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对外人礼貌即是客气也是应付。对自己亲人发脾气有可能是关心,也可能是依赖。对亲人发脾气是对亲人放心,把自己最丑的一面给亲人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亲人不会疏远自己,也不会恨上自己。
所以人一般对自己越亲的人,越容易发脾气。越是朝夕相处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越是容易发脾气。这些人躲不开,逃避不了,天天生活在一起,可能一直到死那天才能分开。这样一来有什么矛盾就会慢慢积累。人都是凡人,喜怒哀乐都是正常。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九。心情不好总是难免的。这时候不找亲人发脾气,那又能找谁呢?什么事都藏心里,憋久了也容易生病。适当发些脾气,相互理解,相互体晾下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多夫妻,父子,母女吵吵闹闹一辈子。这些人并非没有感情,总有什么事,第一个就是吵得凶的上来了。老家隔壁邻居李大爷和李大娘就吵了一辈子。老两口天天吵架,嗓门都大,扯着嗓子对骂,满村听见。为什么吵架呢?全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可能是李大爷说了句菜咸了惹火了李大娘。也可能是李大娘扫地尘土飞扬影响了院子里喝茶的李大爷。有一次老两口抬粪桶去浇菜园子,不知怎么吵起来了。老两口把粪桶一丢,桶里尿汤子溅了各自一身。两个老人也不嫌臭,就站粪汤中对骂了半小时。过往的人都笑得直不了腰。
后来李大爷七十多岁时中风了,最急的还是李大娘。老两口的儿女都分家另过,平日里都客客气气的,过年过节才凑一块吃餐饭。老头生病了,儿女都不大想管。气得李大娘跳起脚来骂儿女。再后来,李大爷死了,李大娘哭得那伤心哦!那几个儿女却高高兴兴的给老头子办喜丧。哭都没哭一声,办丧事连脱衣服都整出来了。
所以和亲人发脾气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
真正没感情的是那些假模假式的,表面相敬如宾,实际老死不相往来的,你死了他也不伤心的那种。没感情的发不脾气,或者发一次脾气就各自远离,各自保持距离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脾气。不是亲人,不可能老是发脾气的。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情绪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有些人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或者压抑自身负面情绪,这些人在外人眼中属于沉稳,喜怒不言于色的那种。还有些人属于天生的豪放派,情绪挂在脸上,说话办事也不会拐弯抹角。
但无论是哪种人,在家人面前都会拿出最真实的一面,因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家人是最值得信任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释放自己的情绪,做真是的自己,这个时候第一类善于在平时隐藏自己情绪的人就会变得极其突出,平时人前温文尔雅的他,为什么回家后就变得相当豪横。这类人我认为是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并且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愿意轻易得罪外人,凡事都想做的更好,这就导致他们的内心压力比较大。而回到家中后,面对最亲近的人,他们逐渐放下在外人面前的伪装,释放自己的压了,从而导致情绪的释放,也就是题主面临的问题。
但有时对家人而言,这种情况却是不公平的,很多夫妻间不能相互理解,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面对这样的问题困扰,希望题主能够耐心和家人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帮助他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改变生活状况。生活不易,多些理解和关爱,才能走的更长更远,祝题主生活幸福、安康!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你听说过“门槛猴”是怎么来的吗?
