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从人之初角度,任何的第一次都非常重要。但职场火锅实事求是地讲,第一份工作,从长期实践来看,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份重要。人的职场生涯中,换几次工作实属正常。我的意见是,不必纠结于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好起点当然很好,没有也不要患得患失,你还有许多重新开始的机会,就当一次试验一次积累吧。
首先,举重若轻,战略上放平心态,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因为选到一个好工作,当然最好,如果出师不利,也不要过于消沉。许多人毕业生都学习职业规划,作为资深HR,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意义,但现实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也不会过分夸大,否则把毕业生们都弄的太患得患失了。有多少人按照职业规划来行走江湖的?很多人都是骑驴找马,不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如果是G企或G务序列,员工就是一块砖,单位需要往哪搬。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实自己也无法把握。所以,奉劝一千万毕业生,要做好第一份工作不理性的思想准备,不要过分焦虑。当然,选的好工作,我衷心祝福你。
其次,选工作要遵循你自己的人生规划,但许多毕业生并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说真话,许多毕业生对踏入职场,有点稀里糊涂。总有人说,凭兴趣爱好,但在现实中能走的通吗?有多少人在从事自己爱好且挣大钱的职业呢?人生规划是个大方向,比如你想当一个老板,将来香车宝马;你想当一个科技专家,将来改变某一个领域,同时抱得美人归;你想当一个公职人员,将来主政一方。还有你想在一线城市打拼,成为国际范的商务精英,还是想去家乡小城,择一城终老,享受岁月静好。你想奋斗青春,还是四平八稳,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你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这是人生的大格局,大基调。
再次,选工作要遵循行业》企业》岗位和平台》潜力》薪酬的总原则。那么国内成功企业家都喜欢说,不是我牛,而是我赶上了时代大潮,趋势来了,猪都会飞。纵观这些首富们,有的是钢铁石油煤炭大亨,他们赶上了能源崛起的时代;有的房地产基建机械大亨,他们赶上了房地产黄金十年;有的投资股票大亨,他们赶上了投资二十年;有的是互联网大亨,他们赶上了互联网经济时代风生水起。比如,十五年前学计算机的就是一个单位打杂的,现在学计算机的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就连过去打杂的运维人员,随着网络安全的重要,在单位给员工装装防火墙软件,也开始牛起来了。
一是选朝阳行业,选正在兴起或者未来必然兴起的行业,比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媒体、清洁能源等行业,搭上未来的风口,你的发展和收入也水涨船高。
二是选企业,有条件的要选那些发展潜力好的标杆型企业和追赶型企业,他们的薪酬策略是积极主动的,市场价格都在75分位以上,就是同样的工作,你的收入超过市场上的75%的人。
三是选岗位,选企业里的核心主业岗位。主业岗位,各种资源多,学习机会多,发展空间大。
在围观层面,你要按照平台》潜力》起点薪酬的原则来选择。一个好的平台,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一个有潜力的工作,让人赋予潜能,未来可以释放。薪酬固然重要,但要服从前面的要素。起点薪酬不要害怕,你有能力了,所以的失去的都会加倍补偿给你的。
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第一份工作到底重要不重要,我的观点是:这得因人而异。1有人因为第一份工作改变了命运:
比如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名字就不说了哈,他老家是偏远农村的,当时在我们班里是最苦最穷的,记得当时他每顿饭只花几毛钱买两个馒头,就着咸菜或辣椒酱就是一顿,而且好像顿顿如此,班里系里很多人瞧不起他,对他冷嘲热讽......可谁知这个同学对西方经济学“情有独钟”,虽然我们是“工商系”(现在已升级为工商管理学院),但他不知什么时候自学了“财政系”的西方经济学,做了几十本的自学笔记,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就凭这,他毕业就勇敢的向广发证券投简历求职,据说当时因为他过于羞涩差点被面试主管赶出来,但不料他现场分析了一只股票走势及收益率,被一旁的公司老总听到了,于是他的人生开了挂......不多说了,他现在的职位是首席经济分析师,一个人每年给公司带来几千万的利润,他本人的年薪也是三位数了,这是我身边同学的真实故事。
2也有人在第一份工作里没有得到自己内心想要的:还是我们班的另一个同学,毕业后去北京求职,公司名称不说了哈,是有名的大国企,现在公司仍存在着,在北京南二环广安门附近。一次吃饭聊天,这个同学也在场,自己说了如下的话:“我这个单位大倒是大,也给我解决了北京户口,可我怎么觉得人浮于事呢,干多干少差不多,有混吃等死的感觉呢!”当然我这个同学早已辞职创业很多年了,现在已经小有成就,此处暂表不提。后来他来济南办事,我请他小聚,他又说了这么一句话:“哎呀,原单位那帮子人虽说不咋地,没有几个真为单位效益着想的,混吃等死等退休,可是,我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在原单位工作的这几年,我对公司业务运营、公司日常管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甚至我现在自己干后的客户来源等等都不可能这么顺手啊。”
