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场上的有些上司、老板比较冷酷独裁、城府深?

上司和老板总是冷酷、独裁、城府深,这是受国人千百年来“慈不带兵”文化的影响。西方管理学上也有这样的理念,领导者要与下属保持距离,有利于驱动执行力和提高威严度。古今中外,上级对下级必须树立权威,否则就镇不住下属。原因有三点:

【一】孔子思想的流传。

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意思是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密,要保持一定距离,给下属一个庄严的面孔,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尊敬你。古人还说过:近则庸,疏则威。冷酷独裁城府深,可以有效保持领导者的神秘感和权威性。通俗地说,上司对下属保持一个威严的面孔,就是要告诉下属,要尊重权力等级,服从上司的支配力和权威性。

【二】保持神秘感,增强安全感。

上司和老板,处于各种利益、各种矛盾的焦点上,他若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懂得隐藏自己,使自己的心机不被窥破。如果下属很容易揣摩到上司的意图,下属就可能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从而危及或破坏上司意图的实现。

在实践中,你想想,下属如果能猜透上司的心思,就可能利用上司,对不对?这是上司必须防范的。有时候,上司拉个脸子,不是故意端架子,而是因为害怕下属揣摩自己,而采取的主动性防御措施。

【三】领导者要防范“成见效应”。

杜拉克说过:为了合理用人,领导者与下属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因为,如果领导者与下属亲近,就会产生感情相投,发生“成见效应”,让下属“近水楼台先得月”。对其他下属就有失公平,造成下属之间的猜忌和嫉妒。也容易引起下属之间互相攀比,看谁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导致阿谀奉承之风盛行。

综上所述,领导者保持一副冷酷、独裁、城府深,主动与下属保持临界距离,在心理学上,就是要使下属的“觉察度”达到极限,从而使下属的紧张度和忠诚度也相应提升,更好地提高对下属的强制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