以前耍猴人平时都会训养几只猴子,无论怎么训养,耍猴人也只能去改变猴子的表象,能使其在众人面前服从表演而已。猴子在大街小巷里为人们表演时,为了能给耍猴把戏的人挣钱,玩冥不化的猴子,总会在人们面前讨好卖乘,装成一副机灵乖巧的样子,去捕获周围的人对它们有好感。
猴子一旦回到住地,它们的野性在训猴人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也许猴子会想,“我”在外面表演时受尽了委屈,自己不敢吭声,还得在众人眼里点头哈腰。现在回家了,家就是“我”的天下。
于是,猴子在家里不是翻厢倒柜,就是与训猴人作对,甚至敢爬到训猴人的肩上、头上拉屎拉尿。像这一类似的猴子,后来被人们调侃成“门槛猴”。
现实中,活得像这几只猴子的人确实存在。我有一男邻居,在外就是一位出了名的老好人,可他在家里却经常对亲人发脾气。
比如,他一到某某家串门,会大包小包的拧去,并会迎合主人家里人的胃口,喜欢喝酒抽烟的,他就带上烟和酒;喜欢吃糖食糕饼的,他也会捎上。
见着男老人就眉开眼笑,马上递上一根烟;遇上女老人就唏寒问暖,连忙倒上一杯水。甚至碰上小孩子,他也会去逗乐一下。此情此景,这位男邻居在众人眼里是位知书达礼而又懂人情世故的人。
在他的单位里,男邻居也表现得很有礼貌。与同事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第一个去得早的是他,一去就为同事擦桌抹椅,帮同事的热水杯中加热水,见着面就会与同事打招呼。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男邻居在单位上班走动时,若遇上他的上司,马上会收拢脚步,毕恭毕敬的向上司请安;若在厕所里碰到上司蹲坑,他也要凑上前去向上司问好,弄得上司蹲也不是站也不是。总之,凡知道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懂礼貌,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
可是,这位男邻居在家里另外是一副嘴脸。据知情人透露,他的父母来到他的家里,他一副我行我素、冷若冰霜的样子,没有递烟倒水的场面。他的老婆有一次生了病,让他打扫室内卫生,他装聋作哑,一派老爷样。为此事,还与他老婆大吵了一架,夫妻感情差不多闹拜。
后来,他老婆有一次去外家玩耍时,当着岳父岳母以及兄弟的面,讨伐其丈夫的罪行。可是,外家老少听了之后直摇头,一口否认女婿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岳父岳母反而还埋怨女儿是神经过敏,睁着眼睛说瞎话。并告诫女儿,只准许胡说这次,下次不准乱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都有点佩服这位男邻居了。他在家爱发脾气的缺点,居然蒙过了他的同事和外家的一群人,真可谓是伪装大师。其实,这位男邻居就住在我家的隔壁,他家一有风吹草动,我这边听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他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时针已经指向夜晚的十二点了,他还开足音响的音量,用麦克风鬼喊呐叫的“你莫走……”。我从隔壁听到他的老婆对他嘟嚷了一句:“深更半夜了要注意影响,你关不关机子,再不关你不走,我真的就要走了”。为此事,他与他老婆又干了一架。好在我没有休息,我听到他老婆的哭声和杯子碎裂的声音后,约上几个还没有睡觉的邻居破门而入,才制止了他们夫妻之间的这场战争。
作为这种一边对亲人发脾气,一边又对外人有礼貌的人,我初步分析,这类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会去认为,对外人发脾气怕被挨揍。就好比小孩子在大人面前一样,小孩子受大人多大的气,也只能委屈忍气、笑脸相向,不敢顶撞大人;否则会被大人搧耳光。
身为两面性的人,其实他们的心里非常的脆弱。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会用他们的脆弱,来加害于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软弱来伪装强大,在亲人面前耀武扬威,将他们在外面受到的委屈,一股脑的发泄在自己亲人的身上,以求心里的不平衡。
他们在家可以横行霸道,对亲人发脾气;而在外却是一副外强中干的样子,向外人讨好,对外人有礼貌。
因此,这类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若他们能改掉对亲人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面加上对外人时的有礼貌,那么,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十足的好人。否则,他们就是双面人性——一面是对外人伪装礼貌;另一面是暗中对亲人发脾气。
