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求职面试时,自己报出的“期望薪酬”,被冷冰冰的面试官“驳回”,是不是感到有点打脸?如何反驳,或者扳回一局呢?
职场火锅曾经写过类似文章,有200万人围观,说明许多求职面试者都遇到过这样类似问题。比如,你经过一面二面后,面试官跟你“薪酬面议”。你说“我期望月薪1万块”。面试官直接怼回来,“对不起,你只值7000块。”
是不是觉得很恼火,很伤自尊?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
当我们遇到薪酬面议:面试官问,你期望薪酬是多少?求职者回答,我希望月薪10000元。面试官直接怼回来,对不起,你只值7000月薪。
我们尝试用这4个技巧,赢回面试官。不要把机会让给“下一位”,也许能通过压力测试,争取到你的预期月薪1万元呐。
【1】不要玻璃心。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张三研究生毕业,父母都盼望他入职挣钱呢,毕竟上大学几年,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张三自信满满地,朗声说道,我的期望月薪是1万元起步。
面试官一脸高冷,嘴角还不经意挂着一丝嘲讽:“对不起,你要1万工资的期望值,我们满足不了,通过面试,你只值7000元。”
是不是感到当头被浇一桶冰水,颜面扫地、自尊稀碎?张三顿时,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们很多应届生,都可以抱怨了。
有的抨击面试官素质不高、瞧不起人、说话不尊重人;
有的吐槽月薪7000不够吃喝拉撒的;
有的反击面试官没有眼光,我就一块狗头金,你瞎了双眼,拍案而起、摔门而出;
有的认为自己人格受到侮辱、价值受到践踏,一副今天你瞧我不起、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姿态。
所以,相比以后要行走的沟沟坎坎的职场路,这点“侮辱”算个毛线啊?!
大家遇到这种事情,首先不要热血上头,能谈就继续谈,也许能争取到期望薪酬,争取不到也很正常。也许这是面试官对你的压力测试呢?
你摔门而出,正好把机会让给了下一位。
【2】不要好高骛远。根据应届生薪酬预期,普遍存在预期过高的现象,大多数毕业生完全不了解市场行情、薪酬价位,一开口就月薪过万。其实很多行业很多岗位,很多二三线城市,只有做到中层才可能达到月薪1万的,普通职员做成“资深”也不会突破月薪1万。
从网上的预期薪酬调查来看,许多普通院校毕业生,都是狮子大开口,好像月薪低于1万,就对不起“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其实,你们真是想多了。
看看大学生薪酬排行榜,就知道了。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毕业生,起薪才8900元,超过1万元的不多,可能自在互联网行业和知名高科技公司才存在。大多数应届生,起薪都不超过1万元,当然了,提职加薪之后,几年之后,分化就很严重了,有的到3万元,有的还在5000元趴着呢。
尤其是当下的一些“海归”,很多人留学一年就花四五十万元,回国求职高不成低不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月薪给不到2万就感到亏本了。
我见过几个家长咨询,听说“海龟”月薪不过万,几个家长都摇摇头,每年留学费40多万,回来找月薪不到一万的工作,太吃亏了,赔本了。
其实,这个不同意,那个不同意,拖着拖着,拖过了应届生政策,有的连户口都不好落下了。
以前,一些企业招海龟,可能是充门面。现在,海归满街都是,很多海归变成了海待。就是期望值太高,可是,企业越来越务实了呀,人家不摆花架了,人才有的是,没有必要高薪招海归。
别忘了,岗位薪酬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波动的,与你狮子大开口的心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谈判薪酬前,不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算账,而是提前做点功课,多了解一些薪酬价格,至少了解高、中、低三个分位数值,心中要有一个基本尺子。
【3】不要感到浑身失落。你即使真的值1万元,可公司招聘的这个职位就只值7千块。不是公司贬低你,而是实事求是,对你对公司都是好事。
李四研究生毕业,学的专业是历史,只能应聘一些行政、文秘等岗位。这类文职岗位,起薪本来就不高。李四看见,一些学工科的本科同学们,有的起薪8000元,有的起薪9000元,自己堂堂研究生,怎么不能低于1万元吧。
有些职位的薪酬价位是有天花板的,弹性空间也不大。比如,你应聘的职位,只需要7000元月薪就够了,公司不需要价值1万元的“精英”。再说,身价高的人才也做不住、呆不长。
为什么有些传统行业低薪岗位不喜欢招研究生?薪酬标准就限定7000元,欢迎本科生,因为本科生留得住,期望月薪1万的研究生即使骗进来也干不长。
所以,求职者要充分了解你应聘职位的起薪点和预期升职空间。比如,你应聘行政管理人员,起薪点就偏低,也许起薪只能给到7000元,预期升职空间也高不到哪里去,熬到行政办主任也就月薪1万,你一开口就要行政办主任的价码,面试官能不怼你吗?
