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工作中年龄到了五十多岁,不论男女很多都不思进取喜欢退居二线,是什么心理?
作为过来人,职场火锅想说,这不仅仅是心理原因,还有体制机制的限制。作为普通员工,五十多岁就等着退休了,职业生涯已经到了天花板,船到码头车到站,就算你努力进取,还是要让位的,这是生理规律还是职场规律。但是,那么创业老板,包括那些亿万富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九十多岁,仍在乐此不疲地工作着,两者有本质不同的。
首先:这是客观规律,绝大多数人认命。中国体制内体制外,退休年龄不同。目前执行的是退休政策是:男六十,女五十五,要退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女干部或女技术人才(高级职称),六十退休。在体制内,包括公务员序列、教师序列,甚至是国企序列,男干部五十五、女五十就要退二线了,一是年龄大了,没有干劲了,二是要为年轻人腾位置,当然主要是第二种原因了。
在体制内,五十岁就是一道大坎,基本不在提拔使用了。当一个人没有上升空间之后,他们自然有“损失厌恶”心态:我再这么努力干,也没有好的回报。付出的努力,就等于损失了,与其害怕损失,还不如退二线。这才是根本原因。
其次:这是体制机制的制约,如果有奔头,五十岁照样努力干。我们用反证,公司是自己的,生意是自己的,奋斗不分年龄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九十多岁才退休,世界首富之一巴菲特,九十多岁了还是投资。六十多岁的富豪们,正在驰骋商场的,一大把一大把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为自己干活啊。
如果体制内,五十多岁还可以提职加薪,相信许多五十岁的人也会继续好好工作。五十岁,对国人来说,正是黄金干事时期,家庭负担小,孩子大了,杂务少了,身体也没有问题,按道理是壮年时期。根本原因还是,你干的再好,也没有空间了,谁还为一个没有结果的目标去奋斗呢?
再次:客观地说,对一线工作人员,也有身体原因。题主说的是两位教师,估计还在一线教学岗位上。除了以上分析的两个原因之外,身体也是一个客观原因。在一线工作,要付出真刀实枪的精力,备课教学考核管理学生,都要消耗大量精力,年纪大了,还真有点吃不消呢。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比如石油化工电力煤炭钢铁等行业,在一线工作的工人,到了四十五岁,一般都要安排回到后勤岗位,因为这些岗位需要体力和灵活性,否则很有工伤危险。国家也有这样的政策,从事一线特殊工种的可以提前五年退休。
第四:还有一个退休与在职收入倒挂的问题。在大量的体制内的单位,随着退休人员待遇的年年提升,在许多单位,在职与退休的收入已经倒挂了。比如,在一些石油行业,由于石油不景气,在职员工才能拿到3000元月薪,而退休职工则拿到6000-8000元养老金。许多四十五岁的员工都在申请提前退养。这个与身体和体制,没有关系,人总是要趋利避害的,哪里收入高望哪里靠。
综上,五十岁的人啦,当然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了,辛苦工作一辈子了,谁不想去享受晚年美好时光啊,再说在职场人事纷争、头疼脑热的,还不如退而求静。当今生活丰富多彩,何必在岗位上苦苦挣扎呢。再说,就是你想继续发挥余热,体制机制还不给你机会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