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你师兄教你的是“态度工作法”,出发点有点“厚黑”,但也算是职场“机会投机”的方法,总体上是“为你好”。实际效果呢?我们先来两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词汇,用于解释“职场机会投资和机会投机”法则。
师兄私下敦敦教导你,你下班后要多加班,等经理走了,你再走。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经济学上叫做“投机”,就是投其所好,让经理“误认为你很敬业,从而获得赏识,得到升职加薪的回报”。在经济学上叫做“投机”,但在职场行为学上,这也是一种“职业精神和敬业态度的长期投资”,因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机会成本,更多还是“时间成本”,如果能感动经理,你的投资收益就可能会大大超过你的投资成本(时间)。
既然是投机或投资,下面就用这三个词汇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词:期望值管理。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期望值管理,在职场上的含义就是,你对自己追求欲望的期望目标的控制程度的管理能力。
在职场实践上,期望值管理的定义,往往是双向的: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管理,二是辩证处理上司对你的期望值的演变关系,对上司对你的期望值进行调控。
举一个例子:小张一来,就展示了超强的工作能力和抗压能力,经理很快就对他形成了依赖,遇到什么难事,第一时间就想到小张。
这是一把双刃剑,对小张来说,得到经理重视这是好事。但是,小张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结果有一天,小张累病了,完成任务效果不太好。经理马上觉得小张坑了他,前面99件满意,最后一件不满意,居然对小张很不满。
更荒唐的事情,小张累病期间,经理让小李去收尾。平时小李表现一般,这次却很积极。经理突然觉得小李很不错,比小张强多了,提拔小李为主管。小张差点气吐血。
常言道:晚节不保。还有一句:浪子回头金不换。不信,你看电视剧,开始时一直都是恶人,最后突然做了一件好事,马上成了光辉的正面人物,似乎成了英雄,观众一致叫好。开始时一直是好人,最后被逼无奈,不得已做了一件坏事,前面的好人形象轰然倒塌,观众都觉得应该千刀万剐。
这就是“期望值”在前期被电视剧压低之后的“福利”。在职场上,你先记住这样一个公式: 快乐值=现实—期望值。你故意加班给经理看,将会带来什么?
你刚进入这个团队,如果一开始就加班加点,会导致经理和同事对你的期望值不断升高。总有一次,你满足不了经理和同事对你的要求。马上,大家对你的负面评价,就会随之而起,你被认为你还不如某个表现平平的同事。
用职场专业词汇来说,这就是“不胜任陷阱”。你天天加班,表现积极,上司对你的期望值一路攀升,认为你不断能胜任他的所有对你的期望。直到有一天,你没有达到这个越来越高的期望值,你就让所有人失望,认为“不胜任”大家的“期望”。原来大家本来并不抱有“过高期望”的普通同事,反而在感觉上后来居上、超越了你。
第二个词:边际效应。边际效应的定义,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
这虽然是经济学上原理,其实在职场上也适用。
比如,上面的这个具体案例,就是职场投机行为的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我们举几个具体例子就明白了。
下班了,经理不走,你也不走。经理走,你也走。这种投机行为,所产生的边际效应一定是递减的。
一是经理加班,你加班,刚开始觉得这个小伙子很敬业、很上进。时间久了,这种赞赏就会麻木了。这是一种衰减方式。
二是经理发现,我加班的时候,你也加班,我加班是因为我有重要事务要处理,你加班好像没有给你安排什么重任啊,你是不是工作能力不行啊?这是一种衰减方式。
三是经理突然明白,当然了,有同事可能早就旁敲侧击了,你是故意装样子的。你这个小子心术不正啊。这种衰减方式简直就是暴跌啊。
四是经理是中年人,不愿意回家陪黄脸婆。你是小伙子,天天熬着中年经理不下班,怎么能受得了?你受得了,你的家庭损失、家庭生活的损失,更是一种有形的衰减方式。
根据边际效应,可以得出结论。你开始投机性加班,装给经理看,可以得到一些正向收益。时间久了,边际效应在衰减,经理觉得你是理所当然的,还可能怀疑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问题。最严重的暴跌结局,是经理和同事发现了你的假象,收益就下跌成负值。
第三个词:投资自我。行走职场,你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升职加薪进行投资,是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机,取决于你对职业发展的认知。那么,你是应该投资职场关系呢,还是应该投资自己的实力呢?