【4】从容应对压力测试。假设你求职前,已经了解清楚了,行业薪酬的市场行情,本公司在行业内采取的工资策略,从招聘网站和师哥师姐那里打听到的薪酬价位。你认为你的学历、资历、经验、水平,应该开出月薪1万的价格。
最好的策略是,把面试官真正当成谈判的对手,而不是丧失心理优势,感到你就是菜市场里的菜,被面试官来挑挑拣拣的,像一位成熟的职场人一样,保持与面试官平等的心理状态,把这场谈判当成一次压力测试,而不是恼羞成怒。
压力面试,是指面试官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让求职者感到不舒服,从而观察求职者抗压能力以及在压力面前的应变能力,顺便考察求职者的谈判能力。面试官否定你的1万月薪期望值,冷冰冰说你只值7千,也许面试官手里的职位预算就是1万元,只是想观察你是否能冷静沉着地应对,并且据理力争说服他。
你可以根据你掌握的行业、企业薪酬情况,再延伸补充你的特长和能力,努力争取扳回一局。陈述结束后,不亢不卑地告诉面试官,“所以,我的薪酬底线就是月薪1万元,请公司给予充分考虑。”然后大大方方地告辞,安安静静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情况,面试官说服你了,你也认为你预期超标了,其实你内心也能接受月薪7000元的。也不要直接自降身价,可以委婉地表达你“接受7000元报价”。
你完全可以这么回复,“我更想知道,我通过努力,达到什么标准、什么时候,能达到月薪1万?”其实,面试官也清楚,你这是给你自己找台阶下了,面试官回复你,“你升到业务主管,月薪就可以达到1万元了”。你告辞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你的期望薪资如何?”“10k。”“好,成交!”
你心里有没有一种去小商品市场买东西,第一轮砍价摊主就同意了的郁闷?
“你的期望薪资如何?”“10k。”“太少了,我给你15k!”“好啊,好啊。”这HR一定是刚才倒水的时候,倒进脑子里了,不然就是稀罕上你了……
所以,首先要放平心态,HR不往下砍价才不正常。
哪家企业都想低价招人,谁去求职都想高薪应聘,这是一场博弈。
脑补下批发市场买衣服的场景:
“老板,这件多少钱啊?”“150!”“太贵了,70行不行?”“开玩笑呢,最低120!”“100,100你看咋样?”“一人退一步,90,再低赔钱卖了!”“成,90就90!”面试谈薪,一般不会有这么多会合,毕竟是“卖人”,不是卖衣服或大白菜,如果双方的心理预期相差较大,就会谈不拢。HR是怎么想呢?招人,尽量别整强扭的瓜,虽然解渴但是不甜,心不甘情不愿的来了,保不齐没两个月走了。聪明的HR都知道,如果报价偏高,要通过画大饼+打压的方式,来让对方降价。
而作为求职者,通常的做法也是,稍微有点虚高,留下谈判的空间。
如果你实际想要10k,就报了10k,不太智慧……
你想要10k,你报了15k,HR一通忙活,你说好吧,看你这么真诚,我愿意10k加入,她很开心,你也很爽,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要个虚高少许的价,回头适当“便宜”一点,再表达下自己中意的是职业发展,喜欢的是公司氛围,欣赏的是企业文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多完美!
