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本人年近40,从事IT技术,工作多年,已对这份工作滋生厌倦。目前手上有200多万资金,从10几年前就开始做股票,平时时间不多,操作的比较少,亏多赚少,总体接近保本。自认为对股票还是有些心得,是否要辞职稳定炒股?

感谢邀请。作为一位20年业余股龄的职场专家,非常肯定地下一个结论:从你十几年炒股亏多赚少的事实,基本得出你不能专职炒股的结论。你还自诩有心得啊,如果专职炒股基本等于慢性自杀。你这200万元存款,如果拿出来专职炒股,与赌博几乎没有区别,还是拿出20万玩玩股票吧。

第一:谈一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我炒股20多年了,心得记了几大本子了。最大的心得就是:越来越感到,业余炒股玩玩,比专职炒股,要强的多。但是我炒股的结局比你好一点,你自己说的亏多赚少,我总体还是赚的多亏的少。但是我想告诉你,赚的这点钱,与操的心和占用的时间相比,我感觉自己亏大发了。如果可以重头,我不会炒股,宁愿选择几只好股票,忘记它们更好。

第二:谈一谈我身边的炒股情况吧

我身边朋友同事,许多都是90年代起步的那一代股民。有一个炒股盈亏定律就是:一赚二平七赔。在我的身边这批股民中,的确是这样的比例。我只有两位朋友,炒股发了大财,其中一个人辞职在家当专职的“投资家”了。80%以上的朋友,基本都是亏多赢少,没有听说还有谁辞职专职炒股的。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普通股民真的是一赢二平七赔。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你的本事吧,十几年炒股亏多赚少,还好意思说颇有心得?

第三:谈一谈世界股市大概率吧

全球投资人膜拜的巴菲特,你知道他的投资年化率是多少吗?大约是22%。这就是世界首富投资的收益率。我们再说,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等投资大师,他们都是提倡价值投资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投机大师利佛莫尔曾经赚了半个美国的钱,最后吞枪自杀。所以,从美国股市一百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普通股民靠炒股谋生的概率很低。

那么,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这是因为中国股民的狂热文化造成的。一夜暴富、短时间发财的传说,搅得你躁动不安。当然,身边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工资不高,但炒股发了大财。逮住了一只黑马,半年翻了十倍。压在箱底的一只股票涨了一万倍。这些财富神话,让你产生了错觉。

你一定产生了幻觉。200年,一年翻十倍就是2000万,第二年再翻十倍就是2个亿,第三年,世界首富就是你的啦。别做梦了。你拿200万炒股,让你亏掉腚都是大概率的事件。请问当你亏光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要去上班。不能光想着发大财之后,还要想一想陪了你怎么生活。

还有心态问题。你辞职做了专职股民。每天你的心脏都和走势图一样,上蹿下跳,高低紧张焦虑。这又是何必。如果你上着班,每个月都有工资作为现金流,让你炒股没有后顾之忧,也许心态平静,更容易赚钱。

综上,从我自身的经历,从我身边朋友的经历,从世界一百年股市发展历史来看,从你十几年炒股亏多赢少的现实来看,还是奉劝你老老实实上班,然后从200万元里面拿出20万玩玩股票吧。其余80万元还是交给你老婆帮你设计一个投资理财方案吧。总之,你真的不适合当专业股民,不知道八头牛能不能拉住你。

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可以!或许比上班赚得更多,疫情三年,个人身体原因,没有打疫苗,出行不便,几乎是专职炒股了。和之前在事务所上班,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感受就是空虚,要耐得住寂寞才行,也是一场修行,即使专职炒股,依旧不喜欢盯盘。交易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在运行,底仓简单拿到翻倍以上,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都是以年为单位。

专职炒股很空虚

2021年,没打疫苗,我还可以去很多地方,那时候的工作就已经是半自由状态了,自己接业务,安排审计组完成,我就编最后的合并报表。但是2022年,感觉寸步难行了,因为需要审计服务的,大多数是央企,国企,规矩多!

对于盯盘这件事情都一样,在事务所上班,也不需要上下班打卡,都是在酒店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自由,前提是耐得住寂寞,确实无聊,大把的时间,我都不知道做什么了。

每天都在考虑如何安排时间,又不像以前上班,有工作方面的被动安排,连一个早餐我都要计划,怎么吃?然后怎么健身,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写头条也成了一种自发的工作,填补空虚,还有稿费,偶尔零散帮朋友填写现金流报表,或者编制合并报表,也有零星收入,生活的现金流,差不多可以覆盖了,一年也有小几十万,不需要提取股市的利润。

炒股的人,对于金钱没什么概念,除了老婆孩子,我个人花得很少,因为不需要上班,省了很多开销,对于物质,没有什么感觉,唯一的兴趣就是钓鱼,烟酒不沾。

交易,是等出来的。无论是专职交易,还是兼职交易,都不需要太高频率的交易,哪怕是游资,他们也会空仓,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等待。比如:年初的行情,游资是不是突然见不到影子?