你师兄教给你的哲学,本意也是为你好,但是格局不高,这是肯定的。在经理面前,假装敬业,故意表现自己。这是简单地投机,上面已经分析了,不但有边际效应衰减的问题,还有被识破真相后的信任暴跌。
从人性角度上看,投机的心态,无法消灭人自身的“惰性”。你假装加班,见不到快速正向反馈(快速得到赏识),你就会坚持不下去。你一旦坚持不下去,连边际效应也没有了,经理马上觉得你反差很大,对你产生信任暴跌。
所以,建议你应该这么做:
一是,调控上司对你的期望值。你开始的时候,下班就走。经理开始标签你是一个普通行为。以后,你偶尔陪着经理加班几次,让经理突然觉得你进步不小。反复几次,让经理对你的期望值保持平衡,你以后真的因为工作而加班的时候,就会让经理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二是,坚持投资自己的底线。是不是需要加班,要看实际工作量情况,而不是看经理加班不加班。从投资自己的内心出发,以打造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点,该加班就加班,不该加班就去生活,不用考虑上司和同事的眼光。等你实力强大了,根本不必须靠刷“表现”来刷存在感。
三是,投资自己,就要做边际效应增加的事情。职场上,有两个词是区别智慧不智慧的,一个是事倍功半,一个是事半功倍。先要踏踏实实的工作,需要加班就加班,只要有利于增强你的实力就要坚持,哪怕事倍功半。找到职场规律之后,就要向事半功倍进阶,不加班也能做好业绩,腾出更多时间学习精进,才能走上良性的升职加薪之路。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在职场上,有一些公司存在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下班后不能立即走人,必须加一会班才能走,谁到点下班就会受到同事异样的眼光甚至要受到领导的批评。
你入职的这家公司就是这个样子,你因为没有加班而被师兄谈话劝告多加班,在我看来你是否要执行公司这种不成文的加班规定,就看你认不认同公司的{加班}企业文化了。如果你认同这种文化,那么就照着师兄的劝告去做,下班晚点走多加班;如果你不认同这种文化,那么就直接离职吧。
在我看来,你刚入职,肯定是到点就下班走人了,而你所在的公司推崇加班(免费的),领导心里肯定对你有意见,所以你的师兄好心的提醒你下班后多加一会班,等经理走了再走,就是想让你遵守公司的这种习俗。因为如果你不按照师兄的要求去做,不加班,那么你很可能在这个公司干不长久。
其实我可以明确的给你解释一下师兄对你说的”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这话的意思。你师兄的意思就是,你如果加班,有利于你转正,你如果不加班,很可能无法转正,甚至后面还会被辞退。所以,这里的”好处“就是能如期转正、能留下来长期工作,你不加班的话,就没这些”好处“。
所以,你如果在乎工作的“好处”,那就听从师兄的劝告多加班;如果不在乎这样的“好处”,那就没必要听从师兄的建议。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下班后要求员工多加会班,等领导走了后员工再走“,这反映的是一种狭隘、谨慎、集权化的公司文化。
这种公司文化要求员工甘于奉献和付出、并且不求额外回报,又要求员工做事谨小慎微、稍微有不从众的做法就必须改变,同时又事事以领导为准看齐、员工不得先于领导自主决策。这表明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基本都具有狭隘、谨慎、集权的特点,所以公司的企业文化也表现出这些特性,而加班就是一种确切的反映。因此,所有员工都要认同公司的这种文化才能在这里工作下去,如果哪个员工不认同公司的这种企业文化,必然干不下去。
最终我可以这样给你下结论:
如果你的性格豪爽、有自己的个性、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压抑的工作氛围,那么我建议你早点离开,你的性格不适合这种公司氛围,你就不会认同公司的这种企业文化,你继续做下去就很别扭、难受,是根本做不长久的,还不如趁着刚来没多久干脆离开重新找工作更好。
反之,如果你的性格很稳重,是个慢性子,没什么特别的个性、胆子不大、温顺服从、对免费加班不敢有意见,那么你非常适合这样的公司文化,可以长期在这干下去,那就听从师兄的建议就够了。
综上,你刚入职一家公司,因为下班就走了,比经理走的还早,你的师兄劝你不要这样,劝你多加班、晚些走,你要不要照做,就看你认不认同公司的这种企业文化了。
认同,就照师兄的话去做;不认同,就直接离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我之前那家公司就是这样,部门主管不走他们都不走,我就问同事这里到底几点下班,同事给了明确的时候后,看了一下时间直接就走了,后来慢慢都和我一样到点就走了。这样的不成文被我终结,连主管也开始准时下班了…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我的观点是:作为职场新人,这种话不要听,不要信,更不要按照这样的话去做。
“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这是歪理,不值得提倡。正常下班后要不要加班,是要根据你自己的具体工作情况而决定。
你当天的工作如果没做完,那你加班完成,这没问题。如果你工作做完了,你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你想多学点知识,那你晚上在公司多呆一两个小时学习,这也没问题。
但你看领导的脸色来决定要不要加班,看领导的脸色来决定要不要多留在公司学习一会,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多加班,等领导走后你再走”,你这加班是做给领导看的加班,是面子上的加班,是无意义的加班,是浪费时间的加班,是度日如年的加班,是谄媚的加班,是讨好领导的加班。
而这类加班,对于领导而言,更是伤害,因为领导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加班,领导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下属员工,领导看到的虚假的忙碌,虚假的工作或工作业绩,而这些虚假,会让领导产生错误的认识,会让领导对某些员工产生了解偏差,最后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
