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作为国企老HR,直接回答一些干货吧。

第一:央企国企招聘主渠道是校招,补充渠道是社招。但是,社招比例很少,主要面向企业内部没有的紧缺专业人才和成熟人才,而且数量很少,程序很严格。为什么呢?就是害怕放开社招的大门,把招聘搞成“关系户”绿色通道。干脆,就把大门关闭吧,避嫌。

第二,央企国企为什么主渠道是校招?这是因为央企和国企,规模都比较大,内部的人才体系健全,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容量大,存量本身就大,甚至余量也很大。自己的人才,都用不过来,凭什么搞社招?你搞社招,员工就会怀疑领导的动机,是不是又把七大姑八大姨招进来了?主要原因是:国企央企,不缺成熟人才,也就是说不缺“当官”的,缺的是干活的,真正缺人的是一线岗位,所以,招聘学生最好使了。一张白纸进来,加上完善的培训体系,很快就能用上了,不需要社招成熟人才。

第三,国企央企都有责任和义务消化社会就业压力,每年上级管理部门,也给国企央企下招聘指标。国企央企都比较大,比如,某央企120万人,每年自然减员就是十万,他肯定要大规模招人啊。正好要消化社会就业压力,从大学里才能批量招人啊。

第四,校招方便,成本低,户口指标等充足,比社招简单多了。大学生对企业来说,依然是一张白纸。主要的考试要素,第一是学历,第二是专业,第三是基础知识,第四是基本素质。相对来说,容易判断价值和标准。考试,可以统一试卷。面试,可以批量面试。再说了,上级也有户口指标,享受一些企业优惠政策,企业当然愿意校招了。

最后,归根到底,央企不大规模搞社招,主要还是为了避嫌。我在招聘岗位上做过,只要你要社招一个专业人才,你等着吧,一百多个条子进来,你招还是不招?招一个人,得罪99个人。招的这个人,还不是你需要的专业人才,可能就是一个混饭吃的夫人、小姐,你说怎么办?我们公司领导说,打死也不社招了,简直就是一场折磨。明白了吗?

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大家好,作为一名11年国企员工,今天说一点公司不让说的吧。

国企包括央企,央企是相对高级的国企,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概念,而国企招聘主要是应届毕业生招聘,其次是一些社会招聘。我所在企业每年都会有校招,但是已经4年没有社会招聘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想大概有以下3点原因。

1、国企内部饱和,现有人才可以满足技术发展需求

社会招聘主要针对现有人员无法满足本身需求的情况,需要紧急在社会上吸纳一些优秀人才,以求在短时间内满足自己的生产需求,当没有这种需求时,社会招聘不会启动;

而校园招聘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对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是给自己注入新鲜血液,这是必须要有的。

国企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管理体系、人才体系已经健全,内部人才梯度已经形成。国企都是多人的,真没有哪个国企是很缺人,即使缺人,也是缺实际干活的人。如果校园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进来,经过完善的培训体系过一轮,胜任岗位已经足够。

说到底,就是没有需求。

2、不进行社会招聘,避免"关系户"

我曾经参加几次招聘面试工作,负责校园招聘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校园招聘每年仅有1次,是上级公司整体把控,流程明晰,相对比较严格,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会收到一些"面试关照"之类的信息。

社招相比校园招聘,会松懈一些,是本单位自行把控,关系户会更多,招聘风险也会更大,后续跟着审计,麻烦的事情也更多,所以人力部门及相关决策部门是不喜欢社会招聘的,如果一有不慎,被人举报,或者哪怕出现一点疏忽,都会被人抓住把柄。

所以,能不招则不招。

3、社会招聘,费力不讨好,校园招聘,省时赚口碑

社会招聘基本都是各单位自行负责,这就需要人力部门、需求部门、主管领导共同决策,流程复杂,而且作为用人部门,人力资本有限,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分你的人工成品,基层员工都不喜欢,所以社会招聘,真的是从上自下没有说你好。

校园招聘有国家促进就业这个大政策,央企国企要履行企业责任,从大学找人,首先国家和社会就认可你。新入职员工开始时期人工成本较低,还可以分担现有员工工作量。关键的是,领导们在现有成熟流程下工作,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不会有其他啰嗦。

最后,央企国企确实不大规模搞社招,最重要的是,公司内部领导不想搞特殊化,规避政策漏洞和潜在风险,也避免与其他关系户的矛盾。

除非是想干事的一把手想搞,要么就是有极其迫切的用人需求,否则,能省则省。

▶️我是@自胜者 ,欢迎关注!