所以,HR回价之后,不要反驳,这个心态不对。
第一, 想好自己真实的心里价位,就是底线,就是不给到多少,我一定放弃。
第二, 说价值,就是你的胜任条件,你的优势,你能做的贡献,让对方认可价格之前,必须先让她认可价值,脱离了价值谈价格,就是瞎谈乱砍。
求职,一定要充分评估自身条件结合行业薪酬情况,客观判断自己的薪资水平,了解身价就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妥协的时候妥协,但这个过程中,是谈判手段可能会产生溢价。
记住,要让对方感觉好像是占了便宜,她才会最愉快。那么,你最好报的价格高点,然后,装作给面子的同意了她的小刀。
有了烦恼找明哥,找了明哥乐趣多,关注明哥聊求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有些回答好搞笑啊,居然以为报10k,人家还价到7k,报13k人家就还价到10k。
这种智商真是感人啊,那你咋不直接报50,100?
事实是,面试一谈,你几斤几两对方门儿清,值什么价码早就有区间了。不管你报多少,对方给你的区间不会变。而和对方价码相差离谱的话,你可能直接失去往下谈的机会了。
除非你是个非常牛逼的人物,对方这职位非你不可,没你就玩儿不转了,放血也得要你。否则注重成功率的话就别瞎报。
正经的办法是,了解行业薪资水平,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位置,考察对方公司的待遇情况。有针对的报一个在对方薪资梯度层次内,比自己预期略高的数目。
如果这样对方还是压你,那就走人呗,还有啥好说的,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定位认知有自信,就继续找下家呗,惦记着怎么反驳的都是小儿童。
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面试时,薪资谈判是整个面试过程的重中之重,严重时,可能因为这个问题谈不好而影响到整个面试结果。
面试时,你的期望薪资是10K,HR说你只值7K,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压力面试,试一下你的反应,看薪资是否有减少的可能。在正常情况下,HR当然是想用最少的薪资,招聘到最好的人才,尽可能减少公司的成本。
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HR会尽可能的了解应聘者能接受的最低水平。
而要了解应聘者最低的期望薪资,面试官通常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直接问应聘者能接受的最低水平。
这种方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平和的。但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坏处,就是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应聘者说的可能并不是真话。
2、压力面试的使用。
这种方式,就是题目中,HR可能会说你的期望薪资过高,和你的能力、经验等并不匹配。
这时候,正常应聘者会有三种反应:
(1)恼羞成怒
觉得面试官的话伤害到自己的自尊心,故意打压自己,一气之下可能还会一走了之,放弃面试。
(2)和HR据理以争
觉得HR的话并不能代表自己,会和HR据理以争,坚持自己的期望薪资。
(3)自己也心虚,或者原本就没期望可以拿到自己期望的水平,主动降低期望。
期望薪资并不一定就是应聘者实际想拿到的薪资,期望的水平和自己能接受的水平可能并不一致,实际能接受的水平要比期望水平少一些。
所以,可能在HR说自己的期望薪资过高时,就会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
小结:面试时,你的期望薪资是10K,HR说你只值7K,可能是想采用压力面试的方式,试一下候选人的期望薪资是否有谈判的可能性,如果有,当然是更好,能给公司降低人工成本。如果不能谈判,也至少能清晰的知道候选人的底线。
二、候选人的期望薪资确实过高。期望薪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正常来说,在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找工作时,期望薪资水平都不会比以往单位的低。如果是从事的工作和之前相差不大,期望薪资一般是和原单位的薪资持平或者是略高一些。
只有在原单位薪资是低于同行业水平或者是自己换一些方向的工作时,期望的薪资水平才会比之前高很多。
如果,如果候选人期望的薪资比市场水平高很多,或者是远超过自身的能力。HR可能就会说你只值比自己期望薪资低的工资。
但这种情况,HR说你只值的水平也是市场的合理水平。
小结:当候选人期望薪资远高于市场水平或者是远高于自身的能力时,HR可能就会说,候选人只值比他期望薪资低的水平。
三、HR自身专业水平欠缺,缺乏薪资谈判的技巧,且不懂尊重候选人。并不是所有HR都是专业的,相反,据统计,绝大部分从事HR工作的人并不是专业出身。
所以,存在很多公司的HR并不是专业的,在面试过程中,自然没有匹配的专业性。
