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员工,才叫内退。副科以上的,叫作退二线。员工内退后,拿打折的工资,不到四千元。副科以上的退二线,拿80%的在职待遇。内退,退二线,都是土政策,合法不合法,论不上。不过,总比私企好吧,私企干不动了,就辞退了。内退,是国企才有的“好”政策吧,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啊。

合法不合法,谈不上,因为这是企业内部政策,而且都会选择让你“自愿”选择的办法。让你回家,还给工资,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而且还是你自愿选择的,你到哪里都告不赢,因为人家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总体认为,内退政策是好政策,就看你怎么看待了。

【一】内退是国企独有的特殊政策。就是让你提前回家,给你工资,等你到60岁正式退休后,正常领取退休金,退休金与60岁退休的人一样。这是很好的政策,就你怎么选择。如果你不差钱,身体不好,或者子女需要你看孙辈,你完全可以选择内退。一是照顾家庭,二是提前享受晚年,三是可以再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四是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是我,我愿意内退,然后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自媒体爱好。

【二】内退的缺点。国企搞内退,工资可以保留,但是奖金,肯定没有了。你都不上班,凭什么还发奖金啊。但是,反思一下,凡是搞内退的企业,都是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的企业,哪里有多少奖金?如果你在职工资收入4000元,内退3800元,可以选择内退,再找一个自己擅长的工资,理论上,收入反而会增加。

【三】内退的诟病。很多人反对内退,主要是三点:

一是强制性,一刀切。有的人愿意内退,有的人不愿意内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企业往往按照年龄搞一刀切。表面上,都让你自己申请,实际上有的是手段,比如,用考核、降级、增加工作量等手段,倒逼你主动自愿申请内退。

二是害怕。害怕企业内退后,不再管理你了,失去了国企的依靠。现在又搞移交办社会职能,害怕内退后,被移交了,企业不再理你了。

三是担心。担心自己内退后,企业开始大幅度涨工资、涨奖金,感到太吃亏了。比如,有的企业经营困难是,内退了一万人,结果行情变好了,留下的职工大幅涨工资、涨奖金,导致内退的人开始堵大门,感觉上当受骗了。

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名中石油的正式职工,我们也收到过这样的政策。

你的问题主要是想知道,国企让员工50岁内退合法么?

我结合我们大庆油田的职工内退方案,来说说我对这件事儿的看法。

内退这件事合法么?

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你如果想了解是否合法,应该咨询当地的政策。在我看来,一个国企,既然发布了政策,肯定是合法的。国企有自己的法律团队,他们制定的政策一定是经过层层整改的。

既然我们没办法在法律层面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换成道德层面讨论这个问题。

政策是否要求满足条件员工必须执行?

我所在的企业政策是个人自愿执行,并且到了退休的时候,还是按照正常标准给开工资的。

国企的女性职工一般都是50岁退休,男性职工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应该只针对男性职工。如果这个政策是强制执行,那我认为企业做的不对,如果不是强制执行,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规定也更人性化。

如果你的工作特别辛苦,你都干了这么多年,家里不缺钱的情况下,50岁提前回家休息,到了60岁正常退休。这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国企职工的退休工资和退休前的工资标准挂钩,如果你缺钱,不想退休,那就继续在原岗位工作。

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政策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口趋于老龄化,国企的老员工很多,虽然老员工有经验,有技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是走下坡路的。生产力是跟不上节奏的。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需要年轻的力量。所以企业出台这个政策也是为了吸纳更多年轻的生产力。

我们可能觉得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中国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你提前内退,你的孩子有机会就业,你愿意这么做么?

总结内容

如今的内退和当年朱镕基总理的政策形式不一样,但我认为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境界提高,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年代,除了为自身考虑,还应该为我们的厚待考虑,国有企业发展好了,能很大程度上推动我们祖国的发展,祖国强盛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借光”,这也是我们自身价值的延续。

但是,我非常明确的指出一点,如果这个政策是强制的,并且相当于开除员工,不给退休工资,企业年金,公积金无法提取等,这个企业做的一定是不对的,而且是违法的。

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国企的领导55内退,工资待遇1分都不少,你们知道吗?

工人吗,只能呵呵了

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合不合法这得结合实际情况,我就是一名国企员工,属于煤炭企业。58年建井,63年投产,历经60年几代人,曾经为国家的煤炭生产做出过贡献。现在资源枯竭了,企业在国家去产能的大潮中光荣退出了。由于企业没了,所以省市根椐国家去产能政策对企业员工的安置做出了安排,其中就有内退政策,说实话,这对于我们在煤矿摸爬滚打了将近一辈子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利好的政策,因为:

1.如果没有内退政策,50岁的人就要面临二次就业,可是50岁的年龄确实是个尴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哪儿哪儿没人愿意用,还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将近小一万元,压力山大不说还可能因此患上抑郁,对生活满意度大大下降,只能拖着半老的身躯憋屈巴拉的活着,上不能照顾老,下不能顾着小。

2.煤矿工人在煤矿干一辈子,对外面的世界很陌生,技能单一,又无高学历,离开煤矿很难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能干一些苦力活,但偏偏50岁的年纪已经过了黄金时期,拼体力明显力不从心,所以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保安、更夫等。但这些工作往往薪水很低,又没有五险一金的待遇,挣的钱缴纳了保险根本不够撑起一个家。

3.如果有了内退政策,就是按照政策可以提前内部退养,尽管离开了原有的岗位,但国家给缴纳保险,并且每月可以领取内退工资,尽管不象在岗时那么多,最起码有个保障,这样一来,有内退政策和没有内退政策区别就出来了,算细账的话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的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觉得内退政策合不合法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它是不是符合实际,是不是为人民群众着想,是不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对内退政策的一些体会和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谢悟空邀请:“国企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不合法,”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是按照各省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相关指导意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集体研究通过的一种内部管理措施,与外企、私企用工管理,还是比较有人性化和亲和力的。

我单位是上个世纪60年代,成立的老国有建筑施企业,多年来由于管理陈旧,包袱太重,欠账太多,外加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压级压价。导致我公司经济下滑,基本上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部分基层单位,半年多都发不上工资,交不起社会保险。机关的管理人员,曾经有一段时间,工资是按照70%和50%十发放的。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经职工代表大会研究决定,根据山东省“关于国有企业改制(61号)文件的有关指导意见”。2000年公司实行企业改制,其中,在人员分流上,将一些体弱多病,年龄偏大的老职工(男的50岁、女的40岁)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退养,每个月按照本人档案工资发放70%~90%的生活费。

这个方案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一部分职工接受不了。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年龄50、40这种在企业内退的管理办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其他企业的员工对于我们这种管理办法非常羡慕。像一些有专业技术,有管理经验、其他特长的内退人员,在外面又谋取了一份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和内退生活费加起来,比在原单位发的还要高。

企业也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一部分老职工的职工子女得到了工作安排,企业充实了新鲜的血液,职工主观创造性、能动性和干劲,较往年有了更大的提升。

当然,许多工作不是因为让职工内退就一蹴而就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也要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管理更要与时俱进。

国有企业让一部分年龄大、体弱多病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利还大于弊的。但不否认有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刀切,制定的内退方法太简单、太苛刻、伤害了职工的利益,造成了群体上访的事件,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妊娠之前肯定有一段时间要阵痛。只要国有企业把职工的利益当做一种大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并且抓好,广大国企职工一定会给予支持和配合的。

国企让公司员工50内退合法吗?

国企的工人到不了50岁就让内退了,每月给你几百元工资,自谋出路,到正式退休年龄再给你办退休手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