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给你带来有价值的惊喜!

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从问题来看,可能对央企存在一定的误解。作为一名央企的人事,我要提醒你:央企的概念很宽泛,不同层级,不同岗位,选人用人方式不同,招聘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为什么央企基本不社招呢?

1.央企领导人员选聘,主要以组织认命为主。

央企选人用人,主要企业内部民主推荐、组织任用为主。比如:央企总部机关(即:一级单位)就很少社招。大部分央企总部机关都属于副部级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非常谨慎。一般来说,领导人员都是由国资委管理,组织部选聘,选拔范围主要以系统内干部或者同级央企内干部为主。

2.央企内部的选人用人标准,不适合社招。

根据央企的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一般应具有相应的资历和经历,比如:需要具备相应的工作年限,相应的岗位工作经验。如果通过社招,真正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很少,且很容易水土不服。

3.大部分央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

央企内部,尤其是总部机关或者二级单位,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都是人才济济,内部人才资源比较雄厚,没必要用社招的方式。

4.央企普遍需要承担校招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企业持续造血。

很多央企和政府部门比较类似,每年都需要承担吸纳毕业生的重任。一般来说,对于基础管理和技术岗位,每年都会组织进行校园招聘,招聘过程与公务员比较类似,也是逢招必考。一方面: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给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是为国家完成毕业生就业的任务。

二、央企选择招聘方式,与企业层级和岗位有关

央企具体采取哪种招聘方式,主要与企业层级和岗位有关。

1.央企总部机关的领导干部,主要组织部门民主推荐和系统内交流选聘为主;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以校园招聘为主。

2.央企的三级单位,也经常社招。因为央企的总部机关主要以管理和技术研发为主,三级单位主要以生产、制造等具体的实体产业为主。所以很多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一般以劳务派遣工、外包工为主。对于上述岗位,也是经常采取社招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

1.因为央企的选人用人方式、标准比较严格,且央企内部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健全,还有系统内和同级别其他央企的人才资源供应,这些都足够企业筛选使用。

2.央企的领导人员,以组织选聘为主;一般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以校园招聘为主。央企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人员,主要以社招的劳务派遣工、外包工为主。

3.所以,央企也会进行社招,且每年的占比还不小,只不过招聘的岗位更加倾向于一线,且不占用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

很多央企大量通过社招形式,招聘劳务派遣工,但是在同岗同酬等方面,执行的还不到位,正式工和劳务工的差距依然明显。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感谢邀请!目前央企和国企不是不社招,而是招聘门槛较高。

一般招聘都要求是应届毕业生,最低学历必须是大专。

当然所持文凭越高,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

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国人是

越来越在意文化修养。

如今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进入央企或者是国企。

首先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过硬的毕业证。

其次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去应对考官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后能不能被央企或者是国企录取,也还是要靠一点点运气的。

运气好的话就容易被录取,如果运气不太好就不容易被录取。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的分析,如果不满意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现在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他们进人都是直接进行校招。原因如下:

1、要用的人是普通岗位的员工,从学校招应届毕业生办理入职手续简单,学生的档案和派遣证在手。无需负担调档案、转社保关系等等事情。

2、才毕业的学生入职培训、培养,个人资金、社会经验不足,更有利于稳定下来,而且年青人身体耐得住加班加点,因自身身体原因导致的工伤工亡出现率低。

3、才入职的学生有实习期、见习期、这个阶段薪酬付6到8成,而且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低,可以在薪酬方面节约不少资金成本。

4、社招也有发生,只不过招的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

为什么央企国企基本上不社招?

回答。我国目前有法律两百多部!但没有一部法律是规定企事业单位招工法。可以肯定的讲,各行各业 招工都内部消化啦。就是对外招工的位数可怜的那也少部分人也是设置了很苛刻的条件。“门槛设置到超过人的高度” 更不要说 央企招工了,这个风水是到不到民间的。望再也不要有奢望的想法了。各单位招工都是沿用以前的老办法,(内招)为此国民迫切希望早日出台国民招工法。政策性指导 社会招工的尴尬,以缓解社会需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