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在问答上能提出这种问题的,应该是中低层次的领导职位,肯定不是高层次的领导职位(高层次的领导人员对这个问题是能够轻松驾驭的)。那么,到一个中低层次的新单位去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不要着急“烧三把火”,先稳住队伍,研究情况,再实施新政,否则,有可能欲速则不达,所以,需要注意的问题概括起来是“稳、研、新、人、绩、正、升”这7个大字。
第一,稳。
到一个新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这是目前领导体制下的常见动作。很多情况下,单位的主要领导往往都是从外面交流进来的,从本单位副职中提拔正职的情况,反而越来越少见了。这是上级采取的一种“防止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用人策略。
那么,新领导到新单位,对你自己来说,情况不熟悉,人员不认识,错综复杂的人事脉络不清晰,不要着急“改变思路、调整人员”,一定要稳住队伍。
对单位的各种人员来说,面对一位不熟悉的新领导上任,心态也是复杂的,造成一定的思想波动也是难免的。
这个时候也需要你稳定队伍、稳住军心,保持单位的局面不出现混乱现象。所以,稳字当头,这是主要领导必须要考虑的第一件大事。
第二,研。
新领导到了新单位,第一个常规动作都是调查研究,先把单位的基本业务、经营、管理情况和人员情况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搞清楚。
常见的动作主要有: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全面了解;查阅资料,熟悉情况;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座谈交流,听取意见,拜访老同志,追溯了解。
作为主要领导,一定要组合运用以上的多种方式,尽可能全面掌握单位的所有情况,重点是三个方面:
一是业务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潜力点;
二是班子副职和中层干部的基本情况,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三是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的基本情况,主要是防止自己做决策时翻腾出过去的“幺蛾子”。
当你了解这些情况之后,你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自信满满,就不会乱拍脑袋、稀里糊涂,更不会被人挖坑,首先做了开局平稳。
第三,新。
新领导到了新单位,上级不是让你来养老的,也不是让你来守摊子的,而是让你来打开新局面的。再说了,你到一个陌生的单位,肯定不能走老路啊,照葫芦画瓢,谁不会呀?
如果你不采取一些新举措,不带来一些新变化,不取得一些新成绩,上级会怎么看你?员工会怎么看你?大家肯定认为你的水平一般、能力普通,就会瞧不起你。
所以,新领导上任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提出新目标、展现新思路、做出新调整、带来新变化、创造新业绩。
高明的主要领导,一定会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的原则,稳住单位的基本盘,在基本面之上寻找新机遇,在新变化中追求创新开拓,在创新开拓中要追求实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为了变化而变化,如果创新的思路不切合实际,就可能出现“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问题。
第四,人。
路线确定之后,人才是主要因素。提出了新目标,要落实新思路,就必须调整干部队伍,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没有自己的队伍,是干不成大事业的。
新领导到新单位上任,各种群体的心态是复杂的。原来准备转正的资历较老的副职,肯定对你的带来表示不满,不太可能积极支持你的新思路;其他的副职不了解,都在暗暗观察你;原领导的心腹、老臣,也担心你会对他们进行调整,心慌意乱;一些被边缘化的中层,希望你能重新启用他们;普通员工都盼着你的洗牌能给他们带来新机会。
如何用人,应该是新领导的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如何选人用人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资料,可以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通过跟干部进行谈话,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脾气和能力水平;通过基层调研,可以了解群众的口碑,等等。
但是,第一次调整干部不宜太多,不能影响队伍的稳定大局,把关键岗位和核心职位的人员调整成自己的人马,至少要调整成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保证你的新目标和新思路有人才去落实。
第五,绩。
了解情况,提出思路,调整干部之后,就要验证你的这套动作的有效性了。最好的验证就是出业绩。所以,你要集中精力抓落实,抓成效,抓业绩,尽量扭转单位不利的局面,取得新变化,带来新成就,让上级知道任用你是对的,让单位员工认可你,让其他不服气的干部服气你。
所以,这个阶段,你要一心一意抓经营、抓管理、抓发展、抓成效,尽快做出成绩,其他的事情都要放一放,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证明你自己,树立自己的威望,让队伍服气,为下一步大发展打牢基础。如果开局不利,大家都对你表示不服气,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你说的话没人听,再好的思路也没人帮你去落实。
第六,正。
你提出了新思路,调整部分干部,做出了新成绩,单位的精气神就会提振,大家的心气就会高涨,你的威望就树立起来了。在这个互相验证的过程中,你对副职和中层干部都比较了解了,是不是一条心?能不能干?水平如何?态度怎么样?你心里自然有数了。
这个时候,就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较大规模地提拔、调整干部了,主要目的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只要跟我一条心、只要尽心尽责工作、只要敢于开拓创新、只要能做出业绩,我就要提拔重用谁!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干部,一定要做好布局,把自己的人马用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将来做出大业绩打牢基础。
第七,升。
你提出了新思路,布局了新人马,下一步就要加快发展,做出更大的业绩,为自己的晋升打好基础。你来一个新单位,目的就是要转变这个单位的面貌,通过提升单位的业绩来获取晋升的资本,前几步策略,其实都是围绕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
以上这7个大字,就是一个履新的主要领导所应该采取的基本策略。对于一个单位来讲,主要领导就是“领头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新目标,采取新思路,制定新措施,调整干部队伍,选拔优秀人才,加快单位发展,实现新的辉煌。所以,上任新职位之后,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主要领导的核心职责来开展。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谢谢邀答!接任一个单位主要领导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根据笔者观察,一般得注意“三要,五不,两把握”。
