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度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标准衡量?

说话办事的尺度,增广贤文里有一句话,最经典:逢人只说三分话。说话的尺度是“三分”。什么是三分呢?说的什么程度是三分呢?这就是说话办事、做人做事的尺度的哲学了。以下写了三个例子,就是做人、说话、做事的尺度问题,你品,你仔细品。

【一】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这是增广贤文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很多年轻人不服气这句话,认为说话办事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清楚啊,再说,在职场实践中,三分话与一片心,应该怎么把握尺度呢?

举一个例子:小李和小周关系很好,小周经常不关电脑,小李好心提醒他,你不关电脑,让别人偷看你的策划方案就倒霉了。后来,小周的策划思路,果然被人传播了。

小周就怀疑好友小李:“你提醒我关电脑,是故意放烟幕弹吧?好让我不怀疑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什么是说三分话呢?小李提醒小周“你下班还是关上电脑吧”这“三分”就够了,不要再说“被人偷看你策划思路”的这“七分”。你全抛一片心,就可能被人抓住把柄,暗箭伤人,落井下石。

【二】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增广贤文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力气小的人,就不要去承担大重量;说话不被人重视、分量轻的人,就不要去劝解别人,结果一定是自取其辱。

行走职场,更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权力不大,就不要主动承揽你摆平不了的重任,否则别人不听你的,你出力不讨好。你职位低下,没有话语权,就不要“好为人师”,人家怼你一句“你算老几”,真是尴尬万分。

比如,下属小王看见上司老赵非常苦恼,好心好意去开导上司。老赵正在苦恼中,就跟小王倾述了几句。老赵清醒过来心想,“小王算老几,还敢开导老子?他想干什么?”小王以为劝解上司,拉近与上司的关系,没想到上司反而疏远了他。

【三】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增广贤文这句话的本意是,如果你们的交情没有那么深,他说的话却好象“很铁”的样子,你是君子就应该警惕他的行为。职场实践中,很多人并非警惕别人,常常是“掏心窝子”的人最容易被伤害。

比如,桔子看见同事美美为情苦恼,就去安慰她。为了让美美好受一点,桔子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自己是一位小三,也正在饱受着情感的煎熬。结果第二天,全公司都知道桔子是小三了,桔子没脸待下去,只能黯然辞职,把好职位“拱手相让”给美美了。

同事之间,不要交浅言深,尤其是涉及自己利益的秘密,千万不要说给同事,同事没有义务替你保守秘密,而且女人根本忍不住不传秘密的;也不要听别人的秘密,因为你知道别人的秘密,别人始终担心你会泄露出去,最后容易导致两人反目成仇。

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谢谢邀请回答!

说话,做事要有度,“度”在心中,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度是一杆秤,秤人先秤己;度人先度己,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度在心上,行在外表,时刻掌握好这个度,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关系再好,别越界;不管是红颜知己,还是患难朋友,情再深,别犯规;不管到何时何地,要有尺有度,别犯贱,别充楞。世上最聪明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世上最难得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世上最敬佩的人,是有尺有度的人!

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回复诚邀: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首先做人及说话,做事那是唯一的社交关键必須围绕一个字“德”。

其次:我个人认为其实到底做人应该以什么标准是个度来准确衡量,说老实话我也“模棱两可”!

总而言之:恕我直言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你让一尺,我敬一丈。

人心是相互的,你让别人一步,别人才会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计较,越狭窄;越宽容,越宽阔。

不与君子计较,他会加倍奉还;不与小人计较,他会拿你无招。

宽容貌似是让别人,实际是给自己的心开拓道路,短期积德虽无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見其长,日月所赠。

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损,日有所亏。

留有一盏灯,照亮别人;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温暖。

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在官场、朋友之间、同事,最要注意言行和自己的身份该说的就说,不该讲的不要乱讲,严格要求自己,做人要有格,说话要有德,有些难事和要讲的话对人点到为止,不要做过了说过了头,如果你比别人能干别人有难处你能帮助一点就帮一点,别人有什么过错不要讲你的狠气,注意分寸,不要过度要求别人,干什么事都要有艺术性,社会上的事人与人交往是有个别人素质有优有差的,要因人而意,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少树敌,多树友,那么别人对你来讲反感情绪就会少一些,反而对自已来讲给别人树立了良好的印象,使你以后在人群当中过得其乐无穷。

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人生有度方坦然,节制为度寸寸严。

克己复礼人成贤,主宰自己为伟岸。

红尘滚滚把握度,人生旅程筑坦途。

千山万水穿云雾,生命之光绘彩图。

生命有度人长短,世间艰辛暖心间。

沧桑岁月心态好,学海无涯阅山川。

人生把握四个度,人的一生有长度。

心灵之美有温度,境界豁达有高度。

思维处处有深度,事事有度万事度。

为人处世须有度,历经沧桑少添堵。

掌握分寸知掌控,生活温馨人幸福。

若人一生多修度,人生就会快乐度

做人、说话、做事要有度,那什么是度?

做人,做事要有度,这个度是最关键的。

一种说法是“适度”。适度,也就是中庸,要求做人要外圆内方,大智若愚;做事要深浅有度、中正平和,刚柔相济,恰如其分。为人处世做到中庸的度,才能周旋有术,游刃有余。

适度,也因时、因人而异。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事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另一种说法就是要有“礼”。礼,就是礼貌、礼节,是文明的标志,是行走于社会的通行证。礼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在人与人自之间拉近距离、消除隔阂与冷漠的手段。

古人推崇的恭、慎、勇、直是为人处世四字诀美德,但同时必须用“礼”来中和,才算得上完美。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恭、慎、勇、直,总是通过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友善和体贴他人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优雅文明的行为举止总是让人兴奋快乐,使人心悦诚服。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掌握不了这个为人处世的度,因谦恭过头,被误解为“礼多必诈”,真是自寻烦恼;因谨慎过了头,导致“错失良机”;因抉择自负,后悔“冲动是魔鬼”;因心直口快,错在“祸从口出”。

古时候,比个赛什么的,赢方要说“承让”,输方要说“领教”,这就是孔子推崇的“其争也君子”。

现在可不这样想了,想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达到目的可谓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在竞争中,确确实实已经丢掉了一些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其实,和谐、共享、双赢,才是我们走进和谐世界和社会的新理念。

在今天,为人处世的度很重要,要用礼来中和,才能做到孔子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风过无痕摄有痕原创,欢迎关注点评转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