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作为HR,既要站在“资方”说话,也要为“劳方”呼吁,做好“资方”和“劳方”桥梁。企业宁愿高薪招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加薪,既有市场价格的客观原因 ,也有劳资双方心态的主观原因,不能完全责怪老板,也不能埋怨员工,归根到底要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做赔本买卖,老板和员工都在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这就是一场心理和实战博弈。
第一,先说市场价格的客观规律,谁先别埋怨谁。跳槽者决定跳槽,都有一个基本的硬性前提,薪酬提升30%以上,否则,跳槽就是赔本买卖。假设你目前工资5000元,如果新东家不给到6500元,能吸引你跳槽吗?跳槽是带有许多“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的。
一是沉没成本。跳槽会失去你现有的既得利益,原公司几年的积累、经验、人际、实战技能都会放弃,如果有跳槽还有试用期、空窗期,原公司会扣发年终奖,都会带来直接损失,这些都是沉没成本。
二是边际成本。跳槽会带来焦虑、不安全感、到新单位还会面临职位薪酬不达预期、工作不适应、人际文化不融入等风险,如果是异地跳槽,还涉及搬家、交通等成本。
所以,对于员工跳槽的心理预期和成本冲销心理来说,跳槽的起步价应该是涨薪30%。所以,企业要招聘同样能力的员工,一般要多付出30%的薪酬,才能招到同样标准的员工。举例:一个员工嫌月薪5000元低,跳槽到其他企业,要6500元。这个企业招到一个同样水平的员工,也需要6500元。其实,这个员工在原企业就拿5000元。换一个说法,这家企业5000元招不到同样水平的员工。
第二,再来分析企业的薪酬机制和处理心态。从以上例子来反推,为什么企业不给5000元的员工加薪到6500元,反而要花6500元去新招一个同水平的人呢?主要有几种原因:
一是,距离产生美,近距离产生丑。比如,老员工工作几年之后,优点慢慢淡化,看多了好处就习惯成自然了。但是缺点暴露越来越多,企业对老员工的评价就会打折了。招新人不一样,在招聘环节中,展示的都是优点,所以,感觉身价就高一点。价格5000元的,在招聘时表现的像6500元的。
二是,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体系。比如,老员工薪酬5000元,涨到6500元,需要许多条件。没有达到条件,很难触发加薪动机。比如,绩效指标、年限、资历等条件没有达到,是不会给老员工加薪到6500元。但是招聘时,往往按照市场标价去招人,出价就会高一点。比如,自己种的菜当然要比去超市买的菜便宜了。
三是,老员工是身价往往是抛物线下降的。比如,刚入职是值4000元,工作几年后升值到5000元,工作达到熟练的峰顶,由于精力、心态、看透等因素,老员工的价值达到抛物线顶点后开始滑落。企业反而觉得老员工不值5000元了,怎么还会加薪到6500元呢?
第三,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性价比的问题(企业薪酬策略)。无论心态,还是策略,都不是根本。归根到底还是性价比的问题。
这是企业降低总成本以及维护队伍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如,企业有1000个老员工,假设有5个老员工要求加薪到6500元,否则辞职。如果你是老板,你怎么做?你不会妥协的。因为,你给这5人加薪,那么,995个老员工同样有这个诉求。你如果都加薪,成本是1000乘以1500元等于150万元。
如果这5个人辞职,企业再花6500招聘5个人,多支出成本是1500乘以5人等于7500元。请问,你是老板,你愿意多支出7500元,还是多支出150万元。
还有队伍心态问题,有5个老员工加薪,那995人老员工心理能平衡吗?为了平衡大多数心态,宁愿都不加薪,也不会无缘无故给几个人加薪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先不要考虑啥逻辑,你认为的不合理都能得到解释,有这功夫瞎琢磨,你还不如多想办法把钱给挣了。
我送给你两句话。
一句话叫加薪靠跳槽,不必在一家单位从一而终。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又不是老板的拜把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那种,你真的这样想,老板也害怕。很简单啊,你把老板当兄弟,老板不把你当兄弟。如果你实在没有好的选择,那就老老实实在这干着,啥话别说,否则满腹的委屈和不平,会让你干的一点不开心。
另一句话就是人比人,能把死人气得活过来。公平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你觉得你技术流弊,比人家资格也老,就是拿的比别人少,你说气人不气人?
确实气人!但那你又能怎么样呢?要想打脸老板打脸,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想办法跳槽,拿比原来高两倍的工资,这不会有人拦着你。有一天老板拿同样两倍的工资请你回去,你还不愿意,这就是你真的报复了、解气了。
这个世界上,说到底,还是拿实力和行动说话的。
你要跟新人比,真的没有必要,那就是自降身价,自找不快。企业都出现离职潮了,说明很多人对企业并不认可,既然都出现这种情况了,自己为何不早做打算呢?