“三要”,就是要展示第一印象,要尽快熟悉情况,要保持亲和力。要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到一个新的单位就任主要领导,在见面会上要展示自己的形象,给新同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穿着要大方得体,言行要谦虚谨慎,要精心准备见面会上的讲话稿,既要体现满腔热情、务实进取,又要体现思维活跃,思想深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要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到一个新单位任主要领导,一开始并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上任伊始,深入调查研究,迅速进入角色。要一边熟悉情况,一边处理急难险重问题。要全面掌握领导班子成员情况,干部职工情况,单位财务状况,各方面工作现状等等。从而为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保持在同事中的亲和力。来到一个新的单位,即使对一些事情或者矛盾心中有数了,也不要随意表态拍板,要注意循序渐进,注意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要灵活,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与班子成员相互尊重,对下属切不可盛气凌人,最好能给大众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五不”,就是不否定前任,不急于改变思路,不急于调整干部,不小题大做,不重新起炉。不否认前任工作。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是一任接一任的干下去,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切忌讲以前的不是,讲了就等于否定了大家,肯定会引起大家不满。务必注意多肯定过去领导班子的成绩,少夸大以后的期望。
不急于改变思路。我们党提倡的是继承与发扬,不象西方多党执政,换个领导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计划,肯定也经过了调查研究,深思熟虑,集体讨论,凝聚了集体智慧。初来乍到,先是详细调查研究,全面走访了解,而不要急于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案,改变以前的工作思路。
不急于调整干部。单位不管大小,都会有一些传统势力,都会有一些利益平衡。原有中层班子结构和人员安排,可能不仅仅是前任领导的意志,也许还牵涉到上级领导,或者对本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外单位领导。等自己准确摸清情况后,再来慎重考虑。
不对财务问题小题大做。任何单位财务都不可能滴水不漏。如果组织上对前任进行了离任审计,并认可了前任所做的一切,只要没有明显的大问题,就不要去纠结过去事情的来龙去脉,该签字的还是要签字,该报销的还是要报销,不要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不把一些关系项目重新起炉。只要社会上还暂时消除不了凭关系办事,就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关系也许不是前任领导的关系,有可能是上级的,或是上上级的关系,但又不方便告诉你。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去刨根问底,知道得多不一定是好事,只要把以后的事努力做好就可以了。
“两把握”,就是把握工作大局,把握工作重点。把握工作大局。随时掌握领导班子成员思想和工作动向,把握各部门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进长,把握各方面工作协调运作情况,等等,随时防止整体工作偏离正确轨道。
把握工作重点。要处理好一般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又要抓住关键,重点推进。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充分调动助手和大家的积极性开展工作。
总之,到一个新的单位任主要领导,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树立权威,通过凝聚人心,集思广益,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想如果是我,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尽快对人的了解。特别是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特点,分别承担什么职责,分管哪个领域。
第二、要尽快对单位的工作职责、三定方案熟悉了解。对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处室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解。
第三、要尽快了解目前承担的重点任务,特别是上级领导关注的、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任务,及时调度进展,把握好进度和质量。
第四、到基层调研,了解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听取服务对象对本单位的意见建议和工作需求。
第五、找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谈话。了解大家想法也鼓励一下,齐心协力共同把工作干好。
第六、在对上述工作做好准备情况下,适时召开全局干部大会,把自己对工作的设想、要求和下步打算和大家做个报告,明确目标方向,凝聚共识和力量,把工作做好。
在下步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大家作用,团结各方力量,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树立和弘扬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对重点工作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这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主要领导,关键在“主要”, 必须从上任伊始,努力在德能勤绩上彰显“主要领导”的良好素质,在胸怀大局、开拓新局、应对变局中,与时俱进推进单位建设发展。
把好方向。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注重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做到对标看齐,在大事大非上毫不含糊。注重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紧密联系实际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上见成效。注重在行动上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提高执行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方可找准工作突破口。心中有蓝图,胸怀“两个大局”,按照既定的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并在实践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发展。眼中有重点,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明确本单位的工作重点。手中有章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长远,力足当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稳中求进。这是干好工作的总基调。