所以,这类人若继续上演的话,一个完美的家庭,终将会毁于他们的手中!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你是不是也这样子,跟别人交往礼貌得体、表现温柔、说话细声细语,可一回到家就各种抱怨、口无遮拦、胡乱发脾气。
一个人对最亲的人总是发脾气,各种抱怨,而对外人却彬彬有礼,喜笑颜开。我老婆也是这样的人,对世上所有的人都客客气气,唯独欺负我。因为家就是个释放情绪的地方,可能回来拖拖地、炒炒菜、看看电视、刷刷视频也就没了。
有些小孩子在学校文文静静很害羞的样子,在班里任何事都表现很勤快,对老师、对同学都是很有礼貌,跟别人打招呼很友好,还爱给同学分享好吃的,但是一见到妈妈马上就会很嚣张的样子,说话用喊、跺脚甩手、瞪眼睛、拍桌子,经常恶言相向、无理取闹以及胡搅蛮缠,在家里捣蛋,懒得很,处处表现都可以把父母气得够呛!这也不全怪孩子,你回来是不是也是把最差的一面给了最亲近的人。
有些人在外头受过气受过累,无处发泄一通,所以他们一回家就肆意地发脾气,对着自己最亲的人。我楼上好像就是这样子,两夫妻天天辅导孩子做作业,都天天骂孩子,然后两夫妻经常因为一点小小事互骂互摔东西,有时三更半夜两三点还大喊大叫摔东西骂架。但这两夫妻平时遇见我们其他人时,他们都很有礼貌,表现很得体。
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对外人很礼貌是担心自己得罪别人,在外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四处赔笑脸,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这样的礼貌其实是内心对安全的需要,是胆小怕事的表现,甚至是一种自卑怯弱。有情绪不敢在外发泄,只有发泄在家中。家中发泄相对安全,对最亲的人发泄是最安全的。因为他们很清楚,无论怎样对父母、爱人发脾气,他们都不会真正记恨。这种情绪积累慢慢就形成这种双重人格。
这种人也是缺乏修养的,修养不够就形成这种心理问题,造就这种双重人格。在外面像是带了个面具,到了家里对亲人就完全不用憋着了,面具一摘,把本性暴露出来。
如果你是这类人,就要好好学会尊重家人;如果你最亲近的人是这类人,需要你的关怀和帮助。
对父母尊重、对爱人尊重这是最起码的做人表现,再糟糕的情绪都不应该带回家。
在外面的社会,我们充其量是一颗微小的尘土,拍拍就散了,所以我们不敢也不会对外头的人发脾气,怕树敌、怕失去什么、也怕人家报复。而对于亲人,那是对我最宽容的人,即便是自己的错,是我蛮不讲理,他们仍会包容我、安慰我,也就造成自己肆意妄为。
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对外面的人表现出表面上的尊敬,这是应该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而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则无需伪装,适度的和家人发发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家人发泄一下心里负面情感的侵扰,这其实也是信任家人,只有家人才是原谅和理解自己的人。情绪低落的时候,和家人适度的发发小脾气,撒撒娇,是对家人亲近和依赖的表现,这是人之常情。
但对家人发泄不满情绪,你的负向情感也会影响到家人的情绪,也会给他们带去烦恼,虽然你发脾气并无恶意。如果没有原则,没有边界的想发就发,想怎么发就怎么发,这就说明你比较自私,对亲人蛮横,在外人面前却唯唯诺诺,是一种懦弱和无能的表现。也就是上面说的双重人格,有心理问题缺乏修养。
别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给最亲近的人使性子。发脾气是本能,控制发脾气是本领,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有以下三种人1,虚伪的人,善于演戏和伪装。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2,心肠不坏,只是不懂的如何疏导情绪的人。把最好的脾气,给外人,最坏的脾气留给亲人。
他觉得在家里人面前不需要伪装,不开心就是不开心。人总是要发泄的,他相信亲人不会因为他发脾气就轻易离开自己,或者伤害自己的利益。事后也能自我反省,主动道歉,并且做出相应补偿。
3,原生家庭里面受过伤的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懂得“人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不了解如何正确地疏导情绪。
这三种人当中,第三种人是最需要同情和帮助的。因为很多时候,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面对家人情绪反而容易失控。
原生家庭里面受过伤的人原生家庭受过伤的人,内心积压了很多的情绪问题,有些是潜意识层面的。
比如我接触的一个个例,一个看起来很阳光的男孩子。他在某家上市公司做销售,脾气真的超级好,对谁都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强,经常拿到团队第一名。