专职炒股,就代表高频交易吗?

职业股民,一个月的交易次数,其实比普通散户还少,他们讲究的是质量,确定性的机会,才会出手。我身边的朋友就是如此,也许物以类聚吧,我们都属于波段型、价投型选手,几乎没有几个做超短的。

个人而言,我一个月,不算ETF的网格波段,哪怕是浮仓,在一只股票身上,一个月平均有1~2笔交易,有时候三个月、半年不交易一笔。它不涨,一直横盘,就放那里。

ETF的交易频率就比较高了,30分钟K线箱体运营体系,触发了就高抛低吸,同样也不需要盯盘,都是挂条件单,特别是大盘指数ETF,大多数时间就在箱体横盘。

比如:上证指数,在3300点上方的时候,跌破3300点,我肯定就低吸了,如果再跌破3200点再低吸,低吸完了之后,如果反弹到3350点,那就减半仓,反弹到3400点,全减!等待下一次回调,有时候连底仓都不会留。

纳指也是,以纳斯达克指数1000点为一个网格,反复的网格交易,非常好用,不用理会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有波动就行了。

最后总结

其实,不用羡慕别人专职炒股,炒股到最后,只剩下空虚,而且性格也会变。这叫输了人性,因为这个市场,就是反人性,炒股成功的人,往往都有点像《天道》里面丁元英那样,和现实格格不入。

等疫情好转了,我就结束专职炒股了,因为太无聊了。闲得发慌,我除了码字,写头条,就是看书,钓鱼养花了,我才30多岁,不想过这种养老的生活,虽然我不上班,吃喝也不愁,财富,在大城市不够看,老家这种小地方,不乱来,怎么也花不完了。

最后说一句,如果你认为高频交易,不上班,有时间盯盘了,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那就不要想专职这件事情了,几乎是一条不归路。

原创不易,谢谢点赞、关注,这样下次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更新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我平时开蛋糕店就是专门做生日蛋糕,一个月赚个8000千,然后股票账户5万左右,刚开始也以为自己有天赋,都是炒短线,有时一天赚几千亏几千正常,有股票后,做的蛋糕不够精致,对顾客也没耐心,生意渐渐差了。而股票也是亏多赚少。之后醒悟了,认真的做的生意营业额起来,一个月都有一万元,股票现在就当做存款,几天看一次,从不买创新高的股票,只买壳资源或者低于50亿市值的新股,我觉得这样才好,不要因为炒股毁了自己的生意,把他当作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玩投机大部分玩不过庄家的。

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今年是成为专职股民的第四个年头了,聊聊自己这几年的感受。

