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看起来很勤奋但是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

身边不乏那些看起来很努力很上进的人,但是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挣扎在社会底层,这是为什么?

有句古话:勤劳致富,靠双手致富。这句话,只说了前半句,没有说后半句。勤劳是致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特征。如果靠一双勤劳的双手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那么,那些挖煤工人是不是占满了财富的山峰?

先举一个简单形象的例子。

勤劳,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体力上的勤劳,二是思想上的勤劳。

体力上的勤劳,只能带来财富的量变,比如,你一天挖两车煤挣20元钱,他一天挖四车煤挣40元钱,但是他的身体极限是一天挖五车煤,再勤劳,财富从20元钱量变到50元钱,基本封顶了。

思想上的勤劳,一个投资家,思想上很刻苦,进行了深入调研和钻研,他认为煤价要从200元一吨涨到2000元一吨。于是他投资了煤矿,或投资了煤炭股。假如他投资了100万元,最后涨十倍成为一千万元财富。就这个数量级,就不是量变,而是质变。那么,靠挖煤,一辈子也挖不出来一千万。

再反推一下,有的人说,职场火锅你上面的例子不对啊。我天天上班,体力上勤劳吧。我天天研究方案,思想上也很勤劳啊。为什么我还是很穷呢?

这就涉及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体力上的勤劳,比较容易做到,加班加点、吃泡面、睡在办公室,都算是体力上的勤劳。思想上的勤劳,不容易做到。有的人,研究技术,可以废寝忘食,这属于一种智力勤劳。但是让他研究营销,他就头疼了,有了好技术,还要找人脉,还要求人,还要营造人际关系,这个太难了。

好了,知道思想勤劳和智力勤劳方面的差距了吧。有的人,研究机械,可以钻进去。但研究人际关系,就头疼了,不肯委屈,不肯屈尊,不肯放弃利益,所以,输给了情商。

成功的要素,除了99分汗水加一分天赋,还有认识地利人和,后面的因素要比前面的99%重要的多。那么,有人又说了,那是命中注定的,可遇不可求。

有一句话说得好,机遇,可遇不可求,但机遇来了,能不能抓住,这才是关键。许多人,体力上勤劳,思想上勤劳,再发现机会、等待机遇、抓住机遇甚至抓住“贵人”上,下了很多苦功夫。凡是成功人士,其实在后面这个要素上付出了比常人更艰辛的努力,但这种努力不好显现,更不好量化,不被人们所重视。也许,这就是草根与成功之间的差距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