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刚出来工作的不要太看重工资,重要的是学习经验」的说法正确吗?
作为资深HR,可以负责任地说,“不要太看重工资,要看学习经验”,这句话基本就是废话,更难听地一点说,就是毒鸡汤,切不可当真。起点工资,不仅仅是你身价的最初体现,更主要的是企业先进性的标志。一家领先型企业,绝对不会这样给一个优秀人才说这句话。
第一:各种企业的工资策略。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于工资策略的竞争。名企之所以是名企,成长型企业之所以成长,标杆型企业之所以标杆,他们实现的工资策略是不同的。
比如,华为这类知名企业,保持行业内的标杆,那么他们就实行的是标杆型企业的工资策略,就是领先于市场的75分位。比如,比华为差一点的企业,可以实行“追赶型”工资策略。所以,华为一直能吸引最先进的人才,保持旺盛的发展动力。
第二:正规企业都有工资增长机制。一般性员工,入职之后,从低职位低工资,根据绩效考核和选拔机制,逐步向高职位高工资成长。乌鸡变凤凰,或者,鲤鱼跳龙门,都是小概率事件。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般员工,都是从起点工资逐步涨上去的,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你和大多数员工一样,都是一级一级晋升工资的。
你的工资起点低,那么第一个危害,就是你比其他同类人员起点低、起步慢,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不能突飞猛进,你的工资增长速度一定慢于其他同类人员。这种职场上的教训是很多的。你慢了一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第三:能争取高起点工资,当然要力争领先工资的市场分位。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75分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价位,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工资,高于同行业75%的人,你属于头部人才。如果一个标杆型企业,他一般都要实行领先型工资策略。
脑补一下场面:一个清华北大毕业生,进入华为等这类领先型企业,起点工资就很高。凭什么能让人家为了学习经验而不在乎工资呢?这么名校生恐怕扭头就流失了。
而且“不要在乎工资,而要在乎学习”,这句话,看似正确,但一点意义没有。高起点工资,伴随着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学习环境,带来未来更高的工资。这个逻辑是对的。那么,低工资,低起点,以后就能带来高工资吗?还真不一定呢,你何必冒这么风险呢。
综上,这句话就是一句毒鸡汤,不要过于相信,也不要自我安慰。你的起点工资低,一定是职位低、实力弱、发展后劲小。记住: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会给出75分位的工资,而绝不会说,你不要在乎工资低,更在乎学习的机会。如果这样说,这家企业一定不是领先型企业(国企除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