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讨好领导了?其实,这个热议是由一个帖子引发的。我先把这个帖子,摘录如下,然后再结合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女生,985硕士,今年入职事业单位办公室。每次开会和接待,70后的领导都安排我端茶倒水。第一次端茶倒水,我努力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第二次端茶倒水,心情超级DONW,感觉超级LOW。这是第三次了,实在受不了,凭什么让名校硕士伺候他们,讨好领导的意义何在?我存在的价值何在?瞬间引爆了“90后还用不用讨好领导了”的大讨论。
众说纷纭,至于各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有个回答的点赞很高:凡是那些劝你先当孙子再当爷爷、多年媳妇熬成婆的人,都是大骗子。这帮人都是70后,他们只想继续压榨你们。
作为70后,先问一句,你们高中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丢到太平洋了吗?回答这种问题不是选对站边,不能对立矛盾看问题。总体上来说,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这是一种时代大趋势,也是职场生态持续净化的良性趋势。应该从底层逻辑的变化,用“三变两不变”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第一个变化:投入回报率的大幅下降。
如果用经济学常识来分析,巴结领导,是一种投入,领导给予利益,是一种获利。90后也不是一个“高尚的物种”,凡是动物都是趋利的。谁都想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代职场,投资回报率断崖式下跌,导致90后不愿意巴结领导。
70后对于50后来说,也是当年的“90后”,喇叭裤飞机头,老娘拿着菜刀追着打,思想比90后还活跃呢。可是,那是计划经济时代,你在一个单位里,生老病死,分房子、发粮票、结婚开介绍信、孩子入托上学、死了办告别仪式,所有的资源都在领导手里。巴结领导,讨好同事,就能少投入多获利。那个年代,叛逆者几乎无法更好地生存发展。
市场经济,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你的领导能给你带来多少利益?他能给分房子吗?他能解决找漂亮媳妇问题吗?他能给你孩子解决进名校的名额吗?现在的领导手里并没有“垄断”资源,甚至领导的压力和焦虑比你还大。关键是工资还这么低,凭什么巴结你?有个跟帖说的好,领导给我开月薪5万,我“舔”得比谁都欢。
【二】第二个变化:去中心化的生态正在形成。
如果用社会生态的观点来分析,去中心化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后,谁也不想巴结领导。任何时代,也没人愿意巴结领导,巴结别人,更多的是因为没有选择。
最近,有个特火的短视频:领导质问员工,公司把你培养成熟了,你就辞职,对公司太不忠诚了吧。员工一甩手,我上班是来挣钱的,我凭什么忠诚你?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效忠我妈去。
什么是中心化的生态?你在单位里,你的能力、业绩、工资、提拔,是由上一层领导决定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中心化的生态正在向去中心化的生态演变。
什么是去中心化的生态?你是互联网的海洋里,你就是一条游动的鱼,谁也不能掌控你的命运。你不需要讨好领导,甚至不需要“领导”,只要你有技能、有才华、有实力,不需要巴结别人,不需要讨好那些对你无用的人,只需要从信息海洋里争取一小部分粉丝喜欢你就可以了,就足以让你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不需要看领导脸色,不需要由领导来决定你的价值。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太多的平台,再加上交易和结算手段的创新,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距离、交易的限制,必然推动个人IP业态的逐步形成。如果你把个人能力和网络变现能力嫁接起来,你可以让财富产生裂变式增长。
比如,你在单位能写材料,以前想挣点钱,就是给别的单位培训,领导要批准,你还要请假,花时间准备,支出路费,可能还收不到讲课费。现在,你用一个网名,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网课,晚上放在网上售卖,第二天早晨收入就进入你账户。只要你有才华,就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睡后收入”,如果你不说,你的领导和同事都不知道。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给每一个草根都提供了无限可能。副业刚需,成为现实。当你有经济实力的时候,你有足够的底气不“尿”任何人。放在几年前,就算你有本事有才华,你的能力只能为单位服务,因为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你没有变现手段和裂变渠道。
【三】第三个变化:个体主义对集体主义的叛逆。
不仅仅是这一届90后,有反传统和叛逆行为,上一届90后比这闹得更厉害,改变了全世界。这一届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掌中宝”,独享两代人的“资源”,从小就没有“分享”的理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没人可以分享。
70后的人,一家几个孩子,分享家里不多的资源,再加上父母的传统教育,基因里就有集体主义概念。工作之后,更是强化了集体主义的教育,养成了行为习惯。70后的人,比较守规矩,懂得在共性之下发扬个性,个性要服从共性。
这一届90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个人主义崛起。社会心理学家dewall做过一个深入研究:1980到2007年,流行歌曲中“我”出现的越来越多,而“我们”出现频率大幅度降低。大数据证实这个历史规律:这一届90后,更崇尚个人主义,做自己想做的事,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才有成就感。90后群体间,互相认同这种身份,互相强化了个人主义。
比如,90后给领导端茶倒水,首先顾忌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顾忌同伴的感受。在家里,给长辈和客人端茶倒水可以,但在单位里,给领导和客人端茶倒水,个人心理上不接受,也害怕同龄人嘲笑自己是“舔狗”。这一届90后抱团取暖,高扬“反传统”理念,这是历史必然趋势。
这一届90后比较喜欢的一个签名是,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为了自己的爽,宁愿点燃那一瞬间的璀璨。可是,对于70后来说,看看肩上一家人的重担,哪敢只为自己爽来一次“瞬间的璀璨”?
