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说话却经常得罪了人还自知,这是属于智商问题还是情商问题?

你说的这种人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说完了自己还打自己嘴巴,“说冒了,又得罪人”。这种人心直口快,不藏着不掖着,明知道话说出去就伤人,但不能不说,也忍不住,说完就后悔。后悔也没用,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照样管不住嘴巴,因为嘴巴比想法还快。在这种人身上,智商和情商都欠火候。情商决定成功,智商防止失败。

正直善良的人,说话伤人,有两种:一种是误伤,一种是不得不伤。

什么是误伤?就是正直善良的人,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对别人的言行看不惯,直言不讳地批评别人,但是别人的言行未必就是错的,只是对事物理解不同罢了。这种误伤,需要情商和智商来共同弥补。比如,智商,让你判断这个人言行是不是人家的个人问题,是不是冲撞了你的价值观。首先要有一个智商判断力。连这个都判断不准,与情商没有关系,完全是没有脑子。

什么是不得不伤?正直善良的人,用共同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直言不讳批评别人。比如,看见同事把一包复印纸私带回家。智商告诉你,这是损公肥私的行为。这个行为肯定是错误的。这是由智商来判断的。情商高的人,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不会点破这位同事,因为不值得为单位的一包复印纸得罪一个同事。但是情商低的正直善良的人,脑子就不转弯,马上直言不讳地点破,“你怎么能把单位的东西拿回家呢”。此话一说出口,基本同事没办法做了。这位同事会恨你一辈子。

所以,直言不讳的人,出口伤人,并且自己知道自己得罪人了,但改不了。这种人,往往智商和情商,都需要补课。智商,要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说不清楚的。情商,告诉你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或者这些话不能在什么场合说,等等。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说话却经常得罪了人还自知,这是属于智商问题还是情商问题?

能根据自己走过的路给予儿女启发,是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说话经常得罪人还自知,这是属于智商问题还是情商问题”【发现爸爸】有话说!

自知说话经常得罪人,但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这种情况是情商问题占大部分,人们常说的“说话不经大脑”多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想要提高我们的表达艺术,我们就要懂得一点:说话是为了我们与他人更好的沟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果总是因为说话得罪人,那么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去提醒自己改过来。

比如我们的爸爸,爸爸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角色,但是不少的爸爸与孩子之间似乎总是不那么融洽,其中常见的原因就是:语言暴力。

俗话有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是一件伤人无形的可怕武器,尤其是对孩子。有些“耿直”的爸爸总是“有话直说”,殊不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一些不合适的语言总能让孩子如履薄冰,凉彻心扉。

经常说狠话、说气话、说不合时的话的爸爸,真的让孩子很受伤!

▶▶▶ 说狠话

对于孩子而言,并非是恐吓的话才是“放狠话”,有些是爸爸随口而出的一句口头禅,对孩子而言已经是非常狠的,例如“怎么这么简单都做不好?!这么笨!”、“你是不是傻?”、“你带脑子了吗?”、“就你这样,啥也不可能干好!”等等。

“你是不是傻”几乎是大部分爸爸常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狠话,特别是在辅导孩子学习、做功课时,爸爸的耐心被磨光了,难免怒火冲心,于是就脱口而出。

对孩子说狠话,爸爸以为是无意一说,其实这是在贴标签,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暗示,让孩子潜意识认为自己的确是“很笨”、“很傻”、“啥事也不可能干好”。对于心理强大的孩子或许会自我鼓励,“你说我不行,我偏要做成给你看!”可如果是缺乏自信和胆小怯懦的孩子,只会更严重的自我否定,变得自卑内向,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自我放弃。

▶▶▶ 说气话

多优秀的爸爸,都是有这七情六欲的凡人,所以难免会被自己的孩子搞得火冒三丈,人一生气,嘴里说出的话,就会不经过大脑分析,例如“以后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怎么这么麻烦!”、“你好烦!”、“我不喜欢你这样子的小孩”、“我说不行就不行”等等。

对孩子说气话,孩子只会当真,他会认为爸爸真的不喜欢他、不想要他了,这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助,并且非常没有安全感。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因为最亲近的人常常会包容你,特别是孩子,也许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

可是,就因为孩子爱你,所以你也是那个最能伤他的人,有多少爸爸与孩子渐行渐远,就是因为一些日常气话。为人爸爸本就是一场修为,爸爸们在情绪来临时记得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控制住脾气和嘴巴,心里默念:冷静、冷静、冷静,好好说话!

▶▶▶ 说不合时的话

和妈妈相比较,爸爸有时候就是在细腻上有所欠缺,如果爸爸自己对这方面有一定认识的话,那孩子就会少受到很多心灵暴击;如果爸爸并不重视沟通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往往爸爸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总能让孩子“透心凉”,倍感受伤。

◆ 过于耿直的爸爸,常常忽视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了,还经常被整,耿直的爸爸一句“你要先反省你自己”,或者“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简单粗暴的话语,会成为孩子内心无法遗忘的冰冷刻薄的话。在孩子受委屈的时候,爸爸切记要先听懂孩子的无助,安抚孩子的情绪,再用温暖的语言与孩子分析问题,毕竟与孩子沟通,需要情理相结合,需要我们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 情绪不佳的爸爸,看不懂孩子的撒娇。

当平时忙碌爸爸难得在家时,孩子总是更想对爸爸撒娇,然而有时候爸爸也很累,在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的撒娇爸爸就会觉得非常地厌烦和缺乏耐心。当孩子伤心或者磕着碰着的时候,因为想得到爸爸的安慰,孩子会选择“哭”作为撒娇的方式,如果爸爸情绪不佳,或者特别没耐心的话,就会对哭闹的孩子说:“多大点事,你有话能好好说吗?整天就知道哭,有什么出息!”

有时候,负面情绪是爸爸和孩子相处最大的敌人,当我们有情绪所说出的话,会直接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既伤心又感觉不到爸爸的关爱,不仅幸福指数便会降低,还会让孩子内心那份对爸爸炽热的期待和爱,被瞬间泼冷水。

※ 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意义,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的分量,【发现爸爸】每天为您的智囊库添砖加瓦。更多育儿攻略可参阅公众号:发现爸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