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张雪峰曝职场潜规则,面试问五险一金没追求,没付出没资格谈加班费,你怎么看?

近日,在快乐大本营的“职等你来”的节目中,考研名师张雪峰有关求职面试“潜规则”的言论,引发了网友热议。节目中,张雪峰揭露职场“潜规则”:求职面试时千万别问五险一金和有没有加班费!张雪峰称,他平时也招聘一些员工,非常讨厌员工问五险一金的,因为这样的人没追求。他还最讨厌问公司有没有加班费,员工只有先为公司付出了,才有资格讨论加班费的问题。听了这番言论,不少网友发文怒对:张雪峰的话简直有毒,但凡正规的企业五险一金加班费都是有的好吧,退休金2000块也是钱啊,我凭什么不要。但也少数网友表示,“他说的是事实啊!这些问题真的是雷区。”职场的小伙伴们,你们觉着呢?

考研名嘴张雪峰关于“面试两个不能问”的怪论,他自己在这个回答里又给自己来了一个“神补刀”,尽管他解释的是自己出于善意的提醒,但出力不讨好,在劳资双方那里继续两面打脸。关于张雪峰不专业不负责不暖男的这句话,不想再议论,就是探究一下引发争议风波的思想根源在哪里?

第一:产生“两个不能问”背后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不能问自己的切身利益的事情?问了,招聘单位就不高兴。这是一种什么畸形的文化。我们许多职场专家还奉劝求职者不要问,不要惹面试官不高兴。这种说法,振振有词。这个思想,其实,根本没有把求职者当人来看,更不要说以人为本了。

问了五险一金,问了加班费,就是不上进、求安稳。这个结论是谁给求职者按在头上的。听听求职者的心声吧。我问过几个求职者,你们最想问的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待遇,有没有水分,打不打折扣。

有人总拿大学生好吃懒做、拈轻怕重说事,其实这与情怀与爱国与品德无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性使然,无可厚非。美国当年淘金热,绝不是因为西部有情怀,而是西部有金砂。

张雪峰这番话,也暴露出招聘者这种“当爷爷的心态”。我在挑白菜,还轮到白菜给我讨价还价吗?这真是奇谈怪论,本来就是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怎么就不能问了,按理说企业早就应该公开的明明白白的。思想根源,就是“我挑你,先当孙子,再当爷爷”。干好了,爷爷再给你发馒头。

第二:面试者明知道求职者最想问什么,还讨厌发问,这是什么心态?

我注意到,所有的面试指南和技巧上,都写着不要问这些问题。要问企业发展战略,要问人才成长规划,要问我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这些套路,我都烦了。

你还没进企业门呢,你问那些战略规划,就显出你关心企业命运了,就显出你与企业共成长了,别忘了这时候企业还不一定要你呢。即使企业要你,你还可能脚踏五只船呢。

当一个求职者脚踏五只船的时候,问你们的人才规划的时候,这不是互相在套路吗。你明明知道他最想知道的就是一个月给多少钱,加班多不多,加班给不给报销打的票。但是,面试官就是不告诉你,而且还让你知道有一个潜规则,问了就犯了职场大忌,就惹了面试官不高兴。这说明面试官高高在上、条白菜选人的心态。

第三:求职者想问薪资福利,这是最基本的人性,无可厚非。

企业要求新进员工,先奉献,再谈钱,其实这是企业单方面强加给员工的“情怀”。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讲情怀的需求高于求安全的需求。求职者追问这两个问题,无非就是寻找安全感。

因为有许多企业就是没有良心,五险一金不一定给你上全了,许诺的加班费也不愿意给,还埋怨员工没有大局、不讲情怀。这个不安全感来源对企业不诚信的怀疑,这是企业不诚信的帕累托效应。

干活拿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而且国家提倡按劳取酬,让市场机制主导薪酬分配。要求员工干好工作少发钱的时候,大谈市场机制,怎么员工问一问工资,就成了不上进了。这真是选择性评判,两套评判标准。

总之,争论这些都没有实践意义,求职者首先是一个要吃饭的年轻人,房价这么高,成本这么大,年轻人没有钱怎么生活。感情和工资都必须谈。我引用华为任正非的观点吧,任正非听说一个员工感恩华为,说,如果员工感恩华为,说明华为做错了,企业与员工是互为责任关系、互为契约精神。这句话,就是对这个提问的最好回答。

考研名师张雪峰曝职场潜规则,面试问五险一金没追求,没付出没资格谈加班费,你怎么看?

不得,我还没骂过瘾,再回来骂几句。一家公司招聘员工,是希望员工能给公司带来效益,从增长方面来看,员工和公司是成正比的,公司做得好员工福利好,公司效益不好员工工资被拖欠。工资多少是一个标准,是一个起点,在现实社会中,谁不知道免费的劳动力不好用,剩几个小钱可能损失更多的钱。公司需要人力资源部,是用来挖掘有用的人才的,这才是人力资源部的最重要的宗旨,不是要你来不可理喻的省钱的,什么叫不可理喻的省钱?你不知道人才的标准,之前也知道这个岗位一般需求达标的报酬标准。什么叫应聘的岗位了还不能问五险一金,不能问待遇?你是怕暴露你们公司没有对这个岗位在整个行业摸排过,不知道工薪标准,怕你们的失职又不敢开工资但领导又急缺人才?还是怕应得的福利待遇给新来的员工分走了?哪怕有一条,你都是这家公司的蛀虫!懂吗?一个有深远考虑的人事领导,应该是怎样为公司找来有作用的人才,一同成长,并尝试让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协力共进。员工初来公司,人事招聘科应引导应聘者,我们公司的氛围,如何如何,我们公司的宗旨,我们公司在市场的定位,如果引导符合应聘者心里要求,工资不一定标准也会有人留下来,因为工作也可以是梦想,爱好,并不一定是死工资。所以讲这个不能问五险一金不能问待遇的傻逼,一定是个骗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