但是很奇怪,她妈妈反馈说他在家里脾气特别不好,一句话的不对付就大发脾气。
后来我了解到,他小时候常常被父母打骂,妈妈动不动就对她大吼大叫,而他又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小时候的他特别没有安全感,每次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大一点,他就害怕得发抖。
他长大以后,已经能够独立生活了。但是跟妈妈在一起,妈妈说话的声音只要大一点,他身体立马紧张起来,如果预感到妈妈要冲他吼,他马上先吼他的妈妈,大发脾气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吼完以后他自己又很后悔,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在餐馆跟朋友吃饭,正聊得好好的,突然有一个小孩子在餐馆里面大吵大叫到处乱跑。结果这个女孩子突然就情绪失控,站起身冲上去,对那个孩子拳打脚踢。
后来在一段采访中,女孩子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我听到那个小孩大喊大叫的声音,突然间就很愤怒。我记得我妈妈有一次就是因为一个小孩子吵闹,导致突发心脏病,差点没抢救过来。总之我当时就是突然很生气,我自己也很后悔。”
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情感创伤。
警惕潜意识层面的情感创伤因为过去的某段经历,当事人承受了巨大的伤害,积压了某种情绪,当类似的场景出现的时候,潜意识产生情绪连接,导致失控。
那个男孩子链接的情绪是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条件反射得进行反击,保护自己。那个女孩子链接的的情绪是愤怒,因为愤怒所以条件反射地产生暴力行为。
所以说,原生家庭里面受过伤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愈,就好比在自己的身上安装了情绪按钮,家人碰一下,相关情绪立马就爆发了。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对外人却脾气很好?您怎么看?
关系修复的大步骤:预备动作:“我想和你谈一下有关……的事情?现在是合适的时机吗?
得到同意后,就可以开始对话。
倾诉人:尽量用尊重、不指控的语气,按照下面十个步骤,把你真正的心声和感受表达出来。
步骤一:“首先,我感谢/欣赏你……”老婆,我非常感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帮助,你真的非常地辛苦。我非常欣赏你是一位勤劳、善良、充满爱心又坚强的女人。这些年,非常地谢谢您为这个家做出的努力。
步骤二:“描述事件的情境:当……”那天晚上,我因为应酬,喝了酒回来太晚,把家里吐了一地。当你大声说话,甚至说以后再也不管我的时候……
步骤三:用情感词汇标明感受,“我觉得……那感觉好像……”,如果语言能够有画面感就更好了。我内心感到非常地害怕和委屈,因为我不是出去外面瞎玩。那感觉就像小时候有一次我出去跟同学一起打球,回来就被妈妈痛打一顿,她还把我赶出家里去。我当时那么小真的害怕极了,非常地愤怒,也非常地委屈。所以,我后来就跟你吵起来了。
步骤四:“我所需要的是……”我需要的是理解和信任,我害怕被抛弃。
步骤六:提出关系目标:“我希望我们俩的关系能……”我希望我们俩的关系能更亲密一些,可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步骤七:“对这件不快的事情,我也有些责任,我为我……的部分道歉。”对这件事情,我负主要责任,我为我和你争吵道歉,对不起,老婆。
步骤八:“我下次可以改进的是……”我下次可以改进的是,如果需要应酬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不让你担心。
步骤八:“我需要你帮助我或者为我做的是……”我需要你帮助我,如果下次有应酬,我酒量差不多了,我让你给我打电话,就说家里有事让我早点回家。你帮我找个台阶。
步骤九:“如果我们各自改进自己可做得更好的部分,这能帮助我们俩……”如果我们各自改进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这能帮助我们俩更好得照顾到工作和生活,也能给孩子一个安全、幸福的家。
步骤十:“谢谢你的倾听、考虑我的请求和对我们关系所做的努力。”大家好,我是宇轩。关注我,为爱点赞~
我们一起成长,用情感智慧点亮自己,让爱充满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有礼貌?
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外受屈放心里,回家对最亲近的人发泄。亲人包容他,时间久了,他也就习以为常了。这些人也可讲是一种无能且没有情啇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