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确实有些领导喜爱开会,这是彰显和巩固权威的手段之一,但大多数领导并不是喜欢开会,而是必须参加的会议太多,你不去就是“不重视”,所以,刹四风之一就是减少“文山会海”。体制内都喜欢用“文山会海”这个词,文件堆成山,会议像大海一样多,很多人并不喜欢开会,只是没有办法,但是会议又不得不开,这个问题成为“老大难”。
举例:会议减不下来,陪会太多,会议太长,实效不大。为什么减不下来?有两个硬伤。一是上级各部门各专业口各版块口各事业部口都要开会吧,二是许多文件制度也有硬性规定,什么工作必须上什么会,一年必须开几次会。一方面要精简会议,一方面又强制性开会,所以,文山会海,这个难题处于悖论之中。
再举详细的例子吧。
比如,一个公司副总分管安全。他要开多少会?简单地算一算,就多达上百个。一是上级总部的安全大会、生产大会、安全通报大会、季度安全大会、反事故教训大会、安全大检查动员会、部署会、总结会、反馈会、整改汇报会、回头看大会;他还要参加上级总部各综合性大会,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参加的大会,如年度大会、党建大会、共青团大会、设备大会、法律大会、环保大会、节能大会、经营管理大会;还要参加事业部板块的安全大会、党建大会、安全大检查汇报会,等等。这算结束了吗?没有。
他回到本公司,还要参加公司年度大会、党建大会、法律大会,上面的会议,本公司一个也不能少啊。你少参加一个,上级说你不重视这项工作,履职不到位。下级责怪你不重视这个线条,不给面子。好了,这个安全副总,自己还要组织各类大会,再折腾下级一圈,顺便把分管的安全部门折腾半死。这就结束了吗?错了,还有规定项目呢。
本公司研究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党委会、领导班子会、总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等等。只要的重大事项都要上会,作为班子成员都要参加,因为有些会议必须要求三分之二出席才能算数,表决必须超过二分之一才能成效。你不参加都不行,不参加就是不团结、不民主、不履职。这样下来,一年有二三十个会。这就结束了吗?没有。
还有许多规定动作,比如理论学习,一年至少十二次,还有调查研究每年至少四次,还有讲安全课每年至少四次,还有到安全承包点每年至少六次,还有必须专题研究安全环保、党建、共青团、宣传、工会的班子会,上级文件都写的清清楚楚,这些工作,每年必须研究两次。这又是几十个会。
总之,许多正规单位都常年下文件,要力戒形式主义,要减少文山会海,但是有些会议必须开,有些会议不必要开或者可以合并开。有些会议可以简化,半小时结束,但是是个会也两小时甚至两三天。有些会议,很有效果,统一思想,部署工作,有些会议就是陪会,显示重视,实际效果不大。有的会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会就是为了制造问题。所以,不是领导喜欢开会,是因为他当了领导,上了台阶之后,会议自然而然就多起来,更多的是无奈。呼吁有关单位要真正解决文山会海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不是人们当了领导喜欢开会,而是必须开会。会议是组织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之一。一个不会开会、不善开会的领导,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领导。
开会并不是刷什么存在感,也不是小人得志。有些人说,开会是机关和国企的毛病。错!其实私企和外企,会议也是很多的。有的外企,会议比国企还多,而且,他们普遍对会议特别重视。
为什么要开会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布置工作。上级或领导安排了工作,必须得布置下去。布置不是简单的把活分给谁,有时需要内部讨论一下,把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一边分析一边拿方案,效率要高的多。
二,内部沟通。ISO9001标准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沟通。内部沟通的方式很多,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会议。比如公司一个新政策,或者是一个处罚决定。难道不开会传达,还要领导一个个告知吗?
三,进度跟催。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跟催进度。比如一些定期的项目汇报会。通过开会,领导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正偏差。
四,统一思想。还有的会议,是为了统一思想。比如一些办公会、协调会、检讨会、座谈会、动员会。管理过程中,为了统一员工的意志,是不可能单独沟通的,只能通过开会的方式来解决。
五,解决问题。更多的会议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生产例会、安全例会、质量分析会、事故分析会等等。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有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先进表彰。一般有点规模,管理比较正规的企业都有先进表彰会。表彰会大都在年前进行。表彰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表彰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先进,属于正激励的范畴,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
温馨提示: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有的人可能为了刷存在感而开会,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有的是因为当了领导,对工作负责,天天研究工作,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传达出去,落实下去。
有时候也是被动的,上级领导安排了工作,或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及时开会传达!
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开会是为了讨论或学习,扬长避短。给团队贯彻精神,也可以理解成洗脑。维护单位利益,给自己树立威信
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领导天天开会烦不烦,他的“瘾”究竟在哪?