给职场新人灌输这种理念,很悲哀,这会毁掉他对职场的美好憧憬,也会毁掉他们的努力。“下班后多加会班,等领导走后你再走,这对你有好处”,这在职场中,属于投机取巧,属于耍小心眼。
不能否认,这种现象是普遍现象,现实职场中的确非常的多,这可能对很多人而言,是一条捷径。
如果你是新员工,你这样做,或许能给领导留下很好的印象,会让领导对你产生关注,会让领导记住你,最终或许能给你带来职业发展上的便利。
不过你肯定心里也会有一丝丝的不安,因为你清楚你这种做法带有某种意义的欺骗。
当然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并且也从中获利了,那你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你会认为职场也不过如此,你就会在后续的职业发展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捷径,你就会丧失努力工作的信心,你就会产生努力工作无用的论调,这真的很悲哀,也很可怕。
现在的职场到底怎么了?该反思反思了。既然有职场老员工说出这样的话,说明肯定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并且有人已经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好处,所以引得更多的人去效仿。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企业有问题,管理人员有问题,甚至员工也有问题。
都形成了规则,养成了风气,企业任由其发展蔓延,而不去制止与改变,企业的问题真是不小。
做为管理人员,下属通过假努力来博取你的关注,一次两次你没有识别,一个人两个人你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下属都这样,你的责任很大。
作为下属员工,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但依然还是人云亦云,随大溜,被迫改变自己的初衷,丢失努力奋斗的信心。
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必须的。
- 目的你要端正:你可以选择加班,但加班的目的不是为领导,而是为你自己。
- 从加班工作到加班学习:工作完成不了才加班,这是被动的。你要变主动,你留下加班是为学习,为尽快掌握熟悉工作。
- 何时下班看自己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下班时间,没必要看任何脸色。
- 工作时间里要努力工作:工作时间中,要态度端正,努力工作。
- 多向领导请教工作上的事情,多向领导学习经验技能,以此来拉进和领导的关系。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刚入职还没有完全熟悉环境,同事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但是,为什么劝你加班,说白了两个字:态度。
为什么是态度呢?
第一、你刚入职,还没有工作成绩,对你最直观的判断就是态度问题。愿不愿加班,非常能体现你对工作的态度。领导会想:一个连加班都不愿意的新人,他能有什么好的态度,这样看将来也不会有好的培养价值。
所以,通过直观印象,有可能会把你给否定了。你后面想改变领导对你的印象,可不是加加班就能改变的。
第二、能和同事一块加班,是你积极融入团队的表现。你刚入职,领导能不知道你没有很大的工作量吗?领导看你与同事加班,可以看到你在默默地陪着同事,想尽快融入这个圈子,大家都会很快接纳你的。
第三、既然是师兄告诉你的,他一定是掌握了领导的喜好,知道领导的秉性,他是不会害你的。你恰巧碰巧了一个喜欢让员工加班的领导或者企业有这种加班惯例,你怎么办?适应它!你刚入职,你的命运就掌握在领导的一句话评价上,你如果想安全度过试用期,师兄说的话不会错的。
对于,新入职公司的新人,应该是你努力去适应,公司,而不是公司适应你。你适应不了公司的文化,只能主动退出。
作为新人,你去改变公司或者领导的能量几乎为零,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如果有师兄对你说这样的话,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可以帮你避开很多坑。
加班文化加班,是很多公司的常态。
有的是真的忙,需要加班加点。像在设计公司,甲方通常会尽可能地把设计时间压缩。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多上人手,可往往还是难以满足要求,就不得不让大家加班。有时候甚至需要通宵画图,才能在截止日期之前搞定。说起来是设计师,实际上我们都是画图民工而已。
有的公司则是为了加班而加班。这就跟楼主描述的很像,要等经理或者老板走了,员工才能走。事实上,大家的活早就干完了,只是因为领导没走,都不好意思走。更有甚者,白天磨洋工,等下班的时候再开始做,无非就是为了表现给领导看。这是无效的加班!
可惜的是作为一名普通员工,特别是新人,你不得不融入这种可恶的加班文化,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如果你遇到的这种情况,建议你还是听师兄的话,“随波逐流”比较好。这样的师兄,一定是比较了解公司的人,多听听他的建议,或许可以少踩很多坑。
如何面对加班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入职之前先了解清楚这家公司的情况,尽量避开那些喜欢无效加班的公司和领导。
一不小心进了有加班文化的公司怎么办?坦白说,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处理方式。
可以尝试跟领导沟通,但根据个人经验,效果通常不是很理想。
如果无法避免,那么就选择随大流,但不要磨洋工,而是要充分利用可控的时间来提升自己,争取早日调到更好的部门或公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