总结一下: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可能不一定能让你的整个人生从此“开挂”,但很可能是以后整个人生“开挂”的基础;请每一位大学生都结合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爱好,认认真真的选择、认认真真的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要太短视,要看长远。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也非常重要。
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重要的。
原因有以下两点。
1、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奠定了你对于职场的认知。我毕业第一份工作,由于我在学校考试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在校招时候就如愿进入了一家豪华品牌的汽车公司。
这家公司,工作氛围非常好,伙食好,同事们也好,各项规章制度都非常完善。
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我以为所有的公司都像这样了,无论人际关系,还是薪资待遇。
这就奠定了我对于职场的认知,我的所有的职场认知,都是基于这家公司。
直到后来我自己出来找工作之后发现,我当时是在行业顶尖的公司上班,所有,后来我每去找一家公司,都觉得自己在走下坡路。
这种心态,让我很泄气。一度很后悔自己离开这家公司。
一个人,如果每天大鱼大肉的,突然要去吃剩饭剩菜,我当时就是专业的感觉。
这导致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斗志也在磨灭。
同样,我身边也不止我一人有这种感觉,这就是大公司病。
这大公司病一旦种下,很难剔除。
但是,我们在大公司了,学习到了很多职场知识也受过很好的技能培训,当我拿着这些经历和技能去小公司工作,往往能很好的胜任职位。
有种降维打击的感觉。
2、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能为你以后找工作奠定基础。比如我,第一份工作在行业顶尖的公司工作,有了这个公司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我再去找其它工作,很容易被高看和录用,我记得当时没面试一家,都能得到录取通知书。
后来,我进入了小企业工作,但是,当我想往大公司靠近时候,已经失去优势了。
在职场中,从低往高走,比较难,但是,从高往下走,很容易。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从BAT出来的人,会被很多创业公司抢着要。
据说有的猎头,天天就围绕着BAT转动,目的就是挖员工。
我还没见过小公司有这些待遇的呢。
所以,我觉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份工作如果是一份好工作,那么他会让你在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和资源,往后的路也走得更顺一些。
也就是说,毕业第一份工作如果找得好,那么在以后职场中,会少走一些弯路。
更多的职场类知识,欢迎关注@即刻读书,分享十年职场经验和见识,一起成长。
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 第一份工作应选择什么样的行业?
先说说我两位师兄的例子吧,一位是09年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在微软研究院、SAP研究院诱人的薪资福利面前,选择了当年一家不起眼的杭州小公司-阿里巴巴提供的工作机会;一位是14年化工专业硕士毕业,在巴斯夫、陶氏、拜耳这些大型化工公司与某个中型的芯片制造公司提供的offer中,选择了后者。
今天,当校友们还在这些外企研究院、化工公司里慢悠悠地工作、每年涨薪不超过10%、年薪在30w左右徘徊、晋升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他们两位却跟着互联网行业、芯片行业一起快速成长,持有了公司的股份或者期权,职位快速晋升、年薪更是翻倍增长。
【行业选择建议】多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景,争取在那些发展势头好、能创造出更长期的现金流量的“朝阳行业”找工作机会,而不被那些目前看似处于巅峰、但未来会走下坡路的“夕阳行业”给予的高薪诱惑。
二、第一份工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部门?再来,我们公司16年的时候入职了20位各大名校的管培生,入职时大家的薪资和职位是一样的,除了定岗的部门有区别。有1位管培生分到了战略企划部,就是那个能决定业务部门kpi考核指标多少的核心部门,工作了三年,每年都能参与到集体和总公司层面的重点项目,常在各部门领导、执委会面前汇报露脸。
因此,在其他同期的伙伴们每年工资最多涨几百块的情况下,他每年能涨三千块的工资,去年更因为做了一个项目的PMO,项目完成特别出色,项目管理能力、汇报总结能力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今年正式晋升为初级经理、再次涨5000块月薪。而他同期的小伙伴们还在各部门做基础的报表工作和项目助理。
【部门选择建议】核心部门能拿到更多的项目资源和薪酬资源,只要不是专业性极强的职位比如学计算机的一定要去IT部门,其他通用类经管背景的建议争取去战略企划部、经营管理部这些更为核心的部门。
总之,应届生第一份工作可能会重要到让你比同龄人少奋斗十年,一定要选对行业、选对部门。
欢迎分享交流。
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文 / 王世民
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
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重要,但没那么重要。2008年,我找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程序员。
当时我觉得这个选择非常好,不但工资高,而且发展前景好。
但干不到两年,我就转行做ERP实施顾问了。
为什么?