虽说很早就金融证券从业,自己的客户中就有一部分是职业股民,但没有专职炒股之前,始终觉得这是一件很扯蛋的事情,毕竟风险很高,而且牛短熊长,很煎熬。

这几年亲身体验后,发现只要本金相对足够,加上一些选股的眼光和适当的操作,要实现养家糊口问题不大。

只不过如果是非专业人士,我依然不建议专职炒股,毕竟风险太大。

关于全职炒股的资金量

我个人认为,50万是起步,200万左右比较合适。

普通人一年的生活开销就是5万元左右,如果是家庭开销可能需要10万元甚至更多。

我自己生活在上海,每年没有20万,家庭开销是挡不住的。

对我来说,投资理财收入和房租收入,是保障我基础生活的,并不依靠股市里赚钱。

可以说,如果你每年不论股票涨跌,都要从股票账户里取出10%以上的钱,其实对于整个股票操作压力会特别大。

所以我建议,在全职炒股之前,先预留出3年左右的家庭开支成本。

为什么是3年,因为据我观察,最长的熊市也会在3年内左右结束,历史上分别是2002-2005,2011-2014年,当然中间会有一些小级别的反弹。

预留3年开支,能让你更从容的应对熊市窗口期。

一定要懂大趋势,要会看市盈率

很多人觉得市盈率很扯,和股票的上涨下跌没有关系。

确实,个股如果按照市盈率去操作,那就完蛋了。

但是,市场总体是讲估值的,市盈率高了,大资金就流失了,市盈率低了,自然会吸引市场资金。

市场总体上一直是围绕着市盈率中枢在上下震荡,长时间盘底后就会有反弹,长时间高估后就会调整。

由于资金的入场离场总会有时间周期,所以市场会形成趋势,而不是单纯的上下震荡。

所以要学会看懂趋势,而且是大趋势。

A股市场经济命脉的大趋势是20年均线,大的反弹和压力位是20月均线,牛熊分界的趋势是20周均线,短期的趋势参考20日均线。

可以说,20是股票市场中神奇的数字。

看懂趋势,其实就赚到一大半的钱了。

哲学家的灵魂,赌徒的手法

哲学家的灵魂,指的是对于股市的涨跌要心态平和,波澜不惊,把钱当成数字。

不要因为一时的涨跌,去影响情绪。

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对应的哲学理论,就是交易原则。

要始终贯彻自己的原则,根据原则来进行操作,而不是凭感觉。

所谓赌徒的手法,一是买定离手,绝不犹豫,二是见好就收,绝不恋战。

这不代表一定要做短线交易,而是对于自己的判断要坚决,不要拖泥带水。

犹豫、迟疑、贪婪、恐惧都是股票市场的大忌。

投资这件事,宁可错过,不能做错。

我自己对于股票的买入卖出,几乎不犹豫,符合条件就买入,出现卖出信号就抛出。

精选个股,给自己十足的理由和信心

股票的本质,还是在股票的选择上。

即便趋势看对了,股票没有选对,该赚钱的时候也赚不多。

我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属于趋势投资者,所以对于股票的选择是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

基本面上,不选择小市值个股,都说小市值个股爆发力强,上涨空间大。

可事实是,小市值个股泡沫更多,而越来越多的资金反而开始青睐大市值个股。

选择有业绩增长的个股,是必须的,至于个股的市盈率是多少,并不要太在意。

选择放量突破趋势线的股票,并且坚定持有直到资金撤离,趋势改变为止。

挑选股票的要求越高,对于自己持有股票的信心就会越大,越不容易怀疑自己,越容易正确的进行操作。

牛市持股,熊市持基

之前提到了趋势理论,原则上炒股就该根据趋势避开熊市。

但熊市里看着一地便宜货,难免手痒,所以会在熊市里适当的买一些基金。

可以定投,也可以自主加仓,一般会选择市场的两极,一边是超跌的中小科创类基金,另一边是超级大蓝筹基金,等待市场复苏。

当市场重回趋势线上方后,再行进入股票市场,基金则伺机赎回,也能有稳定的盈利。

熊市之所以买基不买股,是因为单一股票跌多深并不好说,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

熊市里的基金,仓位较低,投资分散,会比买股票来的省时省力一些。

到牛市里了,买基金虽说也能赚钱,但炒股更加刺激,如果牛市不炒股,真的是枉为股民一场了。

作为职业股民,一定要懂得休息,懂得降仓位甚至是空仓。

就像是行军打战一样,士兵不可能永远一直往前冲,股市里也一样,资金不会一路冲锋,它也要考虑撤退,考虑修生养息的。

所以作为趋势投资者,我一定会休息,行情明显走出拐点了,那就休息一下。

只有管好自己的手,才有可能赚到钱。

起点差,代表了运气好

我是2018年开始做全职股民的。

2018年是个彻头彻尾的熊年,朋友都说我运气差,那一年确确实实给了我很多的压力。

回过头来想一想,也是给了我布局的良机。

熊市不持股,所以那一年几乎都是空仓,买了七八十万基金,浮亏超过10%。

2019年初,市场明显的赢来了转折点,出现了大幅度上涨。

不管是市盈率对应的估值,还是资金带来的量能,还是市场趋势线的转头向上,都预示着行情来了。

抵押房产贷款了300万入市,正式开启了职业炒股生涯。

在股市中,起点差,不一定是坏事。

2005年,2008年,2014年,2016年,2018年,每一次市场一片哀嚎后,买入股票都是一片光明,因为衰极必胜。

相反,现如今虚假的繁荣景象,却是让我对市场心生畏惧,异常警惕。

一旦出现趋势回拐,可能就会告别牛市。

作为一个职业股民,或者说职业投资者,股票市场一定是一个必选项。

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优秀的企业,都置身于股市中,能够参与这么多优秀企业的股权投资,其实是一种荣幸,这都是最优质的资产。