关键词:领导、爱开会、职场、开会艺术
【引言:领导也是人,而且往往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所以得通过会议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强化自己的影响力,或者说纯粹为了过干瘾。尤其是当自己坐在会议桌主席位的时候,下面黑压压的全是人,那种感觉别提多爽了,几乎没人可以抵得住这种诱惑】
一.正确认知:什么是开会
会议、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管理方式,同时也是组织内部最重要的沟通手段,有其不可替代性。比如分派任务、统一思想、解决问题。虽然说现在各种电子软件或硬件很先进,但很多问题还是需要大家坐下来面对面来解决。
二.学点真知:怎么开会
1.前提:明确两件事,一是我们为什么要开会,二是在会议里面不同的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2.布置任务式的会议:建议布置任务这样的问题,以邮件的形式传达清楚即可,包括责任人、责任范围、截止时间、任务需要达到的效果等等。这类会议多开不如少开、少开不如不开。
3.解决问题式会议:开会一般是为了去解决一个团队共同的问题的,不应该提倡各位与会人员即时对某个问题提出看法,应该是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针对脑子里形成的想法各抒己见,按照问题的核心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因此,前期筹备中“导读文件”的制作很必要,不仅编辑时要主题突出,而且要把文件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准与会人员手中。
4.会议中的角色定位。可以分为:会议的引导者以及参与者。会议的引导者大致相当于主持人的作用,他负责贯穿会议的主线保证讨论不跑题,并且时刻调度会议气氛;参与者主要是负责发表及倾听意见的。如果你是会议的召集者,一般就要作为会议的引导者。
5.准备工作:会议的召集者最好提前通知各位与会者会议即将讨论的内容,以及讨论需要达到的效果。
6.如何开会:在会议最开始的时候,引导者最好按照之间发给参与者的邮件重申一下会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然后逐项引导大家共同商定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试图让大家从零开始去讨论什么然后得出结论,这是不管花多少时间都没法做成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试图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达成一致意见,这才是团队以后执行工作的关键。除了引导会议内容,也要注意引导会议气氛。当气氛很沉闷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的技巧去打破这种局面;但是当气氛过于活跃,以至于会议开始逐渐跑题,引导者一定要把方向给拽回来,不然耗费的时间就大了去了。
7.开会过程中,引导者和参与者都要学会的是沟通的技巧。包括认真倾听、保证自己正确理解他人的观点以及不着急去反驳别人。
8.开会以后:引导者还是非常需要将会议的内容按主次整理好,再次发给与会者邮件。邮件的意义首先是校对会议中的信息是否被正确理解,再次就是确保每个人都知道问题的核心和解决思路是什么。
三.洞察其心:领导为什么“爱开会”
1.权力的行使,是需要一种“仪式化”的,这是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的外在表现。对于部分领导来说,开会是一种表现自己权力属性的仪式——他的领导地位需要这样的“粉饰”!
2.除了解决实际问题之外,我们必须要了解人性。领导也是人,而且往往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所以得通过会议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强化自己的影响力,或者干粹就是为了过干瘾。尤其是当自己坐在会议桌主席位的时候,下面黑压压的全是人,那种感觉别提多爽了,几乎没人可以抵得住这种诱惑……
至于,有些领导整天喜欢安排事情,想法子搞活动,隔三差五开会,这是体制本身,缺乏正确绩效评价导致的结果。也必然导致一种系统内耗,或者说类似学生那种“假装用功”的行为,这种无限占用下属时间的行为恰恰是领导内心极度虚无的表现。
笔者为《建瓴营销互促会》发起者,资深营销人。本文为作者【原创】,有收获,请加关注;创业无坦途,你关注的不是我,是你“拨云见日”的希望和“飞扬跋扈”的梦想!✍
笔者打字不易,阅后请随手点赞或转发;如对你有帮助,请加关注,相信——你收获更多。
为什么有些人当了领导后就很爱开会呢?
想起个故事,当了一辈子官儿的老赵退休了,这个不自在啊,在家里简直活不下去了。
儿女们急在心里却是没法,医院也去了,甚至连精神医生也看了,都说没病,但就是不行。
最后还是老赵媳妇有办法,跟儿子女儿女婿儿媳们嘱咐了一番,每天早上都集合起来,坐的端端正正的开会,让老赵主持安排工作。
嘿,这一来,老赵立马又生龙活虎起来,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看到没,就是这样,这是病,是职业病。有些人当上领导之后,把领导的作风一直带回家里,在单位是领导回到家里还得当领导,说话也是习惯了领导的口气,结果令家人受不了。
恩,这个当领导也挺不容易的,得多理解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