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职场火锅刚解答了一位网友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这位网友说:我大学玩了四年,没想到考上了公务员,家里非常高兴。几个月后,我突然觉得每天很忙、工资不高,有时候还要加班,根本连出去玩的时间都没有。想到这点工资,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难道真的要整天为他人作嫁衣裳,瞎忙一辈子吗?很想辞职,到底该怎么办?我是这么回答的,也是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答复态度。
刚做公务员几个月就厌烦了,主要原因是太忙、收入低,说你矫情都算轻的,说你患得患失、吃里扒外、贪图名利与安逸兼得都不嫌重,如果有这个心态,干什么都不容易干好,这山望着那山高,时时刻刻不平衡不快乐。任何职业都有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就看你怎么把握这个规律,做到为公(为单位做贡献)无私(个人成长发展)双促进双丰收。当然了,我也不站着说话不腰疼,说点实际的吧。
第一,“得到即失去”的心态,很多人都有,你比较严重。
没有得到之前,总觉得千般好,得到之后,喜新厌旧,患得患失,后悔不已。成熟人,会很快调整心态到正规上,人虽然有两条腿,但同时只能走一条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态不健康,人也不快乐。这不是成熟职场人的心态。你首先需要调整心态,兴冲冲考公务员,几个月就后悔,一是说明你盲目冲动,二是说明你心态极其浮躁,这个首先要修炼。
第二,公务员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不堪吗?还是你还没有深入进去。
公务员事业编,在大学生就业意愿排行榜上,始终名列第一。第二名是央企和优质大型地方国企。第三名才是欧美知名外企。第四名是地方国企。第五名是知名科技民企。
就业意愿排名第一,自有它的道理,说明人们普遍向往公务员事业编。你以为人们都傻吗?人们趋之若鹜的理由也很简单:
一是长期安稳,进了保险柜,端了金饭碗,还有退休后的待遇比企业人员都高的多。
二是工作压力小,单位时间收入高(折合时薪高),综合性价比高。比如,公务员月薪5000元,综合性价比要高于15000元的私企。算是五险一金,平时的双休日,有事请个假,时薪比加班加点的民企要高的多。
三是社会地位高,隐性福利好,社会资源办事丰富。有些东西,钱都买不来,比如社会地位,职业尊严感,一个小老板,可以不点他,但你遇到一个有实权的公务员,你不敢得罪他。公务员在一个大体系里运转,可以互相帮助,比如,你在政府部门工作,给医院打个电话,或者找垂直线条的下级部门帮忙,安排一个专家动手术,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你是社会人员,估计要送红包,求爷爷告奶奶了。隐形福利不说了,哪个地方的公务员政策房小区不是好地段、好价格?你拍拍膝盖想一想?
第三,上点干货吧,如何处理公务运行体系与个人理想抱负的关系?
很多人考上公务员之后,尤其是应届生,都是热血青年,一上班就要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请问,你就是一纸白纸,谁敢让你指点江山呢?很多年轻人,凭着一点书本知识,就要大展宏图,上司不给机会,就骂上司无能,压制人才。其实,这是职场新人的通病。
你比较心态浮躁,正如你自己写的大学里“玩”了四年,从事公务员这种枯燥无味、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工作节奏,不适应,不舒服,非常抵触。这不是公务员体系的问题,而是你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心态的问题。你没有调整到工作状态上来。公务员体系运行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程序化、指令性、政策性的东西太多了,不是敲锣打鼓、痛快淋漓地大刀阔斧地“玩”啊。自己不适应就嗷嗷叫,就怨天尤人,这百分之百的是你心态问题。
还有,你比较急功近利,从你自己写的题目就可见一斑。比如,你自己最后写的“为别人做嫁衣、瞎忙一辈子”。作为公务员也好,作为打工仔也好,谁不为别人做嫁衣,谁不是先当孙子再当爷爷。估计是你自己写的东西,都被上司拿去了,难道这不是职场规则吗?百分之百是你的心态问题。
综上,你的职业观不对,职场心态没有捋顺,从业价值观不正,首先修炼的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否则你从事其他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我想说说我身边的一个故事。
一个已参加工作6年的公务员,女性,是村官考上公务员的,由于家庭比较困难,她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兼职做家教,毕业后考了村官,大约不到两年的时间,然后考上了公务员。她是大本学历且是双学位,个人的素质也高,领导交办的工作,她能够快速利落的完成,别的人用一天的时间,她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完。
开始的时候,她是利用业余时间,也就是星期天,先是开设了一个小型的幼儿培训班,后来逐渐开设了比较大的培训机构,这样一来,她的工作时间就得不到保障,按她本人的理解,把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可是机关的工作不只是领导交办的工作,还有日常工作,要求每天上班时间必须在岗。这样她自己的培训机构的工作就和自己公务员本职工作发生了冲突。
当她提出辞职的时候,同事们都在劝他不要冲动,我也找他谈了话,说了公务员考录的诸多不容易,让她在取舍中再好好想想,并给了她一段时间,让她冷静思考。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当她交了正式的辞职申请时,我们才确认她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现在的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勤奋,除了自己的幼儿培训机构,还开设了两个店的专属小饭桌,以优良的品质和热情的服务做的红红火火。