股票市场让我赚了不少钱,但本质上讲,我并不是靠股票来养家糊口。

投资这件事,我只能说因人而异,总有适合也总有不适合的人。

但既然选择了做投资,那就不要去抱怨市场的不公平。

任何市场都是那样,不会因为你的意志而改变,你只能不断的去适应市场,找到生存之道。

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谢邀!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把炒股当职业,这确实需要勇气,到底能不能专职炒股呢,下面坤鹏论为你分析分析。

一、专职炒股,可能让你焦虑

题主年近40,本是最应该发光发热的年纪,可能到哪个单位都是中流砥柱,收入不菲,当然承担的压力肯定也不小。这个年龄,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单位,工资收入还比较稳定,但是如果你专职炒股,没准行情不好,你整整半年都处于亏损,试想,这样的情况,你能不心慌吗?孩子的学费等着你交,老人有个啥情况生病住院了,也等着用钱,这时你能不着急吗?可能有的人会说,题主手里还有200多万资金呢?慌什么?其实不然,以坤鹏论的了解,这个年龄的人,心态不同于年轻人,不是看有多少固定资产,而是着眼于未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敏感,对自己是否有成就感非常在意,所以,即使手里有200多万,心里也是慌着的。

二、专职炒股,可能让你亏本

炒股本身就是风险比较大的活儿,题主说炒股多年,平时比较忙,操作比较少,总体来说接近保本。这个其实反映了几个问题,其一,10多年炒股,如果只是保本,那么实际上已经亏损了,这么多年,钱放银行,或者买入任何理财产品,都会产生不错的收益了;其二,题主没有多少时间操作股票,这或许帮了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时间多了,频繁买进卖出,可能亏损更多。股市震荡,也许你管得少,下跌后还会震荡涨回来,如果你天天守着股市看,早就忍不住割肉出局了。

三、如果专职炒股可以养家,股评家都炒股去了

在一些财经栏目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股评家、经济学家、证券分析师侃侃而谈,后市如何,哪个行业前景如何,关注哪些方向的个股……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他们真的投入了很多钱炒股吗?或者说他们炒股赚钱了吗?着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如果这些股评家都能看清股市走向,看清个股动向,深谙买入卖出点,他们哪有时间在这里做评论节目?所以,股市从来就是风起云涌的地方,风险大,连专家都难以预料,更何况一些对经济并没有深入了解的股评家。而题主自认为对股票有些心得,也许是摸着一些门路,但是很多时候,股市不按规矩出牌,到时造成巨额亏损,只有你自己承担!可是你还要指望股票养家糊口,这就压力山大了!

针对题主这种情况,坤鹏论认为,不宜专职炒股,而是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理财的方式让自己有稳定的收入和支出,同样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具体来说,200多万现金,如果可以,可以花几十上百万来投资一个小小的房产,然后剩下的资金,50%左右用于买保险和非常稳定的理财产品,即便收益低一点都无所谓,关键是稳定。剩下的10%左右的资金可以用于炒股這类风险较大的,即便亏损也不会影响题主的生活,但是如果能够赚钱,一方面验证题主的炒股技术,另一方面赚钱也可以锦上添花,让家庭财务支出更加无压力。但是,专职炒股养家糊口,万万使不得!

专职炒股能否养家糊口?

专职炒股没有什么不行,能够有专职炒股的能力,说明你非常厉害。

所以,你问下自己,是不是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在股市里经历了至少10年以上的磨炼,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盈利;

第二,在股市里的资金足够多,少则300~500万,多则500~1000万以上;

第三,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和系统,能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始终坚持自己的策略;

第四,自己的持有资金是闲钱,而不是借款的资金;

第五,A股是一个熊长牛短的周期市场,如果以6年左右为一轮周期,其实其中4年时间是赚不到钱的。所以,问下自己4年的开销,支出能否承担,并且不影响到股市里的资金和家庭的生活。

如果你无法做到以上五点,那么专职炒股就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许多上班族在牛市或者一轮行情较好的时候,赚了点小钱,就认为自己可以专职炒股,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

要知道炒股的门槛很低,但是靠着股市为生,甚至致富的要求很高,非普通散户所能及,没有十多年的经验累积和技术沉淀,根本做不到。

再加上每年的生活开销,通货膨胀率的货币贬值影响,需要的资金门槛和盈利需求也是极高的。所以一定要量力而为。

每一个成功投资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学会亏钱;

第二:学会保本;

第三:学会盈利。

目前,许多人之所以还没有赚到钱,那是因为前两个阶段你还没有整明白,更别谈专职炒股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