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章《为了读博被我辞掉的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
送这位博士两句话:好饭不怕晚,但也怕过点;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走完。这位博士,只是在时代大趋势,“被牺牲”掉的一个小小群体,不能否认时代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这个时代恰恰不唯学历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你一个博士,就应该八抬大轿供着吗?还好,那个“天子骄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一:文凭的产能过剩与专业结构化矛盾的必然结果。20年前,大学生还算是“天子骄子”,现在博士也满街跑了吧。20年学历的积累,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涌入各种职场,长期沉淀,高学历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吧。你当年就是想等下一趟有软座的公交车,可是你等来的是没有末班车了。
你以为读个博士,就有了“后发优势”,别忘了一个本科,有几年工作经验后,也有了“先发优势”,你凭什么就要取代人家呢?但是,你忽略了一个现实,工作岗位和年薪都是随着人才市场需求而变化的。有的专业,过剩了,淘汰了,贬值了。有的专业,供不应求,升值了。比如,计算机,在十年前臭大街,但在互联网经济下,年薪一路看涨。
第二:你的沉没成本与浮躁心态形成强烈冲击。放弃年薪20万的工作,读了博士,发现找不到20万年薪的工作了。沉没成本巨大。如果不能很快实现“回本”甚至翻倍,你就感觉形成了“实亏”。就像买股票,你卖掉了一只股票,买了另外一只,只有你买的这一只涨幅超过上一只,你才觉得自己做对了。是不是啊。你博士毕业后,很快拿到30万40万60万的年薪,你才觉得你值了。然后,你的股票做反了,是不是两面打脸呢。
第三:你现在要做的是止损你的心态,重新出发!现在的社会,不看你的博士学历,反过来,证明还是市场等价交换的机制在发生作用。你抱怨没有用,你的博士学历不代表效益的产出,企业凭什么为你的一纸文凭买单呢。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读博,就相当于一次风险投资。目前来看,也不能说你就失败了啊,你的人生还很长,这笔投资是用一生来兑现的。
一个大龄女法学博士,如果你自己在自怜自哀,难道不是强化别人对你另眼相看吗?这个社会,机会还少吗?你比那些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你的优势依然强劲啊。你为什么不能止损你的心态,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然后期待着厚积薄发吧,让你的博士学识在长跑中早晚要发力。
综上,沉没成本,就不要抱怨了,抓紧止损你这种祥林嫂式的抱怨,找一份工作不难,开始你的人生长跑吧,将来有一天,你的博士学识,早晚会厚积薄发。
如何看待文章《为了读博被我辞掉的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
哎,我现在31,收入么,15左右。今年打算考博,怕的就是读了博,毕业也得35或者36了。到时候还不得找工作。到时候的工资能有多少呢?不过为了追求目标,先考吧,车到山前必有路。
如何看待文章《为了读博被我辞掉的年薪20万的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
只能说是悲催了。这让我想起来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男人、女人、女博士。现在女性读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这本无可厚非,就像人们常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令人差异的是,并不是学历越高的女性越有能耐,或者说学历越高的女性工资越高。
我有个亲戚,男孩本科毕业,家里给她找了个女朋友也是本科生,在世界500强企业的人事部工作。然而,男孩不愿意,因为有个在念研究生的高中女同学(学习园林的,据说和她一样的同学毕业都是找不到工作)一直联系,家人同意了两人的婚事。女孩毕业就结婚了,后女孩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现在顺理成章的怀孕了,只好回家养胎,工作的事情那是猴年马月了(男孩自己工资也是不高,只能全靠男孩父母补贴),而且因为没有社保,生孩子等以后所有的费用全部自理。
怎么说了,学历是很重要,但是对于女性来说,首先是生成能力,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像上面这位女博士,学到这种程度,既然自以为找不到匹配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之前的工作都不如。那么,可以自己开公司创业啊。抱怨有狗屁用,只能说自己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学到真本事啊。
再说,从来没有人说,学历是和工资挂钩了啊。我见过二本毕业的女生经过十年工作打拼,目前年收入1000万。总之,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能力才应该是人们标榜的标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