统筹中兼顾,主要领导心中应有大格局,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学会弹好钢琴,防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继承中创新,对于前任作出的科学合理决策,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同时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担当中作为,坚持以底线思维、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始终做到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带好队伍。这是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的“关键”支撑。公道正派。在涉及人财物等敏感问题上,坚持按职责办、按规定办、按程序办,善用具有“三牛”精神的干部。求真务实。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抓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杜绝好高鹜远,不搞形式主义。廉洁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为官一任,当振兴一方。主要领导应不负重托,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实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静观花开花落,笑谈时代新声。欢迎【+关注】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可概括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
一是稳中求变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稳定。
这里的稳定,包括稳定人心,稳定政策,稳定人员。
既然上级派你去接任,是对你的信任,希望你把这个单位搞好,很有可能这是一个烂摊子。
你的到来对单位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希望,所以你不能辜负大家对你的希望,跟大家的第一面就要表态,让大家放心,你是来努力工作,为大家创造利益的,而且有决心,有能力把这个单位带好。
对前任的政策,你重要的是先继承下来,不要做否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让大家都安心。
对单位的人员结构,部门设置,尤其是中层干部,不要急于更换,先维持原状。
但稳定不是一成不变,一点不变,要稳中求变,在各方面全部稳定下来之后,才可以有所变化,但要变着准,变得有分量。
二是变中求新
换汤不换药的变,老套路的变,没有新意的变,不会引起单位的真正的变化,就不一定能赢得员工的赞同,敬佩,欣赏。所以一定要做到变中求新,这里的新,就是要有新意,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
要提出新的目标,根据群众的建议,及自己的思考,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单位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形成全体员工的共识。
要提出新的路径,光有目标是不行的,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办法,步骤,措施,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让全体员工形成行动力。
要提出新的模式,这种新模式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有所突破,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创新,在发展方式方法上创新,在为员工谋福利上创新,等等。
三是新中求实
有了新的目标,新的路径,新的模式,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把这些创新的东西落在实处,也就是要做到新中求实。
所有的创新都要务实,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只求高大上,不能脱离实际。
所有的创新都要落实,再好的措施办法落不到实处,都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要让所有的员工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加大执行力,把所有的目标都落到实处。
所有的创新都要查实,工作布置下去之后,要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要批评教育,对不认真落,实敷衍塞责的人,要给予严厉的惩处。
以上只是个人感受,并不全面,更不完善,仅供参考。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古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说明了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换后,新任的领导到位后将会对单位的一些规定进行修改,对人员进行调整。如果你新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是不是要烧这‘‘三把火‘’,我觉得,未把单位的一切情况摸清楚之前,暂时不能烧,否则将会惹火烧身。那么,新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要如何办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单位的人员情况。作为一个单位,大家能够在一起上班,应该说是有缘。其目标是共同把工作推进,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业绩。但是,在一个单位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也有不干工作,爱拍马屁的职场老油条,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你刚到单位任主要领导,来逐一分析这些人的特长,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为对症下药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单位的管理制度。初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对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不会很了解。那么,就要尽快了解单位的管理制度、办事流程和重点工作,找到管理的簿弱若环节,尽快修改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修改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对职工有约束性或惩罚性的制度,要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因为这些管理制度就是约束职场老油条的武器。
三、调整部分岗位人员。针对不同的岗位拟出每个岗位的责任清单,尽量做到将所有的工作分解到具体的岗位。结合前期了解干部职工特长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调整,在调整岗位时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真正把会干事、能干事的职工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特长。
总之,新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要在管人和做事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把团队带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