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先举一个例子吧。
大才女蒋方舟,少女时代就大红大紫,20岁就当了杂志社总编。她有一次在采访中坦诚,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当管理者后,活得挺累。因为她小时候,就人人夸她、人人喜欢她,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总编的时候,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总想让每个人都喜欢她,所以,活得太累。她采取了一个物理切割法,自己跑到日本住了一年,那里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用讨好,彻底治疗她的讨好型人格。
第一,讨好型人格的常见表现和原因。讨好型人格,我们常说是“老好人”,有求必应,生怕别人不高兴,为了别人高兴,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别人。老好人不是不愿意拒绝,而是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迎合别人才能获得认可,而拒绝别人通常会产生负疚感。
讨好型人来源于小时候的心理,比如,从小缺乏自信、缺乏认可、害怕孤独,怕别人不理自己。还有就是像蒋方舟这样的人见人爱的孩子,养成了心理依赖。讨好型人格在职场上,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优先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人缘比较好。弊端是,为了别人难受自己。
第二,解决讨好型人格有两个办法,先讲物理切割办法。可以学学蒋方舟,虽然没有条件躲一年,但,你可以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你有一个天天刺啦你、你还想讨好他的朋友或同事,你先从拉黑他开始,这样的朋友和同事,不要也罢。
把通讯录清理一下,有些人就不要联系了,先精简想讨好的人的数量。逐步切割,不联系,不交往,不用看他们的脸色、不用看他们的臭脸,切断联系也可以。
第三,内在的解决办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力。讨好型人格的软肋是,不够自信。因为害怕别人不满意而疏远自己,自己希望人人喜欢自己,只要有人不喜欢自己就痛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不够自信,心理不够自立。
采取自信训练法,就是自己培养锻炼自己,越来越强大,相信自己凭着自己的成绩和实力,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欢。只要你做得出色,就不怕别人不尊重。自己自信了,也就不用讨好别人了。
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如何终止自己讨好型人格?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讨好别人。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我理解讨好型人格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没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怕在公共场合出丑,怕人笑话型。
这类讨好型人格,心里有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足够的自信。因此,在别人面前经常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是等着别人先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与自己观点相同,就会随声相和。如果观点相左,也就敷衍附和了,并不会主动反对别人。
这类人属于轻微的讨好型人格。只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多接触多锻炼,敢于在公众场合说出自己的主张,时间久了,完全会战胜这种讨好别人的心理。
二、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得罪人型。
好好先生就是这类人的代表。由于怕得罪人,所以经常揣测他人的心思,说话办事挑着捡着对方喜欢的方式,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没有担当。尽一切可能,委屈自己地迎合别人,以求得两相开心。
这类讨好型人格属于你好我好不得罪人的人。心思比较重,性格使然,很难改变。但只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自己的坚持,与人与国家无害,也无伤大雅。
三、没主见,人云亦云,盲从讨好型。
这类人没有自我主张,感觉人人说的都似乎有道理。真的是从心里认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人。永远处于怎样都行的状态。讨好也是由衷不违心的。
这类人好像就是没有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主意的人。改变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不断地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克服意志薄弱的性格,长期的积累努力,会有一定的成效。
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巴结型
有那么一种人,讨好是为了某种目的,违心地迎合,主动地巴结,媚颜奴骨,阿谀奉承,不顾事实真相,只求个人利益。这类人属于比较恶心型的讨好性格。
这类人不是不能改变,而多半是不想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做人有人格尊严,你越是想讨好别人,别人就越是不把你当人,吃自己的饭为什么要讨好别人呢?好好想一想世上任何人不是因为你讨好他,他会给饭你吃只有通过自己劳动才能丰衣足食
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总想着讨好别人,其实是因为你害怕。
你害怕不这么做,别人就不会喜欢你,然后自己被孤立。
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要从根源上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给大家推荐一下几种方法:
1.心态调整:敢于让别人失望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幻想有一个“完美”的自己,能不让他人失望。但正是这种害怕失望的心态,让我们不断接受他人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要想避免过度讨好,我们首先就要敢于让别人失望。
第一,我们要知道,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为他人失望的情绪负责。
如果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别人,那当有一天我们做不到的时候,也可能会辜负他们。
所以,我们不能过度强迫自己,如果明知不想帮或者帮不上,不如选择拒绝。
第二,不要假装我们了解对方的情绪反应。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让别人失望,是因为我们知道失望时有多难受,所以我们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
但这种失望感,只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也许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他并没有这种感受。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不得不劝退某个员工的时候,我们想到他家的孩子、他可能背负着的贷款,就会觉得很愧疚。
但其实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实现心愿的机会,比如去读书进修、去开民宿等等。
你看,我们以为我们是在体谅对方的情绪,结果却截然相反。
所以,不要试图假装我们很理解对方的感受。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成为一个不体贴的人,只是我们可以尝试把这种“移情能力”降低一些。
2.行为调整:敢于说“不”首先,你可以运用“破唱片”技巧,拖延给答复的时间。
所谓的“破唱片”技巧,就是像一张破唱片卡碟了,总是在重复一段声音一样。
也就是说,当面对别人的请求时,我们不要急着答复。
而是先准确复述对方的情绪,然后表达你的理解和同情,最后不断重复你拖延时间的理由。
比如朋友邀请你出去玩,但是你不想去,你就可以和他说:“我不确定我那天有时间,等行程定下来,我再答复你好吗?”
这时候,你已经提出了你拖延的时间。
如果对方再三追问,你就可以利用“破唱片”技巧,说:“我理解这次聚会对你很重要,但我真的没办法确定我的时间。我保证,等行程定下来,第一时间告诉你好吗?”
其次,你可以运用“三明治”技巧,让对方听起来更舒坦。
什么是“三明治”技巧呢?
就是把否定的话,夹在两层恭维的话中间。
还是朋友邀请你出去玩,但是你并不想去,运用“三明治”技巧,你就可以这么说:“很高兴你能邀请我,但是很抱歉这次我可能去不了,希望下次你还能想到我。”
这样说的好处,是个拒绝提供了一个缓冲空间。既表达了你的想法,又不伤对方的面子。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三明治”技巧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微笑地回复对方,不然对方很容易觉得你是在开玩笑或者故意说恭维的话。
所以拒绝还是答应,请把真诚放在第一位。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谢友邀答。讨好型人格如何自我调节?
我谈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人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行和修养。人格与性格有很多共通之处,与人的修养和学识亦有关联。
囗讨好型人格的特点在于一个人缺乏自信,缺乏自尊和被人尊重的真实体验。这种人品为一事一利或一位,不惜放下尊严一昧迎逢献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一种品行修为的不成熟的表现。
□要自我调节这种人格表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一旦养成这种固有的人格行为,就养成了一种习性,很难改变。
囗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下:第一要解决认知的问题,要认识到人格的尊严和尊重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和依存的!第二是要做好自已的本职得到别人的认同。第三是必须加强业务和专业素质的提升,不断的增强自信。第四是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自身的价值观。做一个被人尊重的人。
□在这里还强调一下,讨好型人格,他与尊重领导和上级以及下属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如何停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其实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听起来这个词定位就不准确。朋友之间多一些赞美就是讨好吗?赞美一个人其实是有鼓励的成份,也是一种美德。非得把事情弄的那么的僵硬吗?生活就像一面镜子,让自己的生活圈子变的更融洽一些不好吗?当然赞美也是有底线的,在大事大非面前是不能低头的,心中有数就好了。这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和您的心,请包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