,基本上大家都得醉一次;、通宵打牌一晚;老板爱运动,一次团建就是高强度的拉练,让大家累死累活;老板是个有生活情趣会来事的人,团建就会充满乐趣;但如果老板是个庸俗无味的人,那大家就惨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喜欢参加团建的人,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团建频次过多,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和陪老婆孩子的时间,部分员工有怨言;二是团建活动没有新颖,每次都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任务,当然,可能老板本身就很无趣;三是少数部门员工因性格内向和其他人不合群,在团建时脾气大又爱甩脸色,同事间相处不融洽,扫了大家的兴,导致大家不愿意参加团建。

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1.树大有枯枝,只是会有部分人会拒绝参加团建!但是领导要学会激活团队的凝聚力,拒绝组织安排,就说明这些人的执行力和团队凝聚力不够!

2.团建活动会不会过于单调无味!很多企业依然用着最传统的团建方法!

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企业组织团建是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合作意识、增进了解,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反感了呢?简单分析,有以下原因:

1.流于形式。执行上形式上逐渐简单粗暴,或者就是吃个饭喝个酒,毫无创意,且没有实质性内容,起不到效果。让人觉得无聊甚至反感。

2.增加职工支出。许多企业没有专项资金,转嫁给职工。团建费用本是企业行为,应该有企业单列费用支出,但许多企业转嫁成本到职工身上,理由是让职工出去享受放松了,就该职工出,殊不知是职工搭着时间精力,最终由企业受益。

3.占用职工有限宝贵的休息时间。职工经常加班压力本就大,宝贵时间想自己安排,或陪家人或陪朋友或自己放松休息,却还得交给单位,本身就有逆反心理,情绪自然不好,又怎么会喜欢?解决方案很简单,在工作日工作时间进行团建,这才是放松。

综上所述,并不是出发点好,就会有好效果,还是一定要注意落实细节,注意职工感受,真正以人为本,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我2018年大学毕业后到现在,待过三家公司,参加的团建以让小伙伴们放松为主。

第一家公司团建项目比较常规,通常就是“吃饭+看电影”和“吃饭+按摩”。

目前所在的第三家公司团建项目比较多,我们部门组织过轰趴、剧本杀、狼人杀等活动。

我所经历的最奇葩的团建,是发生在我在第二家公司时。

2019年9月,我面试了一家公司的“创新业务部”做业务拓展。

面试时,部门领导跟我画饼,说这个新部门大老板非常看重,而且公司有着雄厚资源,好好做一定能把业务做起来。

但入职之后,我才了解到:所谓大老板比较看重,其实是业绩要求很高,雄厚资源也不过是所服务过客户的联系方式。

由于业务模式还不成熟,部门领导自己也没有经验,还常常朝令夕改,业务很难推进。

直到2019年底,我们的业务开拓才算是真正有了进展。

为了犒劳部门小伙伴,领导从公司对面超市买了一些啤酒和小吃,我们算是有了第一次所谓的团建。

第二次部门团建,是在2020年5月底。

上半年疫情期间业务开拓更加困难,但大老板给领导的压力依然很大,甚至跟领导说,要是业务还没进展,让他要么转岗要么离职。

于是,领导想通过团建聚餐喝酒鼓舞士气,开拓业务重新夺回大老板的信任。

但同事们早已貌合神离。

因为疫情期间,团队做不出成绩,领导不是想着如何优化业务模式,而是不断压榨我们,比如在家办公必须打开钉钉视频,一周至少有三天晚上线上开会到12点,罚款也是其中一条。

领导给每个人都制定了相较此前1.5倍的单日KPI,达不到就罚款;如果谁没有主动把罚款转账给领导,领导还会在工作群里催。

第二次团建聚餐的经费,就是出自罚款。

团建吃饭时,一杯酒下肚,领导开始诉说自己的不容易,在公司背负着多大的压力;接下来,领导开始挨个给同事们敬酒“赔不是”,说自己疫情期间对大家严格要求,也不过是为了业务,希望大家“杯酒泯恩仇”,还要团结一心好好开拓业务。

这顿饭,同事们都吃得很不是滋味——大家大多是像工具人一样喝酒,嘴上说着“谢谢领导关怀”,心里却想的是“早点散吧”。

当时好几位同事都已经萌生退意,我也是其中一员,能撑到5月,完全是因为不敢裸辞,也还没找到合适的下家。

但没想到,这次团建聚餐一周后,干劲十足的领导,直接被大老板劝退了,团建没用完的罚款,则掉入了领导的腰包,部门一位老员工顶替上位成了新领导。

看着部门业务本质问题还是难以改变,能力差不多的同事还成了领导,一个月内便有两三个同事接连离职。

不到三个月,原来十多个人的部门只剩下新领导一位光杆司令还在硬撑。

为什么员工对企业组织团建很反感呢?

坦白讲,团建是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提质增效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和工具,之所以引起员工反感,肯定是跑偏了。

1.团建程式化,过度鸡汤。

目前,各种执行力、时间管理、营销管理、感恩心态等的课程满天飞,各种管理大师,各种门派第一人多如牛毛。团建场合都会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唾沫横飞的理论演讲,催人泪下的感恩故事,沙盘模拟,学做老板等等,无非是会上有用,会后失效。以至于发展到简单的吃餐饭,K个歌,旅个游,本来是工作之余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却要拔高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失去了团建本来的意义。

2.过度占用员工时间与金钱。

团建如果打着为了培养员工工作能力,提高员工职业水平的幌子,过度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或者需要员工支付费用的话,可以预料的到,效果肯定不会好。

3.后续没有匹配的落地政策。

团建可以说是一种药引子,只是起到引导和动员作用,企业后续还要配套相关的政策文件,并严格的落地执行。只有这样,团建点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才可以释放员工的工作热情。否则,团建过后,大家只是记得那家酒店的饭菜还可以,公司团建讲到的事都是忽悠人的,久而久之,三人成虎,没人会在意了。

4.领导参与度低。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公司领导要身先士卒,下基层,做表率,积极参与团建活动,这样的活动才会赢得普通员工的心。如果领导不参与,或者参与也仅仅浮在表面,不能和员工打成一片,团建效果就会很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