【四】第一个不变:人性的底层逻辑没变。
不管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这个底层逻辑不会变,也不应该变。
对于985硕士该不该端茶倒水,不做上纲上线的评判,没有任何必要。作为办公室里最小的年轻人,你就把领导和客人当成长辈看待就可以了。大大方方、理直气壮地端茶倒水,只是表达你的基本素养和基本的文明礼貌。反过来讲,你家里来了客人,你让客人给你倒水吗?
我们反对,年轻人把端茶倒水当成巴结领导的“投机”手段,也反对领导把端茶倒水当作测试下属服从性的手段。对于90后该不该端茶倒水,领导不要有“先当孙子再当爷爷”的思想,90后也不要有“巴结讨好”上司的功利心,互相都当成平平常常的文明礼貌就可以了。
【五】第二个不变:先做人再做事的底层逻辑没变。
不管社会如何演变,做事先做人的底层逻辑不会变,也不应该变。有人说,互联网经济,你可以在网上跟一条“狗”做生意,大意是说,人与人之间交易更加简单快捷,甚至不需要知道你是谁。所以,受这种短期经济思潮的影响,这一届90后不太注重“做人”,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有本事,能挣来钱,天王老子,我都不“鸟”他,老板对我也得低头,上司必须哄着我。
这个时代以及未来时代,真的只需要“智商”不需要“情商”了吗?首富马老师应该是最有资格评价了吧,他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智商防止失败,情商决定成功。先做人再做事的底层逻辑,根本不会改变。
最近,俞敏洪在直播中说了几句话,正好回应了这个问题:99%的私人老板,评价一位下属,不会看他请不请老板吃饭、给不给老板倒水、拍不拍老板马屁。但是,俞敏洪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就是这种老板,我不喜欢三种人,背后议论别人的员工,表面做事认真的员工,一说话就得罪人的员工,再有本事,我也要请他离开公司。
作为70后不从自身角度讲大道理,也不从书本上灌鸡汤,从以上两个大老板的角度证明,这个时代,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用这个简单的道理,来分析985硕士不愿意端茶倒水的事情,就容易想通了。
作为办公室里年龄最小的985硕士,给领导同事端茶倒水,你不要想多了,也不是别人都要欺负你,只是觉得你年龄小,安排你比较合适。你只是偶尔端茶倒水几次,相信领导不会长久让你做这些杂事的,也不会只让你端茶倒水的。既然到了基层岗位,就要放下身段,铺下身子,融入团队,配合工作。你再有才华,也要在实践中展现,体现出你的价值。
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许多人在单位里喜欢讨好领导,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领导能够在工作上多方面的照顾自己,为自己的升职加薪增加助力。在讨好领导的员工里面,年龄偏大的员工占大多数,在我们公司也是出现这样的现象,而在公司里讨好领导,为什么没有那些90后或者更加年轻的员工呢?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考好领导的人群里年轻的人占少数,那和他们的年龄阅历有很大关系的,下面我可就根据你提出问题来进行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其实他们也希望能够讨好领导,只是经验和阅历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没有大胆的付诸行动第1种原因:年龄决定了他们如何面对领导在职场里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他们的年龄提到了主要原因。在这样一个年龄层次里,对待如何领导好领导,还是一个懵懂的阶段。
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阅历,毕竟讨好领导也是一门技术活,因为在职场中的工作经验少,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讨好领导。
因为90后的员工感到自己年龄不大,而且那些年龄大的领导不愿意接纳自己,会在思想上产生障碍,心里有所顾虑才不愿意讨好领导。
有的时候领导因为90后年龄太小,不愿意和这些年龄太大的领导打交道。不在一个年龄阶段,相互交往的时候会有一种隔阂。
在和领导打交道的时候,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决定了这个人能否可以得到领导认可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是90后刚参加工作,还很年轻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有些90后刚参加工作,甚至还不知道怎样开展自己的工作,更不要说如何的讨好领导了。再不知道自己用什么方法讨好领导的时候,往往他们会采取回避的方式。
那些刚进入职场的90后员工,因为不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害怕自己在和领导打交道时得罪领导,就不愿意去和领导来往,在外人看来就成了不愿意讨好领导的行为。
人际交往能力是需要在工作中很长时间培养出来的,刚参加工作的90后,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所以就造成了有些90后想讨好领导,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情况。