你要明白一点,一把椅子不会永远空在那里,总会有人坐上去。一个企业的人员进进出出,都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把自己想得过于重要,不要想着自己辞职指望老板去挽留你,那就真的是太幼稚了。
至于这个问题中所说的逻辑,我可以告诉你,老板的逻辑和你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在你的视角,你认为这不公平,一个新人啥都不懂,居然拿的薪资,比那些经验丰富技术高的人还要高。你的逻辑是基于公平!这我没说错吧。
但是在老板的视角,他往往不会这样去看待。他会觉得你作为老员工,我给你一个人涨了工资,其他人要不要涨?要涨多少,才能让大家都满意?他关注的根本就不是某一个人的公平性,而是要算这些人的整体薪酬成本。
所以老板的逻辑就是基于成本和经济!跟你所认为的公平性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怎么比呢?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企业的老板有长远的眼光,愿意给员工高薪,给作出贡献的老员工发奖金,但这毕竟是少数,像任正非那样的,也是凤毛麟角。毕竟,人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家。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和高瞻远瞩,才会把企业做得这么大、这么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你能去这样的企业,与公司共同发展,得到相应的高回报,那是你的福气!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说实话,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挺常见的。
朋友的公司之前就因为员工薪资待遇低,纷纷离职,年初的时候吧,几乎每天都有3-4名员工办理离职。在那个时间点,很多单位都招聘,员工想去试试看外面的机会。
我朋友给我举了2个例子,让我印象挺深:1.一个员工原来在 公司工作了3年,从入职的时候3500,到离职的时候5500。该员工觉得自己工资低,和市场上的工资水平比较,确实有点低。市场同岗位的工资是6500-8000.所以在找好工作后,据说薪资是7500,该员工迅速的办理了离职手续。
在去对方公司工作1周后,该员工私信朋友,能不能回来?因为新公司经常要出差,加班到深夜,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单休。相比之前双休,全年无加班,工作轻松的工作,这么大的强度,他接受不了。所以还是想回来。
朋友念在这位员工之前工作能力确实不错,因为经济压力(刚买了房子),确实为了高薪离职,也可以理解。朋友说,那你回来吧,薪资给你加1000,只要你好好干!
2.第2个员工,是朋友高薪从外面招来的,说是高薪,是相对于同岗位的员工而言。市场的工资水平确实是很高,这个是市场供需决定的,所以“高薪”招聘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高薪"员工刚入职的时候,不知道哪位同事无意间知道这个薪资,都纷纷抱怨不公平,有些还拉小团伙来故意排挤他。
但这位员工,就很踏实地工作,有些同事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够解决。有些新的知识,以及最新的技术,他能带领大家一起学,并应用到工作中。
之前那些倚老卖老的同事,最后都闭嘴,也开始加紧学习。
这个新员工就像是一条鲶鱼,放到公司后,打破了之前那种“安逸,不思进取”的状态。
通过以上2个故事,我是想告诉大家,从外面高薪招聘,是无奈之举,但凡公司员工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团结一心,根本就不需要招人。
而高薪招聘新人,就像是公司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或者是买了一件“奢侈品”,让很多员工远远观望,而没有实力购买。唯一的方式,即使以自己的能力去匹配高薪。
我是@燕妮在职场,专注职场分享。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多谢点个关注、点个赞!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种现象:企业内部越是离职率高,抱怨多,上层从不考虑从内部解决问题,而倾向于招人,为什么呢?
满足一个人的诉求容易,满足一群人的诉求难
有时候我们想着涨工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太难。
给A涨了,要不要给BCDEF....其他人涨呢?一个部门涨了,其他部门涨不涨。
C觉得自己能力更强,为什么大家都涨的一样,收入的公平性永远无法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怎么做,都是欲壑难填。
你觉得公司公司低,外界人觉得已经很高
很多时候,横向对比,我们会觉得自己工资低,外界却觉得挺高的。
特别是在大部分基层岗位上,公司都信奉: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
譬如素有互联网的黄埔军校之称呼的金山,当年从里面出走了一大批人才,成为现今互联网行业的中流砥柱。
不是企业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这个岗位就值这么钱,你走,我就重新招人。
以人定薪,还是以岗定薪?
站在员工的角度,都觉得我能力强就应该拿更高的工资,是该以人定薪才公平;但在企业的角度,均衡成本,往往执行的是以岗定薪。
招聘你过来就是干这个岗位的事情,不管你能力再强,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你的贡献就被恒定,就值这么多钱。
你想走,我不拦着,招人!
除非你有不可替代的能力,这个时候你拥有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权,会给你涨工资。
譬如我曾经入职一家公司,半年就提出涨薪,虽然不符合规定,还是涨了。
加工资了也不能解决问题
一个企业中,老员工待久了,工资是一个问题,但也仅仅只是一个问题。
加工资了,大家就有动力了吗?不尽然。
很多时候,时间长了,系统性的问题特别多,想解决太难。
这个时候,招聘新人,给他高一些工资,至少短时间内,他会非常有干劲!