我突然发现,程序员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大多数人干到中年精力跟不上,就只能选择做管理或者转行了,如果只会编程,还得面临失业的风险。
那时候,我真的是懊恼呀,要是第一份工作就选择做顾问多好,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
之后又再转行做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和销售,这时再回头看,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程序员)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我第一份工作选对了吗?
从我后面的职业生涯来看,这第一份工作完全是选错了,白白浪费时间。
但在刚毕业时,程序员已经是我认知局限里的最好职业了,我还以为自己可能会干一辈子的编程。
是的,我们都不想选错,可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选错。
有没有选错,我们都是拿结果来衡量的,结果没发生前,谁都不敢说对错。
即使拿时候结果来衡量,也还有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曾经被认为的“正确”很可能反转为错误。
所以说,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可能在当时看来重要,但放大到我们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就没那么重要了。
现在回答第2个问题:第一份工作应该考虑清楚些什么?前面之所以这么说,我是想让你放弃畏首畏尾的心态,大胆选、大胆做,你还年轻,完全有时间和机会去把错误纠正过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一份工作就可以乱选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仍应该尽力做出当前环境下的最优选择。
关于选工作,很多职业生涯规划师说烂了的个人性格测试这些我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
我认为选工作主要看三点:环境、领域和资源。
1、环境
以先赋因素来确认人的身份地位的环境,会将你定位在先天决定的身份体系上,你很难突破先天的限制,因为你的后天努力与地位变迁基本没有联系。
像强调家族传承的企业、三至五线城市的社会关系,都是更看重先天的身份地位,因此如果你想增大阶层跃迁概率的话,就要避开这类先赋因素为主的工作单位和地区,优先选择一线城市。
2、资源
每个人拥有或可支配的社会资源的优势都不尽相同,有人可能政治资源更突出(比如擅于组织整合资源),有人可能技术资源更突出(比如掌握核心技术),有人可能经济资源更突出(比如有投资人愿意赞助)。
你要评估出你占优势的社会资源,并从这个优势资源突破,将这个优势一直放大到可以借此实现阶层突破的程度。
对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最有操作性,也最有可能突破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因为政治(权力)资源、经济资源想通过自致因素来实现的难度很大,很多时候靠的都是运气和机遇。
像莫言通过写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属于文化资源的突破。
再比如,一些人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和出国深造,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领军专家,这条路径就是技术资源的突破。
如果你没有政治资源或经济资源优势的话,就可以优先考虑文化(技术)资源上的优势突破,选一门技能学到精通,比如编程、写作、运营、销售等等。
3、领域
一旦你认准自己要突破的优势资源后,就要选择合适的领域来进一步放大这个优势资源的作用。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优势资源是编程技术,那你就可以考虑进入IT互联网领域,这样既能给你带来比较优势,同时这个领域又可以进一步放大你的编程技术优势。
你选择的领域除了能进一步发挥你优势资源的价值外,这个领域最好还处于阶层流动率高的阶段。
不同领域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概率是很不一样的。
像马化腾、丁磊、李彦宏这样的技术新贵阶层,如果进入的不是互联网领域,而是传统制造业,那向上流动的概率就低多了。
因此,你可以优先考虑因技术变革产生的新领域(比如现在的AI、物联网、5G等),在这样的新兴领域中更容易向上流动。
----------------------
最后,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产生价值。
我建了个群,一起探讨职场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知识体系、深度思考、职业瓶颈等等。
进群是免费的,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关注YouCore的头条号,然后私信【进群】。
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有多重要?都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第一份工作就像你第一次去上一年级一样,心里充满了忐忑,但也充满了期待。第一份工作是你接触这个社会的桥梁,它会教给你规则,它会教给你工作的态度,甚至它会给你上你人生的第一课(教训)。但请不要愄俱它、抗拒它,你始终还是要与它相伴左右的。要么就是你适应它,要么就是它改变你。在现社会,工作的机会已经比以前多了,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的话,你还可以跳槽,直到你不想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