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作为一位“久经会考”的职场人,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一下“文山会海”的问题。
第一:领导开会多是被动的,不能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政府和国企的管理部门层级,有一个赵本山的段子,从村长到总理,只差四级。其实,可不止四级。村级、乡镇级、县处级、地市级、省部级、国家级。好了,上面一个会,几十个省要开会贯彻,几千个市、几万个县、几十万个乡镇、几百万的村要层层传达。
好了,这是直线上的,再看横向的,比如一个县,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税务局、财政局,估计有百八十个部门局委,每个线条在开会。这就是一个核裂变的规模啊。下级的领导,承接上级的会议,就是越多。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重视”体现,不来开会就是不重视。举一个例子,一个市长在大会上朝下一看,看见财政局副局长坐在下面,大怒。你们的正局长呢,副局长回答说,正局长去开书记召集的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了。市长大怒,一把手不来开我的财政会,你副局长可以回去了。
明白了,下级正职不来开会,就是对上级不重视。你说说,下级领导敢不参加会议吗?
第三:管理流程的程序性,这是上级要求的。举一个例子吧,上级来检查工会工作,考核指标里,一年必须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一年必须要开展竞赛活动,一年必须招来走访慰问的总结表彰会,等等。
少开一次会扣2分,少开5次会就扣光了这项10分。一方面要减少文山会海,一方面又要考核会议次数,这是硬指标。
综上所述,领导为什么愿意开会,这是身不由己的问题,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面一个会,会带动下面十个会议。如果不从上面减少会议,下面的会议就减不下来。所以,国家提倡精简办事,简政放权,同时反对“四风”,反对十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为下一级领导减少会议负担。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几句话概括:
一,真心真做,为人民服务。
二,口是心非,搞形式主义。
三,吹捧自己,长篇又大作。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中国国情决定,我认为会开的最多,不去认真实行就是形式主义。开一次会就彻地的解决一个问题才对头,刚动嘴不行动的会最好不开,开了也只是浪费别人的时间而巳。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不开会,谁会认识他就是领导呢。不开会,一个星期不到,手下人就会胡乱猜测,是不是领导生病了,是不是"纪委"请领导去“喝咖啡"了,等等。所以领导经常开开会露露脸,还是一种需要。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真正机密的会议是没有的,机密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参加会议。会开的越大会议的意义就越小,参加的开会人越多说明会议越不重要。领导开会多是在展示自己的生存圈子,会议开的越多说明自己的权利越大,如果没人在找你开会去了,说明你的官本位就要变动一下喽。官越大开会越小,官越小开会越大。
为什么领导总是在不断的开会?
不开会就没有树立形象的机会,不开会就没有发挥威严的机会,不开会就没有显摆官架的机会,不开会就享受不到做领导的臆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