总结:出现这个情况不要奇怪,如果觉得不公平,提高自己不可替代性,拥有博弈权,才是最好的方法!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您好,感谢邀请!
重复下问题: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这个问题说了直白点,意思就是外来的和尚有水喝。
知乎曾有个热帖,引起了19万人关注,800多人跟帖评论,说的是:
某公司,新招前端妹子,2年工作经验,薪水13k,公司1位老员工同样工作年限,负责多个项目,技术也高于该新人妹子,薪水10k。老板看在眼里,答应给老员工涨工资但迟迟没有结果……
其实,不仅仅互联网企业,这种老员工工资低,新员工工资高的“倒挂”现象,在传统企业也非常普遍。
就这种现象,下面我先来分析下原因。一、看中新人潜在价值,为其潜力先行兑付
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老板就会把责任归因于现在这批员工的无能,他会觉得:如果你们有能力,为啥不给我创造价值呢?
所以,当外面有新鲜血液时,老板更愿意看中新人的潜在价值,认为新人来了,可以改变目前的局面,所以就出高薪先行兑付了。
事实上,老员工也许就是因为工资偏低没有积极性干,所以才达不到老板的预期。
因此本质上,这属于一个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你越不激励老员工,老员工就越不给力,你看着就越不爽。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新员工有着老员工不具备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思维方式和改革魅力。
老员工呢,因为在公司待久了,对公司面临的问题不是很敏感,也没有魄力去改变;
新员工则不同,他从一个专业和局外人的角度,会敏感地看出企业的问题所在,并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在老板眼里,老员工就是一群墨守成规的人,没救了;而新员工说得头头是道,也许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希望。
三、招聘新人要比更改制度更容易
调整新人的工资是容易的,而更改整个公司的薪酬制度是比较难的,可能有些公司自己也知道薪酬会稍低于市场价,但是因为整体薪酬都低,也着实没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HR高薪招新人,都可以称为“外部人才引进”,其实你要仔细对比,这样的“人才”不是企业内部现在都有吗?
四、要让新鲜的血液流动进来
谁说老员工就一定都是想留的人了,也许有一些老油条恰好是公司不想要,又找不到理由开除的,不涨工资就是最好的手段,而且可以刺激老员工的危机感,激发老员工的创作力。
当然也要看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如果确实中流砥柱,怎么也会加薪的吧!
以上,更多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老员工该如何应对呢?我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用:
1、正确看待新老员工的薪资差异问题
这里讲的首先是心态问题,要理性分析公司为什么这么做,要讲眼光放长远一些,例如公司如果为的是吸引新员工,首次定薪肯定会高一些,但后期加薪过程中,通常会考虑新老员工的薪资差异。
然后,你要看,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不要将个例泛化去理解了。
2、提加薪需求,确定领导态度。
此时要明确自己的加薪预期,提薪要合理,不打无准备之仗,事先罗列业绩,对工作做一个评估,作为加薪依据,也可从福利、培训等方面为自己争取利益。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跟领导谈判。
3、关注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
其实,加薪这回事,本质上取决于你的市场价值。如果个人能力强、不容易被替代,哪里不能发展好呢?这家公司可以高薪挖新人,你也一样可以被猎头高薪挖角啊。
所以,要“以我为主”,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多一些,而不是依赖于这个企业或者老板给你加薪。
写在最后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企业薪酬没有绝对的公平。
所以,关键还是看你自身,你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么样的报酬?你的职业选择权有多大?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感谢悟空邀请!@悟空问答
欢迎各位关注我,@丁路遥知事,加入我的圈子:丁路遥职言职语,与我一起互动!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归根到底,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跟上目前市场的行业发展。长期如此企业必将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为什么企业不愿意给老员工涨薪?
在大部分的公司,只有你入职的那一刻,是符合市场行情的,进入其中,也就不得不遵守公司的涨薪制度。
站在公司的角度,5%的普调幅度已经是高昂的成本支出。
企业对于涨薪空间的限制是为了控制公司的用人成本上升,也是为了保证员工整体涨势平衡,一旦有更多的人特例涨薪,公司的人力成本将大幅提高,甚至出现动乱。
一句话来说,内部涨薪,看的是你原来的工资,在这个基数上一点点磨,不能加太多,综合员工本身的跳槽成本,能用各方面的因素稳住你,足够。
同时,2019年了,人才市场薪酬水平早已透明化,每个行业每个岗位在人才市场都有合理的明码标价,只要你还需要招揽人才,就必须遵循市场原则,低于合理的市场水平,人家凭啥来?
当公司长期以不正常的薪资水平招不到人才时,自然知道必须调整预算。而这种改变,仅仅针对市面上的新人,其实老员工一年一磨的待遇也早已跟不上市场发展。
如果一个公司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量的人才流失终会导致更加不好的局面。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