有些90后认为自己刚参加工作不久,自己也不一定会得到领导的重视,想讨好领导的人也有很多,自己何必去凑那个热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有很多年轻的职员认为去讨好领导,都是那些在职场上工作很多年的老油条才会去干的事情,自己还很年轻,没必要把精力放在去讨好领导的事情上。
还有很多90后的职员认为,自己还不知道能在一个单位干多长时间,说不定自己再过两天就跳槽到其他单位了,费尽心思的去讨好领导是多此一举的事情。
有些90后刚参加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工作阅历,他们并不了解领导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刻意的去讨好领导。
那些90后的职员,虽然已经参加工作了,但是他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玩乐上,没有用一个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更不用说去讨好领导了。
并不是所有90后职员,都不懂得去讨好领导,只是自己的事工作阅历不够,工作心态还不够成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讨好领导,这才造成了让大家都误认为他不愿去讨好领导。
有些90后认为,自己参加工作是以挣钱为目的,和领导没有一点关系,刻意的去讨好领导,还不如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才是主要目的。
我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自己年轻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全部心思在工作上,更不用说如何去讨好领导。其实你在问题中说到,那些90后并不是不愿意讨好领导,而是不知道去怎样的讨好领导,这需要有长时间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们不能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讨好领导上面,年轻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以积累工作经验为主。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主要目标,毕竟现在自己还是刚参加工作正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时候,不要把讨好领导当成自己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毕竟每位领导喜欢的还是那些有能力,并在自己岗位上能干出成绩的员工。
—END—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点赞,转发;有不一样建议的朋友请留言讨论哦!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恰恰相反,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脑子转的很快。特别是一些90后,他们在家可能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可一旦到了办公室,在领导面前那真是太有才了,端茶倒水,忙前忙后;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情会勇于承担,尽力去做,至于完成的如何那是另一回事。
我挺欣赏这样的孩子的。至少他们懂得角色的转换:在家里是孩子,是掌上明珠;到了单位就是职员,即使想任性,也都会忍着。
回想起年轻时的自己,根本就不懂得这些,不是清高更不存在对领导的不尊重,而是觉得在领导面前大方地承诺,很不好意思。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情,只会埋头苦干 ,也是勤勤恳恳,就是不会说出来,也不愿过多地表现出来。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改变。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要双商高,懂得察言观色,还要勤奋努力,敢于担当。现在不少90后,在这点上做的挺好,值得欣慰,未来可期。
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答:尊严、知性、实力!
1、自身过得硬,不必去讨好。
2、即使我们五零后,也从不讨好领导。
3、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学养,出硬碰硬成绩,作实打实的贡献,让领导来“讨好”你。
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谢邀:
山水轮流转,时代在变迁!
老的拼命赚,少的很潇洒!
工厂是公园,亮丽时装展!
爱咱就咱地,领导又怎样!
此处不留渣,自有容渣处!
为什么现在许多90后都不太愿意去讨好领导?
90后才20多岁,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他们大都又个性,不愿意低三下四的喝鬚下水,再说了他们一般不缺钱花,房屋大部分都是父母给准备好了!也就是上班吃饭而已,所以不需要去,舔腚溜沟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