所以我说 ,公务员辞职,大多还是理性多。因为公务员这个职业,它不同于一般临时性的工作,能考上公务员的,他的思维会更成熟点,做什么决定一般来说都不会一时冲动。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一,如果公务员辞职,不会冲动的,而是更理性、更慎重的对待这个问题。二,并不是凭一时的冲动,一相热血,这很可能是人生道路上重要转折点。三,大多数辞职后选择创业,认为,公务员工资待遇不高,还达不到他们所期盼那样,不如趁自已还年轻,又有特长,又有学历,又有专业技术,不如大干一场,干一香新的天地,给自已人生路上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四,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大格局意识,他们对末来充满更大的期待和追求,并不是心血来潮。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公务员辞职,以我之见比例占极少数,因为这是人人向往羡慕的工作,能考上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收入工作稳定,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努力不懈工作上升机会较大,一片光明前途在等着你。
我地政府部门,曾经有一位年轻工务员,认为在机关工作没有前途,下海经商搞旅游开发项目,一时冲动辞职。
经几年来没有发大财,反而年年亏本,特别是连续三年疫情成一地鸡毛,亏本5千多万,悔恨不及为时已晚。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谢谢邀请。
一、在我知道的公务员中,还未见过有辞职的。有的公务员虽然几多抱怨,嫌工资低、工作累、不能照顾家庭、夫妻很难经常在一起等等思想情绪,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还没有到辞职那一步。
二、我相信有辞职的公务员,也不是一时冲动而辞职,而是权衡利弊所做出的选择。其理由是:
1、公务员待遇一般,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月工资2000多元,加上各项补贴、奖金也不过3000元左右。如果没有家庭经济上支持,无法解决居房、婚姻等问题。
2、公务员工作辛苦,特别是基层公务员,面对上级的各种任务,压力山大。而不是像网络喷子说的那样,只要坐在办公室抽抽烟、喝喝茶、看看报那样悠闲。乡镇公务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乡村,没有多少办公室可坐。
3、不能照顾家庭,夫妻之间离多聚少,特别是年轻人很不适应。
4、公务员也像韩国总统那样是个危险职业,面对的是严格的组织纪律,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犯错,不是记过就是“双规”,甚至受到刑法的惩处。
三、辞职的公务员是有一枝之长者。凡有一枝之长者自谋职业比公务员的收入要高得多。虽然我没看到辞职的公务员,但我看到大学毕业生不考公务员的人。有个学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搞房屋建筑、装饰设计等,带着一夥人搞一条龙服务,既设计又搞建筑、装修等,搞得风生水起,收入很可观,他每年有20w左右的收入。
总之,诸事不是绝对的,辞职的公务员肯定有。
(图片来自网络)
公务员辞职,是冲动还是理性?
还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吧,大部分人都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比较高,虽然这几年公务员热度有一点点下降,但是还是不影响人们固化得思想。
这几年因为国家机构的改革“大刀阔斧”,有一些部门的公务员工资涨了,当然有一些部门待遇较以前有所下降,比如税务部门可能就没有五年前滋润了,这样就会有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动了辞职的念头,情理之中,谁都不愿意自己生活水平下降。
举例来说,最近几年司法体制改革,法官检察官实行员额制,相应的多了一份绩效工资。说实话,很多人抱怨员额制的不公,确实也是如此,基层法检业务量大,人手少,所以能够入员额的人也非常少。改革将人员分为三类,最顶端的员额制法官检察官当然轮不到平时工作量最大的人了,这种分类名义上是为了办案责任制,其实也是论资排辈,实质上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明眼人都看得见。所以,很多业务能力强的法官检察官选择辞职,因为他们可以有更好的去处,律师、法务等职业收入都比公务员要高出特别多,这两个职业对能力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如果自己有能力,又何必贪恋这份安稳呢。当初的不离开是因为安稳,现在的离开是因为看不到未来。
我也见过一直把辞职挂在嘴上的年轻人,刚毕业进入体制内,收入低,工作累,是正常现象,因此一直觉得自己的理想抱负没有实现,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终日吐槽,却又苦于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在体制内“耗日子”,时间久了,看着工资一点一点涨起来,也就慢慢打消辞职的念头了。很多人总是抱怨父母逼迫自己进体制,父母总是想子女过的安稳,“体制”的人生可能对某些年轻人来说是失去对梦想的追求。但是退一步想,若你足够强大,又何必介意它的束缚。
现在公务员队伍也有很多家里没背景没熟人的年轻人,最近几年毕业生考公务员背井离乡的人也非常多。所以说,公务员辞职要慎重考虑,如果没有更好地选择,如果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这份工作还可以勉强保证生存(注意,我说的是“生存”不是“生活”),你可以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多的优势多学习,多考证,提升学历提升自己,等到足够强大,就可以毅然决然的离开。如果本身条件足够好,没有经济压力,自身的硬实力软实力都足够强,那么我劝你早点离开体制,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环境,十年后你会发现你的思路都是受限制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遇到的领导和同事不够好,各方面都欺负新来的人或者年轻人,最苦最累的活分给你,领导没有担当,根本就不会有前途,特别是没关系没背景的情况下。进体制内就图的是工作相对轻松,自己的时间有所保证,这种工作将你的时间和上进心都消耗掉,你为什么还要死撑,凭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说的不好听,每天加班加点,周末不能保证,你出去做任何一份同样强度的工作都会比这收入高。
最后还是那句话,真正的离开时不动声色的。祝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