在自身没有看出候选人薪资的合理性,或者是候选人期望的薪资远高于自己公司能提供的水平时,可能就会说候选人不值他期望的薪资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面试官是想和候选人进行薪资谈判,试探候选人能接受的薪资水平,还是本身对候选人的不屑,但说出这样的话,都是不正确或者说是不那么恰当的方式。
小结:面试时,HR直接说候选人不值得他期望的薪资水平,可能存在的原因是:HR并不是专业的,缺乏薪资谈判的技巧,或者是对候选人不屑,说出这样的话。
综上所述,HR在面试时,说候选人的期望薪资过高,可能是因为和应聘者进行薪资谈判,可能是压力面试,也可能是直接对应聘者的薪资进行质疑。当然,也可能是HR本身不专业。
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HR如果直言“你只值这个数”,那么这个HR要么是情商低,不懂得良好沟通,要么是在故意打压应聘者。
一个公司的HR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形象,也是求职者了解公司的首要窗口。若一开始在面试时,就感觉被冒犯,那么这份工作也未必是最佳选择。当然,除非你真的不在乎。
我自己有着十年HR工作经验。吸纳性价比高的人才,是每一个HR面试时的最高目标。到了商讨薪金这一步,真正的博弈就开始了。毕竟,薪资对于大多数求职者来说,都是首要关心的问题。这篇文章,我将通过案例,做一些实用分享。看看如何才能在谈薪环节反败为胜、掌握主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我们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关公司,主要负责汽车品牌的企业形象维护,新闻稿件撰写,以及商业活动邀请、跟进等业务。
公司主要分为文字组和媒介组。最近,文字组的珊珊提出了离职,她的职位是资深业务执行,离职时税前工资9K。
我面试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个叫芳芳的女孩在商谈工资的过程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最终拿到了月薪11K的offer,正好是她提出的期望薪资。而其实这个金额比我们之前的预算高出2K。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芳芳目前还在职,有两年文字撰写经验。笔试结果也能看出,她的中英文撰写功底都不错。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之前的撰稿经验,并非汽车领域,而是智能手机。因此,对于汽车类产品并不是很熟悉。但即便如此,她还是顺利拿到了offer。
芳芳目前月薪8K,但对于新工作的期望薪金是11K。
当她一开始提到期望薪金的时候,我内心颇不以为然。因为足足上涨了30%多。这个上浮比例如果放在疫情以前,还是有可能的,但在疫情后,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下滑的情况下,着实有些不切实际。
我也很坦白地跟她说,这个空缺职位的预算是8-9K。但是,以芳芳的个人情况看,因为缺少汽车相关经验,所以,我认为offer给到8.5K比较合适,如果3个月试用期结束,芳芳能证明自己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出色的能力转化,薪资可以进行一次调整。
芳芳听到这个金额时,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或是失望。她先说她很理解我的立场,尽量用最低的预算招到最优秀的人才。而且,经历过疫情时期的低迷,企业在各项开支上都很谨慎。她很理解。
继而,她也坦诚了自己的想法。目前,她是在职状态,领导对她也比较认可。对于更换新工作的需求,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烈。当然,如果机会真的很好,也会努力争取一下。
她说她看中我们公司,愿意过来试一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客户合作方稳定且优质。而且,虽然我们公司规模比她现在的公司小不少,但对我们公司在业内口碑很好,很有发展前途。人员精简,流程相对简单,效率会更高。同时,接触到核心业务的周期也会短很多。
接下来,她解释说,虽然她在汽车行业方面的文字经验不足,但她认为,智能手机领域的经验,恰恰能对日后工作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据她了解,现在很多业内人士,都会将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相比较,同样都是在创造智能移动生活。汽车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代步工具,而智能化将是日后汽车发展的重点,并且是高价值点。
我当时听了芳芳的一席话,确实还挺惊讶的。很难想象,这样的见解来自于一位毕业两年的年轻女孩。也让我对95后有了新的认识。
