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高考状元颜值高家里条件好,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最近单位发生一件事情,有感而发,也是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讲一个悲痛的真实案例:公司有一个中年同事,前几天脑梗,就这样一头栽倒在工位上,甚至来不及抢救就走了。这位中年同事,其实是被他的不争气的儿子气死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列:穷人富养,养出了败家子。
这位中年同事,家境贫寒,老伴也没有工作,买早点为生。全家的经济负担,主要靠这位中年同事扛着。他那个儿子,从小就被富养,吃来伸手饭来张口。供这个儿子上大学,不挣钱的儿子在学校的花销,比他老爸的工资还高。
宝贝儿子大学毕业之后,不愿意工作,非要创业,说是要当老板,三年要上市。哭着闹着,要老板拿钱。这位同事只能抵押了房子,贷了款给儿子当启动资金。儿子开了一家玩具店,雇了两个小姑娘买东西,自己翘着二郎腿当起了小老板,不到半年就败光了同事的家底。
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们这家公司老板的儿子,和同事的儿子同岁。毕业后就在公司里打工,从最一线的岗位做起。这个孩子很上进,工作能吃苦,也不炫富,每天坐地铁来回。有人问老板,你的孩子怎么能吃苦呢?老板说,这个年龄就应该这样。
回到这个主题:寒门出贵子,为什么越来越难了。有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起跑线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起跑线已经坐上高铁了。唯一一样的,算是同一起跑线的东西,就是家庭教育了。
90后这一代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管寒门也好,还是豪门也罢,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不当成“小公主”、“小皇帝”是不可能的,一堆刚富起来的大人,围着这么一个小肉肉,谁不当作掌上明珠来富养啊。
富养与穷养,不是体现在投入金钱的多少上面,而是教养、培养和滋养。穷人家的孩子,也攀比富人家的孩子,买苹果手机。富人家的孩子,更是花钱无数。但这不是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作为家长,是不是教育引导了没有?砸钱解决不了问题。恰恰用金钱的投入来衡量教育的意义,许多家长都走了歪路。比如,我砸锅卖铁给孩子上辅导班,我在教育上敢于投入。这就是误区所在啊。你花钱让孩子学了知识和才艺,可以孩子的坚毅的性格、吃苦的能力和做人的品行,你投入精力了吗?这个跟花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失败的案例:就像我这位中年同事,他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自己就是穷一代,也帮不了孩子什么,就对孩子有愧疚。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天天埋怨老爸,自己怎么没有生在豪门。这位同事自己底气就不硬气,不敢解剖自己贫穷的原因,怎么能教育引导好孩子呢?
成功的案例:相反,公司老板同样是中年人,作为富一代,他们深知职场成功的规律,就是勤劳勇敢、坚强拼搏,没有捷径,没有花招,就是踏踏实实干出来才是王道。因为他们这一代就是这么奋斗过来的,早就看透了成功的规律,所以,不抱有幻想。于是,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富二代身上那些典型的毛病。
回到基本论点上:寒门难出贵子,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时代越发展,二八定律就越深化。假如一个社会的总财富是有限的,那么,那些富二代,有教育,也有知识,更有投资,你说起跑线能一样吗?当这些富二代,也认真努力起来的时候,还有穷人多少机会呢?他们又有钱,又有才,还那么努力,再加上父辈的眼光,早就抢占或瓜分了成功的机会。
最后,再说到根子上:寒门是不是难出贵子,就要认命了?绝对错误。就像有人骂高考机制,但是有一句流行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同样道理,这个时代,充满了创富的机会,为什么让富二代抢走了呢?难道不值得穷人反思吗?努力可能不能成功,但不努力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穷了就穷了,勇敢承认,然后剖析为什么穷?从小的教育里就没有这根弦。成功的途径,对于穷人来说,就是有眼光、有能力、有勇气、有毅力、不服输、不认输,这才是唯一成功的基因。从现在就开始,这样教育引导孩子,否则,贫穷的基因持续遗传下去,连翻身的机会都被自己耽误了。
这届高考状元颜值高家里条件好,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以前为什么寒门出贵子呢?因为以前没什么培训班,大家起点都一样,一样的老师一样的书。现在,寒门的孩子早就输在起跑线了,上奥数班不要钱啊?上培训班免费啊?现在的老师有几个合格敬业无私奉献的?所以现在寒门还能出贵子吗?都是钱堆出来的,挺心酸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