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升职主管,无任何管理经验,应该怎样开始转型成为管理者?

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升职为主管(不知道管多少人),估计你是从专业技术或业务人员跨界提拔到管理层职位(也不知道你否是部门正职),你的上司一定在谈话中,要求你尽快找准定位、转变角色、更新观念,以后对你的考核要看整个部门(团队)的整体业绩了。归根到底,你要完成两个转变:从点向面的转变,从线性思维向多元思维转变。

第一,你首先要知道你自己发生了什么转变?不同的职位,要求不同。

职场火锅先声明几个观点:你晋升主管,管理多少人,管理10人以下,和管理100人以上,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还有,你晋升主管,是部门的正职还是副职,正职和副职都是管理层,都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你管理10人以下,你就相当于一个工头,领着下属干活就好了,不要学什么领导艺术,有可能恰得其反。因为你的上司对你的要求并不高,反正你得把我交待的任务给完成了,下属不愿意干,你自己顶上去,给我干活就行了,少过来给我汇报哪个下属不听话了,你只要给我完成任务就行。

比如,你提拔主管,是正职还是副职,这两者区别巨大。一般晋升管理层,许多人都是从副职开始的,比如提拔为部门的副经理,协助经理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如果是副职,那么,学习一点副职艺术比较好,不要去学领导艺术。如果你提职为正职,独立负责一个部门或团队的全面工作,这个一定要学习领导艺术了。

第二,假设你提拔到10人以上的部门经理(或10人以上的团队负责人),需要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但也不要太刻意,否则,人家都会觉得你“装”。

一是思维要转变。原来你是技术骨干、销售冠军、业务能手,你只是对自己承担的技术或业务“点”上负责,甚至为这个“点”,与同事争夺资源。如果你当上了部门正职,你不能“点”式思维了,考虑问题都是面上的情况。以前是线性思维,比如,你要搞好技术工作,就钻进技术线里是可以的,你是部门长,你与员工交流,就要换位思维,站在员工角度思考,做出合理的安排,而不是像以前,你怎么想就怎么干。

二是能力要转变。你原来是技术专家,技术上你头头是道,但是作为管理者,技术能力有可能制约你的管理才华。比如,你接到一个项目,你应该从技术、人员、资源、责任、分工、监督、考核、推进等几个方面来安排,但你可能陷入技术思维,大谈技术细节,忘了你的管理职能。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磨练中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培训。

三是情商要转变。你原来玩技术,直来直去,以实力说话,甚至为技术观点打架。但是管理者就要包容各方面的观点,包容各个下属的缺点,包容下属对你的不满意指责,包容下属的水平达不到你的要求。作为管理者,情商的修炼,要大于管理能力。有时候,你不用能力,仅仅是一个体谅的眼神,可能就让下属死心塌地为你干。这个可以学习情商的艺术,但不要刻意模仿,以人为本、以人为善,基本就可以了,遇到问题,多替下属想一想,效果就出来了。

第三,假设你提拔为100人团队的负责人,最大的管理艺术,就是知人善任和利益公平。

许多高人无为而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制定一个人人认可的游戏规则(绩效考核机制),然后就让下属们自己玩去吧,只要公平公正,多少人在“职场”(球场)上“踢球”,表面上看乱哄哄的,但实际上,都围绕着把球踢进球门(完成任务、创造利润),你只是坐在老板台后面,静静地看着就行了。

知人善任和合理考核,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本事。有的企业家通过一场酒就选出了总经理,有的企业家通过几个关键指标就让成千上万打了鸡血去做业绩。说句大白话,你当上一个上规模的管理者,一手用好人,一手用好钱,就抓住了牛鼻子。

综上,学习管理专业书籍,不要太着急,可以先学一些皮毛,然后与实践结合验证,慢慢体会修正自己,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不要一上来就学一大堆管理艺术,你会发现你更不会管理了。其实,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法,只有适合你和你的团队的管理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