但我的身份和立场,决定了我不能轻易松口。毕竟这个薪资涨幅的确高出我们预算很多。
我对芳芳说,我很欣赏她的分析头脑,也相信她是有实力胜任这份工作的。但预算确实很难匹配她的预期。
芳芳并不气馁,继续说道,“关于薪资,我有个建议。既然贵公司的预算上限是9K,那么,我接受3个月试用期就按照9K走。但在合同里写明,试用期结束前,公司会给我做一次涨薪评估。一旦我确实证明了自己的个人能力匹配度,那么,第4个月起,月薪调到11K。当然,如果评估结果差强人意,我们双方可以再做重新考虑。”
我觉得芳芳的提议合情合理。于是,在跟总经理商议之后,同意了她的薪资方案,跟她签署了offer。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芳芳在商谈薪资时,都采用了哪些方式和步骤,一步步反客为主:
01. 不急躁、不气馁很多应聘者在听到公司的岗位预算和自己的期望薪资相距较远的时候,要么失望、气馁,要么一下就急了,觉得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了。
但芳芳一点儿没有表现出着急或是失望,相反,她的态度更像是胸有成竹,很有自信。同时,给我感觉好像并没有那么在意这个offer。
虽然在面试中,毫无疑问,薪资是焦点,但企业一方并不希望看到应聘者只关心这一条。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完全放弃这个机会。
02.以同理心拉近距离大多数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尤其在面试过程中,会武断地认为企业和应聘者永远处在对立面。其实,现在社会中,企业和应聘者之间更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芳芳并没有上来就诉说自己的难处,以及期望薪资的合理性。而是本着理解的态度,替企业自圆其说。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和HR的距离。好像双方已经是同事关系了。站在同一立场。
03.淡化自身急迫感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谈判中,越是对成交有迫切需求的一方,越容易在成交金额上处于下风。本着“成不成没关系,反正我也不着急跳槽”的心态,反而更能给对方压迫感。当然,前提是能看出对方HR真的对自己满意。
芳芳提到自己现任领导对自己很认可,所以只有在机会真的很好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跳槽。否则,还是会继续留任现单位。不会有什么损失。
04.明确工作岗位价值虽然不能表现出对职位的急切需求,但也要明确指明自己因为什么想要来此面试,除了薪资,还有什么其它重要方面吸引自己。
这一点,也是考量应聘者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判断。同时,也能看到应聘者对公司和岗位设定的理解程度。
05.突出自身价值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应对策略中的核心部分。如果自身价值没有在面试中充分表现出来,那其它方面再怎么应用技巧,都无济于事。
芳芳明白HR卡薪资的点,恰恰是自身欠缺的点。那么如何将弱势变为优势,就需要很好地琢磨一下了。如果能将既往工作经验、行业经验,和未来工作良好地结合,那真的是极大的助力。
谈判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筹码。而个人实力就是面试中应聘者的筹码。尽量让筹码比重增加,不仅是应聘者现场需要表现出来的,更是之前学习和工作累积的结果。
06.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如果通过自己的一路铺垫,HR已经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和好感,那么剩下要做的事,就是找到能够完美促成此事的合理化建议。
商议的关键在于解决矛盾,那么,如何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又不让HR为难,这中间架起的桥梁很关键。芳芳提出试用期后评估调薪,要明确写在合同里,这既是对自己的保障,又是给企业一个了解的过程,等于双方各退了一步。成功说服HR的几率自然会更大。
总之,对于渴望人才的企业来说,没有贵不贵,只有值不值。
对于有实力的应聘者来说,面试一定是双向选择。不要惧怕谈薪,但也得掌握一定技巧,才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
面试想拿10K,HR说你只值7K,该怎样回答或者反驳?
我就是实诚人,去面试,和技术主管谈好税后10K,满口答应没问题。HR过两天打电话,又问我期望多少,我说不是谈好了税后10K嘛,她说好,明天给你发offer,结果第二天offer里写的工资税前9K,想也没想就拒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